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集团的海外扩张之路不断提速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4-08-19

  最近,有消息称,新希望此前斥资8000万元人民币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叶卡捷琳堡建大型饲料厂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建设,初步计划明年投入生产,这是该公司首度进军俄罗斯市场。

  对此,外界的疑问是,新希望目前的海外整体布局是怎样的?去年并购的澳大利亚牛肉加工企业整合到什么程度了?中国食品企业为何最近几年“出海”不断提速?8月13日,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了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厚生投资管理中心创始合伙人王航,以期给大家找到答案。

  新希望透露KPC并购细节

  公开信息显示,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

  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新希望自1999年在海外开设第一家工厂起,10多年来已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近40多家工厂和机构。2013年,新希望集团及新希望产业基金收购了澳大利亚大型牛肉加工商Kilcoy畜牧业公司(KPC),并在此次合作中与澳大利亚当地政府和农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对于这次并购,王航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双方从接触到并购完成,前后历时五个月左右。澳大利亚KPC公司的每年销售额在三十多亿元人民币,10%多的销售额供应本地市场,80%以上的销售额供应海外市场,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地,在中国KPC的代理商是中粮集团。但王航没有披露此次交易的价格。

  去年12月份,据澳大利亚当地媒体报道,“中国私营企业对澳洲农业领域的投资兴趣正不断提升,最新消息称,中国新希望集团旗下新希望投资基金与多位战略合作伙伴收购了澳大利亚第四大牛肉加工商Kilcoy畜牧业公司(KPC)的多数股权”。

  对此,KPC首席执行官古德(Dean Goode)表示,KPC管理团队乐于看到新的投资者加入,新希望及其战略合作伙伴的加入会为KPC提供强力的产业支持,可使KPC执行下阶段的增长战略。

  “对于KPC的并购是由厚生投资进行的,目前我们是100%控股这家企业,整合大半年来很顺利,新希望保留了原来的管理团队。”王航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KPC畜牧业公司创立于1953年,是澳大利亚第四大的牛肉加工商,每年加工超过260,000头牛,并购完成已经大半年多了,他们对中国的牛肉出口增长很快,目前其毛利润也同比有很大的提升,KPC在中国的新工厂有望年底能够投产运营,这对出口中国市场将更加有力。

  作为新希望集团的核心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王航领导并经历了企业由50亿元销售收入到800亿元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积累了丰富的战略和管理经验。“我们帮助KPC更好地均衡化其销售市场,同时促进产品的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

  据王航介绍,目前,新希望集团在泛农业、泛食品领域的并购投资主要依靠厚生投资,这个基金共投资了包括北京新发地(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二商食品(中国最大的腐乳供应商)、宁夏伊品(中国最主要的氨基酸产品供应商之一)、深圳中央大厨房(中国食品供应链创新模式企业)、科迪乳业(河南省最大的本地乳饮料企业)等十多家企业。

  对此,新希望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刊记者,未来新希望在海外的投资规模会越来越大,海外布局会提速。

  中国食品企业“出海”提速

  事实上,最近一两年,中国食品企业的海外投资不断提速。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最近一两年,中国资本对海外农业、食品和餐饮的热情愈发高涨,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食品安全形势,企业间的并购将成食品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食品产业间的并购可以有效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做大做强企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13年5月29日,万洲国际(现为“双汇国际”)和史密斯菲尔德当日联合公告:双方已经达成一份最终并购协议,双汇国际将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已发行的全部股份,价值约为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7亿元),其中包括双汇国际承担史密斯菲尔德的净债务。

  随后的2013年9月26日,万洲国际及史密斯菲尔德宣布已经完成较这次合并,根据策略性合并协议,史密斯菲尔德股东持有的普通股将获得每股34美元的收购价,史密斯菲尔德将作为双汇国际的全资子公司,继续运营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及其现有品牌,其普通股至9月26日收市后将不会再于纽约交易所挂牌。

  2014年4月初,中粮集团宣布,与总部位于香港的来宝集团(Noble Group)达成最终协议,中粮将斥资15亿美元收购来宝集团农产品部门51%的股权,此外,双方将成立持股比例为51:49的合资公司。中粮表示,收购后,来宝农业将作为中粮海外采购平台,将其上游粮源掌控及交易资产直接对接中粮旗下企业的下游加工及分销网络,助推中粮全产业链战略。

  紧接着,2014年5月22日,光明食品集团与英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Apax Partner旗下基金就收购以色列最大食品公司特鲁瓦(Tnuva)56%股权事宜,在以色列特拉维夫达成初步收购协议。在此之前,光明食品集团在海外并购的版图上已经硕果累累,先后完成五次海外收购项目。

  与此同时,今年7月份,中国人的餐桌已经成为国际并购市场上的热门主题—复星集团与弘毅投资接连斥巨资“吞下”西班牙火腿、英国披萨。复星集团投资认购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第一品牌Osborne的20%股份,而弘毅投资胃口更大,索性9亿英镑全资收购英国披萨。

  对于中国食品企业的动作,有业内专家评论称,可耕地面积的不足、环境污染以及农业运营的分散造成了目前中国缺乏拥有集种养殖、生产加工、配送、销售等为一体的公司,各类公司运营较为分散,在一条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趋于独立经营,缺乏协同效应。因此中国政府正大力鼓励国企及民企赴海外收购拥有全球整合能力的企业,并为其海外收购提供大量资金和政策审批等方面的支持。

  对此,王航则认为,国有食品企业和民营食品企业的风格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像国有企业的投资,更看重资源型的海外企业,而民营公司则更看重市场的需求和资产回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食品企业走出国门,利用全球资源回流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