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海饲料有意进军淡水鱼料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2-03-08

  粤海此前只专注于对虾饲料,经过五、六年的开拓,逐渐在特种鱼料有所发展。按照目前市场成熟度和自身的发展需要,粤海也将在淡水鱼料方面有所动作,逐步形成完整的水产饲料系列。

  ——《水产前沿》专访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董事长郑石轩

  中国水产饲料行业似乎从来不缺乏重大新闻。在2011年“外资收购世海、海大 ‘春雷行动’、恒兴巨资并购、通威重组”等等,这些都凸显着水产饲料行业已进入更加白热化的竞争。加之原料价格无序波动,养殖动物病害频发,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饲料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在饲料企业规模化效益日益凸显的当下,通威、海大、恒兴、粤海中国四大水产饲料巨头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业内关注。

  四大水产饲料巨头中,唯独粤海专注特种水产饲料。然近几年病害频发,对虾、金鲳、海鲈等任何一个品种的系统性病害,都将会对粤海造成不小的影响。在目前已成熟的特种水产饲料基础上,粤海是否会因此寻求多元化发展,找到下一个增长点?在大企业跑马圈地、积极扩张的这一时期,粤海是否会积极上市寻求资金支持?

  确保饲料年增长率20%以上

  FAM:坊间传闻粤海2011年特种水产料的利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约有3亿之多?

  郑石轩:2011年粤海饲料的利润的确比往年高,但也没坊间传闻的这么夸张。粤海利润点主要源于公司对原材料采购大势的把握以及原料运用和技术的掌控,加上各个厂都能满负荷运转,较大的规模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直以来,粤海秉持稳步发展的理念。我们不是单纯依靠增加生产线带动销量的增长,而是在上线之前先做好市场,有了市场需求之后再建厂生产。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亏损。粤海不允许出现亏损的厂或项目。

  最近几年鱼粉、豆粕等水产饲料企业最重视的大宗原料价格波动特别离谱,并不符合市场规律,是炒作的结果。2011年,鱼粉在淡季高到每吨15000元,旺季低至每吨7000多元,今年随着炒作力量的逐步弱化,饲料企业力量的加强,原料尤其是鱼粉价格将会逐步回归理性,供求关系将主导并决定价格,在比较合理的价格区间波动。

  FAM:粤海饲料的核心优势有哪些?

  郑石轩:粤海虾料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以稳定的比较低的饵料系数,使养殖户获得比较高的成功率和较高的利润水平。在饲料品质上,粤海的规模规模优势、以及对原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有效把控,使得饲料质量一直保持稳定提升。在市场上,粤海所注重的是能够在传统区域中占有优势,尤其是在各个饲料厂的附近区域市场。但在市场广度上,粤海的布局还不够均衡。

  纵观整个鱼料市场,各大水产饲料集团2011年都获得了较大的增长。粤海在某些品种如海鲈、金鲳和生鱼料等特种鱼料品种上具有较强优势。相对其他厂家,粤海的鱼料品种还是偏少。

  我们集中精力做我们确定能取得优势的事情。膨化鱼料将是粤海重点发展的对象。相比其他厂家,粤海新增的膨化鱼料线并不是最多,但能满足粤海市场增长的需要。粤海确保每年的饲料增长率在20%以上。

  FAM:粤海一直专注于特种水产料,而近几年病害频发,有无向其他品种发展的计划?

  郑石轩:粤海以前只专注于对虾饲料的生产研究,经过五六年的开拓,我们逐渐在特种鱼料有所发展。

  按照目前市场成熟度和粤海自身的发展需要,我们也将在淡水鱼料方面有所动作。粤海不会固守在两三个品种上,而是在提升现有品种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品种,逐步形成完整的水产饲料系列。

  FAM:淡水鱼料将从哪里开始突破?

  郑石轩:我们会向优秀的企业学习,先从市场容量可观同时又便于管理的区域,如广东市场开始突破。起步阶段,我们并不期望从这些产品上获得较大的利润,而是逐步积累经验,形成淡水鱼料技术体系,之后通过技术、采购体系在市场上获得足够的竞争力,使得粤海在淡水鱼料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FAM:粤海2012年在市场上会有哪些新的规划?

  郑石轩:2012年粤海在珠三角、广西、湛江等重点养殖区域不准备开厂,而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生产线,扩大生产能力,在保障运输距离和运输费用不会很大的情况下,突出粤海规模优势。以珠三角为例,2012年增加生产线之后,粤海在珠三角的年生产能力可达到20万吨。

  同时,粤海未来也将考虑在鱼粉、鱼油等稀缺性资源替代以及微生态制剂、营养和微生态平衡等方面有所努力。

  上市?粤海需要储备扩张能力

  FAM:粤海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潜质的上市企业之一,是否有上市规划?

  郑石轩:我们认可上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对于上市,我们一直都是秉承顺其自然的态度,没有迫切的上市冲动与需求。

  FAM:面对其他企业上市成功以后,饲料发展所需要的规模效益将会得到极大的补充,这些是否会对粤海造成压力?

  郑石轩:上市主要是为了解决资金压力,而不是扩张能力的问题。我认为资金对粤海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粤海发展的最大瓶颈还是扩张能力。市场扩张,不仅需要人、管理模式,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如果盲目扩张,最后只能导致空有生产能力而打打停停,无法产生效益,所以粤海一直采取稳步发展的策略。这以粤海每年所产生的利润已足够,当然,当粤海具备快速发展的内部力量而需要大量资金时,我们会寻求上市。

  推广养殖模式控制虾病

  FAM:对虾病因不明,您认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需要做出哪些调整?

  郑石轩:要想彻底解决病害,现在几乎是不可能。但对于病害防治,可以说整个行业都在努力。优质种苗的使用,水质调节剂的推广,以及包括粤海在内的饲料企业都在寻求好的养殖模式去应对病害。

  水产养殖目前还无法做到可控,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靠天吃饭。在气候条件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养殖成功率相对较高;气候条件差的条件下,成功率相对较低。但是不可能说,整个中国这么大的地域,所有的地方气候都不好,应该会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情况。

  FAM:您对目前热议的对虾“养殖模式”怎么看待?

  郑石轩:这几年养殖病害频发,多数养殖户感觉到养殖模式无道理可循。目前,海大在做海大的养殖模式,粤海也在总结自己的养殖模式,粤海希望能够找到在技术上有理可循,在细节上简单、方便易学的养殖模式。按照这样的方法,养殖环节可控,养殖结果可预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殖模式。对于粤海的养殖模式,目前也有一个初步的框架,2011年已经在部分区域推广,但是我们认为养殖模式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与改进。

  FAM:您如何预估2012年的虾价?

  郑石轩:对于2012年的对虾价格,我认为仍会保持比较理想的水平。这两年养殖状况不太好,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对虾价格一路上涨。当然,如果养殖情况好,价格出现10%左右的适当下跌也不会对行业造成很大影响,属正常范畴,不一定年年都要上涨。从这几年养殖状况及虾价走势来看,今年价格基本稳定,不太可能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