中俄将总投资30亿美元共建东北亚最大港口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4-10-15

  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 近期,中俄就共同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建造东北亚最大港口——扎鲁比诺港达成一致。专家认为,此举不仅有利于加快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通道建设,也契合了俄罗斯重启北极“黄金水道”的战略构想。

  在今年5月于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上,吉林省与俄罗斯最大的港口运营商苏玛集团签订了合作建设扎鲁比诺万能海港的框架协议,计划将这个距离吉林珲春口岸60公里的港口建设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重要国际货运港口。

  苏玛集团总裁维诺库洛夫近期透露说,该合作项目拟在现有4个码头的基础上,规划新建12至15个码头,将港口年吞吐能力提高到6000万吨。项目总投资约30亿美元。

  扎鲁比诺港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天然不冻港,有铁路、公路与俄罗斯腹地和吉林省珲春市连接。目前,扎鲁比诺港主要转运来自吉林省、黑龙江省的粮食、煤炭、木材和杂货。

  扩建扎鲁比诺港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吉林省的出海口问题,还将有利于推动东北亚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催生密切区域贸易联系的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东北融入‘一带一路’,打通西伯利亚铁路,形成陆海联运航线是最好的办法。从这个方向,可以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两翼齐飞。”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于潇认为。

  近年来,随着北极海冰快速消融,穿越北冰洋的远洋运输东北航道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位于俄罗斯远东的扎鲁比诺港,有望成为这条“黄金水道”的东方基地。

  数百年来,探险家们在北冰洋开辟了西北和东北两条航道。西北航道的大部分航段位于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东北航道的大部分航段位于俄罗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离岸海域。东北航道是连接西欧至东亚之间距离最短的一条航道,被国际航海界誉为“黄金水道”。

  从1991年起,东北航道向国际航行开放,但对它的利用尚未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据统计,2012年夏秋航行期,东北航道的过境运输量达126万吨,通行了46艘船只。2013年,全球共有71艘商船通过东北航道。与传统的航运线路相比,这些数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未来这条线路为中、日、韩通过北冰洋向欧洲运输货物提供了新的选择。

  据中国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王鹤荀介绍,利用北极航道,上海以北港口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港口,比传统航行航程缩短25%至55%。

  专家指出,东北航道倘若能实现全年通航,将促进俄罗斯开发新的原料产地和保障北极圈附近地区的发展;对中国而言,则有利于实现燃料和粮食进口路径多元化,减轻船舶通过马六甲海峡的压力。

  全球变暖使得全年利用东北航道的前景加速到来。资料显示,1979年至2011年,北极海冰面积每10年减少11.5%左右,而东北航道区域海冰减少最为显著。2009年发布的“北极海运评估报告”预测,2030年以后,北极可能出现夏季无冰现象。

  据俄罗斯运输部预测,未来几年通过东北航道的货物量将强劲增长,到2020年东北航道的运输量将超过3000万吨,到2030年,亚洲至欧洲货运的25%都将取道东北航道。

  今年4月,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研究东北航道的发展模式,力争到2015年将运输量提高到400万吨。为此,俄罗斯将加快建造原子能破冰船,完善船舶导航、通讯、维修、救援等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拉林指出,俄罗斯与中国在开发东北航道方面有很好的合作前景,双方可以考虑合作建设东北航道的补给港口,共同设立海冰和气候观测站,吸引中方的投资参与北极地区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