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改直补仍在酝酿,明年主粮收储规模将更大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4-01-02

  财政部长楼继伟上周末表态,财政部将制定目标价格,试行补贴大豆及棉花农户,但他并未提供时间表细节。周一开市后,国内期货市场,大豆、棉花、菜籽等收储概念农产品出现普遍下跌。但是,有迹象显示,收储改直贴仍在酝酿当中,预计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收储规模将更大。

  关于收储机制改为直接补贴农户的政策讨论,早已有之,并不是首次出现。7月下旬,国内一度对此讨论十分热烈,受此影响,棉花和大豆期货合约曾出现一波大幅下挫的行情。毕竟庞大的收储计划,已经使得收储机构库存压力"苦不堪言",且并没有推动种植农户取得预期效益,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各方对此怨言深重。

  不过,具体时间可能远不如市场预期来得早。因为从公开的收储计划来看,中储粮总公司刚刚在本月25日在东北地区全面启动临储玉米和大豆收购计划,而棉花收储政策是从当年9月开始,到第二年3月底结束。

  统计显示,2013年,承担国家收储计划的中储粮总公司全面完成一系列粮食调控任务。1-11月,累计完成各类政策性收购和轮换收购超过1亿吨,收购量占全国粮食企业收购总量的32.6%,为近年来收购量的最高水平。而自2011年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以来,国家累计收储棉花1000万吨左右,这占到了全球棉花库存的60%,国产大豆收储计划也收储了接近国产大豆的70%.

  "一旦收储改成直补政策后,这意味着国内棉市将失去以往收储价提供的强有力的支撑,明年国内棉价下跌将成为大概率事件。"中国国际期货中期研究院研究员欧阳玉萍认为,当前国内外棉价有较大偏离,国内棉花收储价是20400元/吨,而国外棉价已跌到15000元/吨,国内棉价跌幅空间巨大。对纺织企业而言,用棉成本的降低将对纺织企业构成利好,盈利水平将也随之提高。而对于棉农而言,棉花种植直补政策可通过改善种植效益来激发棉农的种植热情,提高我国棉花自给率。

  欧阳玉萍表示,当前中国大豆库存维持在400万吨-500万吨的水平,在取消大豆收储后,这些大豆库存可能将逐步释放至国内市场。不过考虑到沿岸省份的大部分加工厂对进口大豆的依赖程度较高,并不会对中国的大豆采购构成影响。

  尽管棉花和大豆直补计划有所进展,但是由此判读中国执行近十年的农产品托市收储政策将迎历史性转折,未免过于乐观。这可能更多是国内收储机构的调整,市场人士预计主要粮食品种的政策托底力度在新年度里要远远大于市场预期。

  根据中储粮未来几年的规划安排,即产业收缩,突出主业,保粮食安全。"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主业,收缩非主业投资、产业过度延伸项目。"中储粮总公司今后四年将重点在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地区,南方稻谷产区和其他储备仓容缺口较大地区,落实910万吨国家储备仓建仓计划,将中央储备粮自储能力提高到90%以上,明年将率先启动220万吨储备仓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