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技术指南培训班在京成功举办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2-08-03

  2012年7月28日,由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审办”)主办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技术指南培训班在北京召开。来自农业部指定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机构负责人以及从事饲料安全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等70余位代表出席培训班。 

 

  沙玉圣副秘书长讲话

  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沙玉圣作培训动员。他首先强调了评价指南出台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近期出台的几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指南,不仅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还充分考虑了我国饲料评价的实际情况。指南的发布实施实现了我国在饲料评价技术规范上从无到有的质的转变,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对于规范饲料评价试验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他要求饲料评价机构以及从事饲料评价工作的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评价指南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指南文件,严格按照指南科学规范的开展评价试验。

  

王晓红处长讲话

  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王晓红处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首先肯定了评审办近年来在饲料评价领域所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不断完善饲料评价制度,出台饲料评价技术指南。2008年以来,共组织制定了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畜禽和水产靶动物有效性和耐受性评价试验指南等6项基础技术指南,为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规范评价机构,组织认定了20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试验机构和7家安全性评价机构,填补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的饲料评价制度空白;三是广泛开展国内和国际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和欧美相关机构就饲料评价机制和评价技术开展了深入交流,加快了我国饲料评价体系的建设步伐。他同时指出由于我国评价工作起步晚,饲料评价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在软件管理上都还存在欠缺,如现有的27家饲料评价机构数量和覆盖面还不够,评价机构的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等。他表示饲料评价工作是饲料行业的基础性工作,主管部门今后将进一步加强饲料安全评价工作,充分发挥其在保障饲料安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饲料评审处王黎文处长主持会议,并首先作了题为《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评价工作概况》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评审以及已批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再评价,总体介绍了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评价工作进展及饲料评价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情况,并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饲料评价体系建设重点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展望。

 

  

王黎文处长主持并作专题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沈建忠教授就《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毒理学评价要求》作专题报告。报告在全面介绍欧盟、我国食品和兽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以及致突变试验等具体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毒理学评价试验开展的各项技术要点。

  

沈建忠教授作专题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肖希龙教授详细解读了农业部发布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畜禽靶动物耐受性评价试验指南》,报告对畜禽靶动物耐受性评价试验开展的基本原则、试验方案及试验方法的确定、试验报告的编制及资料保存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就试验方案中有关受试物剂量的确定、动物分组、试验期、观察与检测指标等难点与关键环节特别进行了说明。

肖希龙教授作专题报告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动物营养学重点实验室呙于明教授则紧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畜禽靶动物有效性评价试验指南》内容,并结合自身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评价工作的经验与体会,重点阐述了不同类型有效性评价试验的研究方法、检测指标及统计分析方法等内容。

呙于明教授作专题报告

  张丽英教授作专题报告

  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张丽英教授根据多年来在畜禽领域开展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和安全评价试验工作积累,和与会代表一起分享了饲料评价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体会。

  

薛敏研究员作专题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薛敏研究员则专门针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特点,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水产靶动物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试验评价指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与会代表根据自身对技术指南的理解与在饲料评价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与疑惑,与讲课嘉宾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安全性和耐受性等评价指南是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研发和申报、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已批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再评价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本次会议邀请了直接参与指南编制且在饲料评价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内资深专家,首次针对饲料评价机构进行评价指南的培训。培训班的召开对规范饲料评价工作开展,提高饲料评价试验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训班现场(一)

培训班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