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豆被边缘化的进程难以逆转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1-11-18
     最近市场有传言新年度国家临时储备大豆收购价格会在2.02元/斤,每吨收购补贴50元。受此消息的支撑,大连盘大豆价格在疲软了几周之后,出现明显反弹走势。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国家临储大豆政策仍无法改变国产大豆的弱势格局,国产豆被边缘化的进程难以逆转。

    根据对过去几年国家大豆收储政策的分析,我们认为新年度国家临储大豆实际收购价格可能低于市场传言,预计会在1.95—1.97元/斤之间,主要理由是大豆收储政策必须与目前国家控制物价水平的大方向一致。每年国家临储大豆收购政策都是由国家控制物价的核心部门——国家发改委参与制定的,因此其在制定大豆收储的相关政策时,必然会考虑到国家控制物价的政策。而大豆的下游产品豆油,又是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油品种,如果在大豆收储上定价过高,无疑会给市场释放出利多信号,不利于调控最近稍有稳定的国内植物油市场。另外,虽然今年上半年出台的油菜籽收购政策,大幅提高了今年的油菜籽收购价格,但与豆油相比,菜籽油毕竟是消费量较小的品种,其价格对物价的影响有限,政策制定的灵活性较大,而大豆则缺乏这种基础。根据大豆收储价格变化的惯例,我们得出了实际收储价格在1.95—1.97元/斤的结论。

    当然,无论是1.95—1.97元/斤的收购价格,还是2.02元/斤的收购价格,对于大豆种植户来说,都不是一个理想的价格。今年东北当地农户的大豆出售底价在2.00元/斤,虽然比市场传言的国储收购价格低,但是今年东北大豆质量普遍较差,如果考虑等级贴水,国储收购价格也仅与农户的心理承受底线持平。而目前东北当地油厂的挂牌收购价格在2.00—2.04元/斤,相比较而言,国储收购价格对于农户来说完全没有吸引力。

    虽然从大的政策方针上看,国家制定临储大豆收购政策,有其满足稳定物价的需求,但对于大豆产业来说,则无疑将继续形成利空影响。2008年国家开始收储大豆,其政策制定的根本是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保护农民受益,但由于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没有及时跟进,使得最近几年的东北大豆市场交投十分清淡。一方面,东北大豆出油率低,即便价格并不算高,但油厂压榨起来也不赚钱;另一方面,有国储收购的支撑,农民也不愿意降价销售。购销双方的矛盾,导致近年东北大豆市场呈现“油厂普遍停机,农民只卖国储”的僵持局面。

    东北大豆市场的僵持局面,已经对东北大豆种植造成了严重影响。虽然大豆价格相对稳定,但随着种植成本的提高,种植大豆收益严重偏低,每公顷收益不到玉米和稻谷的50%。受此影响,2011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下降超过20%。而新豆价格的疲软,也打消了很多农民明年继续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如果国储大豆收购价格真如我们所预计的那样,那么,东北大豆种植面积逐年下滑的趋势将不会得到遏制,2012年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可能会延续2011年面积严重萎缩的局面。而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国产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将进一步缩减国产豆的供应,大豆的进口依赖度将越来越高,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完全依赖进口,这无疑将对国家的油脂安全体系造成严重的打击。

    相对的,对于进口大豆来说,这个政策将形成长期的利好,由于国产大豆的逐渐边缘化,中国进口大豆需求将不断提高。此前,我们曾预计中国年进口大豆突破6000万吨将在2014/2015年度出现,而如果目前传言的或我们预计的国家临储大豆收购得以实施的话,那么未来进口大豆的增速将提高,6000万吨关口的突破可能会提前1—2个作物年度,这对国际大豆市场将形成长期利好。

    基于以上内容,在国储政策对期货价格的影响上,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对于近月大豆合约来说,由于实际收储价格可能低于市场预期,因此后期将随着消息面的明朗,价格可能会出现振荡回落的局面;而对于远期合约,例如反映2012年新豆种植的1301合约,则可能会因为2012年国产大豆产量继续下降的预期而受到明显支撑,在目前宏观基本面不出现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建议长线投资者关注大豆1301合约的买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