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生猪养殖扶持政策或威胁粮食安全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1-09-01
      在猪肉价格不断高涨的热浪中,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养殖的政策措施,国内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政府过分追求生猪规模养殖化可能会威胁到下一步我国粮食安全战略。

    按照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等专业人士的说法,目前国内规模化养殖主要是三大“洋”品种,分别是,杜洛克、长白和大约克,业内有种简称叫“杜长大”。“杜长大”与我国传统的猪种不同,在饲料的配比上,“杜长大”等洋品种都有较为严格的“高”要求,玉米占到了65%、豆粕22%,麸皮等其它13%,而我国传统的猪种则基本都有耐“粗饲”的特点,对饲料的配比要求比较宽泛,土豆、红薯、酒糟等都可以作为猪的主要饲料。

    在养殖周期上,从猪仔到成熟出栏,“杜长大”等洋品种的成熟时间一般只有5个月,而我国传统的猪种却需要7、8个月,正式因为养殖周期短的优势,因此我国规模化养殖的猪种90%以上为“洋”品种。很明显,随着未来规模化养殖队伍的不断壮大,“杜长大”等洋品种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据冯永辉所说,由于“杜长大”等洋品种有潜在的蓝耳、伪狂犬等疫病,我国在引进这些猪品种之后,原本没有的一些类似蓝耳、伪狂犬等生猪疫病开始在国内各地大量出现,“杜长大”等洋品种在给我国生猪养殖带来高产的同时,同时也埋伏下一些隐患。

    除了带来新的、复杂的生猪疫病之外,冯永辉最担心的在于,我国每年出栏生猪约6.67亿头,以每头生猪吃350公斤饲料计算,一年就需要2100亿公斤饲料。一旦未来“杜长大”等高耗粮的洋品种控制中国市场之后,我国大豆进口需求将会继续猛增,对进口玉米的需求也会大幅度上升。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中国大豆需求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78%,是是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去年我国玉米进口也创下新的记录,他预计未来5—10年之内,中国玉米也将会上升至世界第一。

    事实上,根据本网最新的了解,到目前为止,今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已经超过去年,仅仅是中储粮独家从美国进口的玉米,上半年就签订了100万吨的订单,7月份又一次性向美国订购了53.34万吨玉米,8月上旬,中储粮再向美国收购5.59万吨玉米。

    据中储粮内部人士所说,中国进口玉米的到岸完税价与国内玉米现货价差由上月的373元/吨,缩减为目前的276元/吨,虽然进口玉米并无利润可言,但是考虑到今年国内玉米供给严重不足,除了加大从美国进口玉米的数量之外,我国还在阿根廷、缅甸、老挝等国积极拓展进口玉米资源,目的就是储存更多的进口玉米,以缓解国内需求矛盾。

    对于冯永辉等专业人士对“洋”品种猪占领中国市场的担忧,农业部一位官员告诉本报,从2007年开始,农业部就组织成立了专门研究育种和疫病的生猪研究专家组,2009年,

    农业部又制定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及其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国种猪改良的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政府方面将争取用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时间,努力使我国的种猪生产水平进入国际先进前列。

    前述农业部官员还表示,按照欧美等国家通行的做法,都是在政策上倾力扶持大规模生猪养殖。对于很多人对补贴政策监管提出的质疑,该官员表示,相关部门也将会进一步改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