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成就中国水产绿巨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2-05-11

  顶着艳阳,迎着初夏的暖风,在通威水产科技园内的池塘边,通威水产科技公司生产部经理张哲勇在池边来回地抛撒饲料,引来鱼儿争相抢食,在水面泛起一片片白色浪花。张经理一边撒着饲料一边告诉记者,“这个鱼塘去年成功实现了亩产成鱼超3000公斤,饵料系数仅1.3,成活率高达92%的成绩,这个成绩至少是现有养殖产量的4-6倍,今年我们有信心超过4000公斤。”

  站在一旁的通威水产科技公司总经理罗国强补充到,这个池塘条件并不好,只有1.2米深的水,去年池塘全年补水量加起来还不够半池,比传统池塘节水1-3倍以上,这不是简单的高产,而是在节水、环保、低能耗的条件下获得高产,今年将扩大示范这种现代高产高效、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罗总介绍指出,2010年,在园区先进的RAS养鱼系统中创造了每立方米水体年产163公斤成鱼的国内最高记录,按这个数字计算,亩产量将超过10万公斤,是现有养殖水平的20多倍。这只是水产科技集约化生态养殖试验成果转换的一部分。

  通威作为中国水产饲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致力于水产科技研究,其雄厚的科研实力为我国水产业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80年代金属网箱流水养鱼和鱼用配合饲料的研制成功,引领了水产行业的科技进步,充分展现了通威科技的力量,也带动着中国养殖业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中国3200年的养鱼方式,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30万余吨发展到2011年的近4000万吨,有效解决了人们吃鱼难的问题。

  据罗总介绍,通威水产科技公司一直致力于对水产业价值链的研究,依靠科技进步,把工业化养鱼的理念,通过现代渔业设施、微生态制剂和定向藻类培育技术等进行集成,创造了崭新的生态养殖模式。从环保、水生态、水圈的食物链系统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的利用价值,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水产养殖增添了一抹“绿色”。

  罗总认为,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水产养殖业已无法靠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带动水产食品总量的大幅提升,环保问题也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科技发展到今天,老祖宗留给我们很多的养鱼经已跟不上时代需要了,需要我们对“绿水”养鱼赋予全新的内涵。作为龙头企业,通威有条件也有能力推动生态养殖的应用与推广,打造水产养殖行业的“绿巨人”。

  据悉,一个精养池塘里投入的饲料只有大约30%会沉积变成鱼体组织,剩下的60-70%会变成对鱼无用甚至有害的物质。水是生命之源,水产养殖业有着不同于畜牧业的特色,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这部分营养物,把废物转化成“宝贝”,这就要求从单纯的水质调控上升到生态和水圈食物链的层面去思考,把投入池塘和水域的有机物最大限度地通过“鱼”回收回来。发展“绿水”产业,这对于减轻今天日趋紧张的饲料原料匮乏,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对优良食品的需求,无疑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这也蕴含着很多的商机,完全有孕育出新兴产业的机会。

  记者在参观通威水产科技公司的微生态工程研究室时,罗总介绍了水产科技公司5年的微生态制剂产业化道路,在与国内外众多的科研院所合作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施用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和水质影响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在利用微生态产品(菌、藻)解决水体单一营养盐的释放与吸收、水体营养盐平衡方面形成了系列产品和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对定向培藻、提高养殖水体初级生产力以提高养殖单产、充分发挥水体养殖效率的技术措施方面达到领先水平。

  在研究室里,记者还见到了国内领先的水产微生物益生菌菌种库。目前通威股份已有近30家分、子公司与水产科技公司强强联合建立起了光合菌生产车间,总产能全年超过1万吨,光合菌年产量已经做到了全国第一,为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不可估算。水产科技公司本着研发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的指导思想,微生态产业化进程正稳步推进。

  罗总指出,地球人口数量还在增加,对水产食品量的需求还有较大缺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健康、安全、口感也成了消费者的首选条件。可目前的养殖业伴随的却是水资源日益缺乏,污染严重,塘租不断攀升,养殖面积锐减,这一系列的困难必将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重阻碍。罗总强调,当养殖成本攀升、环境处理成本变为养殖者来承担、水资源紧缺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产养殖业必将出现新一轮的洗牌。未来养殖业的发展,“生态养殖”一定是主流。

  承载着通威科研重任的通威水产科技园将不辱使命,在通威科技的强大实力支持下,以 “高效、高产、生态、健康”为理念,将掀起一场水产养殖行业的“绿色革命”。通威股份正全力打造集苗种生产、模式构建、饲料供应、绿色养殖、疾病防治、产品加工六大环节生态产业链条,以及拥有产业支撑和整体协同能力的价值链服务体系,形成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竞争力,为通威打造中国养殖界“水产绿巨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