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猪疫苗全靠进口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2-10-23

  近日,勃林格殷格翰马来西亚负责人郭艳华组织该国养殖户近30人,到广东河源兴泰种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泰种猪场)与增城小寨农场参观交流。交流期间,马来西亚养殖户介绍了在当地开展养殖的情况,引起了在座人士的浓厚兴趣。据介绍,马来西亚的猪肉消费仅占全国肉类消费的30%,99%的养殖场由华人在经营,并且农场规模都不大,普遍在500头母猪左右。

  相对于环境控制,疫苗免疫对马来西亚的猪群显得更加重要。“马来西亚本国没有生物制品厂,所有的疫苗全都依赖进口。并且在西马,养殖场的密集度比较高。”马来西亚益达企业有限公司周卿贤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在马来西亚,畜牧与人医同属于卫生部门,人医的许多政策在家畜这个版块并不能通行。“并且马来西亚是多民族国家,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较多,因此猪肉的消费量仅是30%左右。”周卿贤告诉记者,猪场一定要建在伊斯兰教徒看不到的地方,销售猪群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避让。

  据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兽医学系高级讲师Ooi Peck Toung博士介绍,马来西亚全国共有772个猪场,170万存栏量,年生产235000吨猪肉,近90%的猪场主要集中在西马。

  “地理位置以及天气决定马来西亚的猪场规模不能太大。国内猪场规模在100-500头母猪左右的场最多。就比如我们公司总共4000头母猪,但也是分好几个场。”SUCCESS PORTFOLIO SDN.BHD公司总经理周静芳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马来西亚常年的温度都较高,规模太大,猪群的通风效果将受影响。

  据悉,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气候全年炎热潮湿,年平均温度在21°C~32°C之间。“母猪饲喂系统在马来西亚的使用是失败的。因湿度太大,管道很容易堵住。”考察团李先生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马来西亚的人工成本也在逐步提高,目前一线工人工资在1000马币左右(100元马币=200元人民币)。“在猪场工作的工人来自尼泊尔、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因语言不通,所以管理并不能像中国猪场那样细致。”据李先生介绍,在猪场与工人的交流更多是用肢体语言。

  “猪场建得像山间别墅一样,与世隔绝!”穿过崇山绿水,当考察团抵达兴泰种猪场时,周静芳不禁感叹。据兴泰种猪场总经理张代坚介绍,之所以会选址在山上,除了考虑用地问题外,更多地是为猪场以后的防疫工作打好基础。“在山中,猪群的饮水不能靠井水,地势这么高,钻井取水较困难。”张代坚告诉考察团的养殖户,目前猪场内猪与人的饮用水一样,引自水库再经过滤而来。

  “马来西亚气温较高,如何做好夏天降温是猪场的首要考虑。在这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点的经验?”考察团一养殖户李先生在参观猪场时问。对此,张代坚认为,水帘负压通风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水厕所也是个尝试。在猪舍中,考察团对栏舍中的两池水非常感兴趣。

  据张代坚介绍,从2011年9月开始,该猪场在猪舍结构上做了一个试验,改变传统的猪舍的冲栏模式,在全场原有的每个猪舍中建一个1.5m×3.5m×0.2m的水池式猪厕所,让猪只定点排便,在旁边建一水池,夏天猪只会自行到水池里“洗澡”降温,水池里的水2-3天更换一次。“传统的方式费工、耗水耗电、容易造成污染。与传统水冲式猪栏养猪相比,水池式猪厕所栏舍养猪,用水量减少50%以上,节省人工1/3,采食量也有所增加。”张代坚说。

  为了更加贴近马来西亚的养猪模式,勃林格相关负责人特意安排考察团参观增城小寨农场。据小寨农场场长杨明介绍,该猪场建于1994年,设备与猪舍的设计相对较落后。“即使如此,我们的生产成绩能达到每头母猪平均年上市仔猪19.8头。”杨明说。在产房中,考察团人员纷纷在数母猪的产仔数。“我看你们场的胎产仔数平均应该有10多头,免疫程序是如果做的呢?”马来西亚T&T兽医服务中心执行董事长陈统辉问。“我们主要是免疫病毒性疫苗,蓝耳、圆环、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疫苗。其中,蓝耳与圆环各免疫3次/年,口蹄疫4次/年。”杨明提醒考察团养殖户,蓝耳疫苗免疫时需要避开重胎母猪,疫苗最好由场内一人负责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