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膳食结构大转变饲料粮供应“增压”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2-12-12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我国玉米产量超过稻谷383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主要作为饲料粮的玉米,产量超过水稻、小麦等口粮,折射出中国人膳食结构的重大转变。

  尽管玉米连年增产,但在专家们看来,未来若干年里,玉米可能是中国需求缺口最大的粮食作物。从饲料粮到广泛用于日常生活,看似可堪大任的玉米仍面临不少问题。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李建生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禾谷类作物中,玉米是惟一的年种植面积和总产保持连续增长的作物。他认为,就长远而言,我国粮食安全的压力,更多的是来源于饲料粮。

  2010年,全国肉类、禽蛋、牛奶、水产品产量分别比2003年增长23%、18.5%、105%、31.8%。同期,饲料用粮消耗玉米,由1800亿斤增至2400亿斤,增长33%。

  “与水稻、小麦不同,玉米深加工后的产品被广泛地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化榜表示,玉米经过加工,可以变成淀粉、酒、油和味精,从汤到罐头、奶油到沙拉酱、蛋糕,再到方便面,都有玉米的身影。玉米的用途远不止食物,还能做成燃料酒精、纸和布等。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从2000年起,我国玉米年需求量平均增加7.3%,至2015年我国人均玉米需求量为207公斤。以现有13.6亿人口为基数,到2015年我国玉米需求量将达到2.8亿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撰文指出,预计“十二五”末我国玉米消费总需求量将在4400亿斤左右,玉米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有可能被打破,个别年份甚至会出现产不足需的情况。

  李建生担忧,“如果我国不能继续提高玉米产量,势必需要大量进口。”玉米增产,反映动物性食品摄入的增加,或许是个可喜的信号,但与此同时,大豆、小麦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大规模受到压缩。“豆退苞进”,是否会带来另一种形式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国家对玉米、小麦和大豆种植都以托市收购或临储收购进行支持,单从政策层面来说,对小麦的支持甚至超过玉米。如今多地弃种小麦和大豆,改种玉米,更多是由于市场的选择。

  李国祥介绍,这几年玉米价格上涨比较快,产量比较高,比较效益明显提升。“在河北,现在种1亩玉米纯收益大概在1000元,种小麦大约500元,大豆也就两三百元,亩效益差别非常明显。”“虽然大豆依赖进口可能给豆油、豆粕价格带来不稳定因素,但在耕地有限、需求强劲的情况下,这也是无奈之举。”李国祥说,玉米主要用作饲料,现在居民消费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动物性的食物,玉米价格如果上涨,必然带动肉禽蛋奶价格上涨。相比之下,玉米对粮食安全的作用大于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