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把农牧专业课堂办在养殖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2-05-31

  5月的青藏高原,草木葱茏。从西宁出发,一路西行380多公里,便到达了海拔3300多米的海西州乌兰县希里沟镇。小镇地偏,街面上安静得很。地处东南一隅的凤鸣养殖场里,却是一派热闹景象。

  “一般来说,禽类养殖的空间密度是最难掌握的。密度太低,没有效益;密度太高,往往会造成空气流通太慢,容易引起各种疫病传播。”当记者走进凤鸣养殖场时,教授张玲勤正手抓一只活鸡给学生讲解。她讲得认真,围在身边的几名学生听得入神,全然没有发现记者的到来。

  张玲勤和20多名学生都来自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在完成了大学本科前三学年的理论课学习任务后,从第四学年开始,把专业课开在实践基地,边讲理论边实践是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人才进行的一次“3+1”教学模式改革。

  2011年,青海大学提出“农科类人才培养要立地顶天、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推广到农村牧区”的人才培养理念。几经考察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与希里沟镇政府协商,将镇上鸡场、牛场、驴场、饲料场等几个场子统一建成学院动物科学系一个长期的教学实践基地,率先试点开展学校提出的本科教学“3+1”改革。

  去年9月,第一批动物科学系的大三学生和几名任课老师便来到了场里,开始了实地讲课、实物操作的教学尝试。“老师们一来,一下子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风鸣养鸡场场长耿琪说。

  凤鸣养殖场是希里沟镇农民自发组织的一个养殖合作社。多年来,几个庄稼汉靠自己摸索的土法子养鸡,经常遭遇各种病害,一笔笔的损失经常让耿琪“望鸡兴叹”。

  为了增大养殖量,凤鸣养殖场在原本只能容得下100只小鸡的鸡笼里投放了300多只鸡,狭窄的笼舍空间里小鸡们相互踩踏、竞食,再加上空气流通不畅,导致鸡瘟在全场内扩散。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赶紧调整了养殖密度,每天勤除粪、排气、消毒。雏鸡的死伤率很快降下来了,蛋鸡的产蛋量上去了。去年净收入达到30多万元,比前年增加了3倍还多。”耿琪说。

  从这以后,农牧学院的教师一下子就成了当地的“香饽饽”。每天学生们会围着老师团团转,各养殖场的职工也会不时地跑来问这问那。尝到了甜头的耿琪告诉记者,场里还以高工资、厚福利招聘几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做技术管理。

  90后大学生耿帆,向来喜爱小鸭、小兔、小狗。去年9月,在来到希里沟镇教学实践基地的路上,她脑海里想象着养殖场里小兔欢蹦、小羊咩咩的美好景象。然而,当耿帆远远闻到养牛场飘来的阵阵粪臭,又在养鸡场抓了一手鸡屎后,一路上的兴奋早就飘到九霄云外。“还要从那些动物身上摸骨头判断生长情况,可一闻到那味儿,我都要恶心死了。”耿帆说。

  像耿帆一样,这些城里来的大学生,都在实践基地经历了成长的过程。进入实践基地后,学生们除了按学校的作息时间上课,深入到牛圈、猪舍观察外,还需要自己生火做饭、帮助基地负责人清扫粪便。一个月下来,学生个个从家里的“小娇娃”变成实践基地的“尕能干”。

  “一个学农的学生,仅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只有下得了农田,进得了畜舍,才能学到真本事,也才能用真本事指导农业生产。”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副院长李宗仁这样说。

  自2011年9月开展“3+1”教学改革试点后,学院与希里沟镇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在基地完成了“猪生产学”等4门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动物的繁殖实验”等3门课程的实践教学。

  在动物科学系试水成功的基础上,今年,青海大学计划在省内湟水流域、黄河流域、牧业区购置地块,逐步建成与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及农学等专业相适应的、长期稳定、设施齐全、可持续循环利用的教学实践基地,真正让教师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村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