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业增速放缓之时要容忍短痛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3-09-12

  今年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大大增加了业内人士对行业、企业发展的担忧。7月份的时候,我过去拜访一家预混料企业,在聊天的过程中,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不安与迷惘。据该企业董事长介绍,去年企业实现了强劲增长,同比增幅达30%。今年这种势头戛然而止,截至7月份,勉强才跟去年同期持平。更困惑的是,公司之前推出了一些促销措施,但养殖户对此似乎都麻木了,销量上没有什么积极的反馈。他感叹道,“今年能把市场守住就不错了。”

  此前,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在一份报告中称,上半年饲料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其一,禽料受H7N9禽流感重创,水产料受阴雨天气影响,销量均大受影响,这直接导致上半年全国饲料产量同比下降超过10%,为最近10年来少见;其二,上游原料价格保持涨势,下游养殖效益萎靡不振,两相挤压之下,饲料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销量、利润增长幅度大多低于预期;其三,“国八条”出台后,加上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全国肉类消费下降,通过产业链的传导,让饲料业接下来的日子蒙上了一层阴影。

  大抵是从2005年开始,上至农业部,下至地方职能部门多次公开强调,“长痛不如短痛”,要下决心“转型”。政府工作也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摒弃粗放的发展模式,停止无序的市场扩张,推动饲料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行业集中度,政府接连出台一系列举措,成效相当明显。据统计,2012年,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集团企业已经达到51家,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

  我个人认为,2008年饲料业真正意义上从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增速放缓无可避免。以2010~2012年的饲料生产情况来看,同比增幅分别为9.4%、11.5%、7.7%,如果把产量折算成配合饲料,近三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6%和3%。2013年这一数据继续回落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对于企业而言,市场趋于饱和,产能相对过剩,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持续下滑,加之疫病等突发事件的冲击,经营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靠什么活下去?如果企业只是光想着把产品卖出去,打价格战无疑是最见效的。但是,一些企业沉浸在低端产品的价格战,在购买原材料的时候,往往只看价格,忽略质量。这样的选择实质是以牺牲饲料质量为代价,看似伤害养殖户,实则最终伤害企业。如果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在饲料业做到领先,甚至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真正帮助养殖户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未来。目前,规模效益和价格优势依然是大多数饲料企业竞争制胜杀手锏。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有且只能来自企业创新!

  在我看来,我国饲料依然处于群雄逐鹿的时代。大型饲料企业本身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不能专注打造持续发展的能力,亦有可能“不进则退”。在开发新市场的时候,也不见得可以轻易从本土企业“虎口夺食”。一些省外大型饲料企业苦心经营,仍然未能在广东抢占一席之地便是其中一例。中小型饲料企业自不必妄自菲薄,关键在于自我定位清晰,走差异化道路。这个差异化不应只局限于产品,还包括生产制造、供应链、资本、品牌。目前饲料企业之间真正的差距,不在于战略是否准确、清晰,而在于企业制度、治理结构、战略管理、资源配置、执行力、凝聚力等软硬实力全面较量产生的差距。当海大、南宝、双胞胎通过管理提升,能够将生产成本降低5%~10%甚至更多的时候,中小饲料企业与其自怜自艾,等待政策倾斜,倒不如主动谋变。

  对于政府而言,带领行业走出困境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放水养鱼”,创造一切条件鼓励企业创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政府发挥的应当是“定性”作用,而由无数个体组成的市场,才是“定量”选择的主体。政府频繁伸出“有形的手”想要“扭转乾坤”,不能真正化解市场的危机,唯有给市场以方向性的指引,市场才能摸索着走出持续下滑的道路。这一点,在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配套法规的制定、颁布、实施过程中,尤为关键。

  中国饲料业已经进入中速增长期,政府、企业都将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处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不仅考验企业的能力,同样考验政府部门的智慧。幸运的是,我们至少还有五年时间,去作一些尝试、抉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容忍“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