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牛肉价格为何上涨?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1-09-26
    阿根廷畜牧业非常发达,号称“世界肉库”。同时,阿根廷还是牛肉消费大国,年人均牛肉消费量达70公斤,长期占世界首位。但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牛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现在却要为牛肉产量大幅下降和价格大幅上涨发愁。本网连线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阿根廷记者李珊珊,介绍阿根廷牛肉消费的情况。

     记者:南美国家阿根廷畜牧业发达,全国总人口4000万,牛的存栏数却达4800万头。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阿根廷的肉牛以露天放养为主,因此牛肉质量很高,牛肉占其每年出口肉类的85%,所以阿根廷也被称为“牛背上的国家”、“世界肉库”。而阿根廷人人均消费牛肉也曾经居世界首位,达到人均年消费70公斤,“葡萄美酒加鲜美烤肉”是阿根廷人日常饭桌上的写照。不过近年来,阿根廷的“肉库”美名正在逐渐被邻居乌拉圭和巴西慢慢取代。不但如此,阿根廷世界第一牛肉消费国的地位也在2010年让给了乌拉圭。阿根廷地区经济研究所预测,今年阿根廷人均牛肉消费量仅为46.8公斤,将创90年来阿根廷人均牛肉消费量新低。与往年相比,阿根廷人现在餐桌上的种类越来越多,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打算扩充自己的食谱,而是牛肉价格太贵。近几年,阿根廷牛肉价格持续上涨。统计显示,今年4月份阿根廷牛肉价格同比上涨了68.4%。去年,阿根廷牛肉价格甚至出现了“日涨”的局面。

    主持人:那么阿根廷的牛肉价格节节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呢?

    记者:造成阿根廷牛肉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供不应求”。5年前,阿根廷牛的存栏数为5800万头,现在却只有4800万,下降了1000万头。养牛的少了,自然牛肉就变得“金贵、稀缺”了。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背后有着多重的原因。首先是大豆和牛“抢地”。2009年,由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猛涨,阿根廷许多养牛业者屠宰了大部分存栏肉牛,将牧场改为大豆农场。由于市场短期内牛肉供应充分,价格保持稳定,管理部门并没有预见到畜牧业危机,但随后出现了牛肉供应骤然紧张、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再加上,阿根廷在09年、10年连续两年经历了严重的干旱,对畜牧业影响也很大。其次是通货膨胀“拉高”牛肉成本。阿根廷政府近年来采取“高通胀、高增长”的经济政策,持续的扩张性货币政策造成严重通货膨胀。根据非官方统计,阿根廷去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5%。土地、人力和运输成本的大幅上涨使得从养牛环节到最终的零售环节层层加价,最后消费者感到的就是“不能承受的牛肉之贵第三是阿根廷政府的政策“过于短视”。面对市场牛肉紧缺的局面,阿根廷政府一向采取对牛肉出口进行限制的办法,要求肉类企业首先确保库存肉制品能满足国内市场供应,然后才能获得出口许可。这种做法短期内可以把原本预计出口的牛肉投入国内市场,缓解牛肉短缺的局面,但代价却是打击了牛肉产业从业者的积极性。

    主持人:那么,对这一情况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呢?

    记者:为应对肉价大幅上涨,阿根廷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以帮助低收入阶层民众减轻肉价上涨带来的压力。政府曾经在今年四月推出过“人人有肉吃”计划,通过与肉类企业合作,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周边低收入民众聚居地区推出冷藏流动贩肉车,售卖牛排骨、牛腩等13种部位的牛肉,每天投放1万公斤,平均价格比肉店正常价格低40%左右。另外,阿根廷政府和超市达成价格协议,对部分牛肉产品实行最高限价措施。同时,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也在试图说服国民扩充自己的食谱,减少牛肉在餐桌上的比例。她曾经推出过多次“人人”计划,包括“人人有鱼吃”、“人人有猪肉吃”等等,希望百姓多多选择其他肉类,减少对牛肉的依赖。另外,有专家指出,当肉价涨到一定程度或者大豆价格跌到一定程度,畜牧业利润接近大豆种植,畜牧业有望实现复苏。根据阿根廷农业协会的调查,由于肉价持续大幅上涨使得畜牧业利润增加,阿根廷部分单产量较低的大豆田正变回牧场。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保持,那么肉价也会因为市场供应增加而趋于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