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禽病的发生特点与原因分析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2-08-07

  一 当前禽病的发生特点

  2010年至2011年,我国禽病的流行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城疫、禽流感等常见病毒性疾病仍然是禽病防控的重点

  前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养禽业的几大主要疾病。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典型新城疫大流行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各地仍然不断出现散发和局部地区流行的报道。近两年国内新城疫的主要流行形式有两种,对于已经多次免疫了新城疫弱毒及灭活疫苗的成年蛋鸡及种鸡群,多表现为一时性产蛋下降,或在此同时诱发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和少数神经症状;在10~60日龄的商品代肉鸡群中,常常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及不断发生零星死亡。

  我国周边国家与地区禽流感流行形势也不容乐观,多以H5N1亚型和H9亚型感染为主。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上半年先后有包括埃及、日本、韩国、孟加拉国、越南、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通报了76次H5N1亚型禽流感疫情,另外还有少数出现低致病性禽流感(H7N7亚型)感染的报道。

  2 禽病混合感染现象极其普遍,增大了防制难度

  关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同时感染、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报道越来越普遍,包括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病毒与细菌病、病毒与寄生虫病、细菌和寄生虫病的混合感染等等,两种疾病混合感染的报道最多,如新城疫与H9亚型禽流感、H9亚型禽流感与大肠杆菌病等等,多病原混合感染也十分多见,如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多重感染等。

  对于混合感染的病例,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往往不能迅速有效地确诊所有病原,容易导致漏诊、误诊,大大增加了疾病诊断的难度。此外,一些可引起免疫抑制的病原更容易形成混合感染,给疾病防治和疫苗免疫预防造成很大难题。

  3 部分疾病的病原与发生方式、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

  疾病的流行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免疫压力、抗生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禽病的发生与流行的季节性越来越不明显,一些疾病的发病日龄也发生了变化。禽病发生往往呈现出四季散发和局部小规模流行趋势,并贯穿整个饲养周期。

  在疫病流行过程中,由于病原毒力变异、群体免疫抗体水平不一致等因素,导致疫病在流行状态和病理等方面出现了非典型性变化。如近期新城疫新基因Ⅶ型流行日趋广泛,传染性法氏囊病则出现了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超强毒株vvIBD,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更为严重。此外,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一些养殖场的细菌病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且由于在配制饲料及使用兽药过程中不遵守规定,长期滥用抗生素,增加了抗原结构变异压力,使得传统病原血清型及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一些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越来越困难。

  4 新的疾病不断出现,“老”病原引起新关注

  国内多次出现了新禽病的报道,尤其是水禽新发病,包括水禽流感、雏鸭病毒性肝炎、鸭圆环病毒感染、鸭星状病毒感染、副粘病毒感染等。自2010年春天以来,在我国大部分养鸭地区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染病,该病多发于产蛋高峰期,发病鸭表现两腿麻痹摇晃、抖动,排白绿色稀粪,饮食迅速下降甚至

  废绝,产蛋急剧下降,蛋色变浅,软破蛋增多。现已经从发病鸭中分离到病毒,但病毒种类仍未确定。

  随着诊断技术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一些老病原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期有报道产蛋鸡发生滑液支原体感染可以导致“蛋壳尖部异常症”,其特点是蛋壳尖部薄,粗糙,甚至无蛋壳,蛋壳病变区与正常区界限明显。感染鸡的产蛋异常率在2%-25%之间,产蛋初期发病明显,往往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5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频发给病防控带来更大难题

  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白血病以及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可以引起免疫抑制的疾病频频发生,尤其是禽白血病及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由于一些疫苗等生物产品生产中未能有效控制禽白血病病毒及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等外源污染,人为增加了该病的传播速度与发病范围。

  二 疾病发生的原因分析

  当前禽病的发生特点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养禽业在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种种不足,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导致整体环境中的病原持续存在

  传染病的控制与净化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新城疫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长期存在于大环境中,使得大部分鸡群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发生气候变化、饲养管理不当等应激时,鸡群极易发病。

  畜禽及其相关产品的便捷流通、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更是加快了病原的传播速度。

  2 饲养管理方式革新不足,粗放型模式增加了禽群感染发病的机会

  饲养管理中饲料、饮水、通风、光照等不合理,以及应激等因素常常引起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环境卫生条件差,消毒不及时、彻底,废弃物及病死禽处理不当,往往会增加发病风险;长期滥用抗生素、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禽群抵抗力下降、体内菌群失调甚至中毒等,给条件性致病菌造成了致病机会,也使病原菌株抗药谱越来越广,多重耐药严重,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引入禽群前的检疫工作不到位,种禽质量控制不得力,从源头上增加了发病风险。

  3 病原变异频繁,致病性越来越强,并呈现多样化

  针对新型病原的疫苗研发速度慢,缺乏有效的预防控制手段。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导致禽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生并发、继发感染,加剧疾病病情。

  4 疫苗免疫方法不科学,疫苗质量不稳定,致使免疫效果不确切

  免疫程序不当、技术人员接种操作不科学、疫苗产品质量不过关,或者疫苗产品受到污染,都有可能造成免疫保护不足甚至免疫失败。

  而很多养殖场缺乏适宜的免疫监测手段,免疫效果无法保证。尤其是一些具有免疫抑制性的疫苗,不恰当的使用极有可能在免疫抑制期内诱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5 常规诊断方法技术落后。无法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疾病诊断需要

  目前基层的常规诊断方法仍然以临床观察和病理剖检为主。然而,当前禽病的非典型化、混合感染多发等特点,使得仅靠剖检或血清学检验已经无法做出准确的诊断,常常发生漏诊、误诊现象,往往贻误了疾病有效防治的时机,增加了经济损失。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农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小区和集团已经成为养禽业发展的趋势,这要求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畜禽饲养管理,科学免疫防控,减少疾病损失,促进畜禽养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