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调研摸底大豆产业,酝酿差价补贴新政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3-01-23

  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严峻形势已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国务院日前派调研组赴国产大豆主产区黑龙江进行产业摸底,为国家出台稳定大豆产业的相关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接近调研组的一位消息人士1月15日向本报记者透露,该调研组由国务院参事和中国大豆产业协会相关人士组成,并先后在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等地进行了考察,听取和收集了产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此行为规划大豆生产基地、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我国油料自给率、从根本上扭转大豆产量下降的趋势、提高大豆的比较效益提供翔实的一手资料,从而调动地方政府、加工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以此来面对我国大豆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该人士称。

  近年来,我国大豆的进口量逐年上升,2012年的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国产大豆生产和加工业却日渐萎缩。

  本报记者获悉,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和工信部等多部委也在着手研究大豆新政策。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既有价格支持的特征,又有直接补贴性质的差价补贴政策有望在以东北为主产区的大豆上率先试点。

  高规格调研

  1月15日傍晚,本报记者致电参与调研的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登高,他表示,“已经从黑龙江调研回京,这些天正在加班赶材料。”

  据悉,该调研组由国务院参事胡本刚、刘坚、冯秀华、刘恒以及刘登高等一行10人组成,于1月4日到达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5日召开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召集了大豆产业的各方代表,包括种植大豆的农民、合作社的社长,还有加工企业、贸易流通环节的代表,以及科研协会的人士。”上述消息人士称。

  除了哈尔滨,调研组还深入大豆产地调研,先后去了绥化市和有“大豆之乡”之称的齐齐哈尔市。

  9日,调研组来到齐齐哈尔市的克山县,并与相关负责人、企业代表进行座谈,听取各方对大豆生产、种植、经营、收益等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还先后深入黑龙江徽记食品有限公司、克山昆丰油脂公司,实地了解了大豆系列产品深加工生产工艺、市场前景、ISO9000国际安全质量认证、HACCP食品卫生管理认证、国家绿色食品认定,以及目前企业规模、投资销售收入、利税、年生产加工能力等情况。

  据上述消息人士称,调研组详细了解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还有哪些困难,还需要国家在哪些环节、哪个层面、哪些方面给予支持,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

  国产大豆困局

  据参与座谈会的人士反映,近年来大豆进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对进口大豆依赖越来越强,对外依存度高达80%,国际大豆价格的波动对国内影响非常大,食用油安全存在不小的隐患。

  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累计进口大豆5480万吨,较2009年的4255万吨大幅增加1225万吨,2012年的大豆进口量更是达到583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较2011年的5183万吨增长了近700万吨。

  与此同时,受到进口大豆的低价冲击,国产大豆生产和加工业不断萎缩。

  据农业部统计,去年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仅为8682万亩,较2011年下降了13.8%。而2012年已是国产大豆种植面积连续下降的第五年。另外,去年国产大豆的产量仅为1280万吨,同比降幅超过10%。

  接近调研组的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呈逐年减少态势,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种植面积分别为6470万亩、5193万亩和3890万亩,去年的产量也就400万吨出头,比2011年下降达30%。

  “种植的比较效益差是导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下降的重要原因。”调研组深入产区调研发现。

  据介绍,受访的农民反映,大豆的收购价与水稻、玉米的价格每斤相差5毛到1块钱之间,另外从单产水平来看,大豆却只有水稻的三分之一、玉米的四分之一左右,收入能相差一倍多。

  而原料与加工环节又是相互依存的,国产大豆逐渐减少,加工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分量就少,最终完全失去议价能力。

  上述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春季前的一段时间一般是加工旺季,但今年不同往年,现在黑龙江规模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仅有两成开工,即使开工的企业也只是盈亏平衡或微利。

  建议差价补贴

  据悉,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和工信部等多部委正在着手研究大豆新政策。

  针对大豆种植比较效益差的问题,参与座谈会的一些人士提出,参照大豆、玉米的比价施行目标价格补贴机制,按照播种面积、参照单产等级给予大豆种植户补贴,这样既可以保证农民的收益,又不至于抬高进口大豆的成本。

  所谓的差价补贴,就是制定可以使农民获得合理收益的目标价格,该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价部分,由政府对农民予以补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表示:“差价补贴既有价格支持的特征,又有直接补贴的性质,是由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转型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政策措施。”

  程国强建议对东北主产区的大豆进行差价补贴的试点,若成功可逐步推广到水稻以及具有类似特点的棉花、食糖等农产品上。

  对于差价补贴的政策设计,程国强向记者介绍:首先要制定目标价格,其次是统一核定差价,再次是确定补贴资金的总量,最后是包干分配、直补到户。

  “通过差价补贴的方式,市场上会形成三个价格,包括最低收购价格、市场价格和目标价格,这样的价格体系能够保障农民再生产和收入增加,同时又可以发挥市场定价机制,不会像临时收储价格那样对市场产生过多影响。”上述与会人士称。

  不过,调研组对已实施多年的国家收储政策给予了肯定。

  一些加工企业的代表还向调研组提议,希望国家在保证农民最低收购价的同时,能够延伸到油脂加工企业,对油脂加工企业进行有效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