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企业榨一吨亏200元 677万吨进口大豆睡港口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1-08-15
       “限价令”一延再延,大豆压榨厂的开机率也是一降再降。

    在食用油限价令的影响下,国内一些油脂加工企业为降低持续数月的效益亏损,已经开始放慢生产速度。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677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13万吨。

    港口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港口中几乎所有的货主都早已过了30天的免存期,货主需每天缴纳0.6元/吨的滞期费。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小包装食用油企业压榨一吨进口大豆,平均亏损200元左右。

    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表示,“相比于至少200元/吨的生产亏损,加工企业当然选择0.6元/吨的滞期费。”

    开工赔油企宁缴百万滞期费

    “价格应该要涨,不然就没法干了。”昨日(7月14日),山东省日照市一家油脂企业的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倒苦水。

    据了解,去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下达“限价令”,要求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九三油脂4家食用油企业不得再上调小包装食用油价格。由于这4家食用油企业占有主要的市场份额,其他企业也只能跟着“限价”。而市场流传的说法是限价政策将延续到8月15日。

    在限价政策延续之后,国家粮食局又先后启动了两批定向销售。6月份启动的第三批定向投放的大豆是212万吨,菜籽油是45万吨,均低于市场价格。虽然国家给予中粮、益海嘉里、中纺、九三油脂的定向食用油原料价格偏低,但由于生产规模较大,而获得国家定向销售食用油原料的数量有限,导致这些企业受限价政策影响亏损严重。

    “对于拿不到定向投放油料的中小企业而言,限价令期间国际大豆涨幅超过10%,工厂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加。”郭清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终端产品价格受限,为了减少亏损,一些企业选择了停工减产,甚至把已经进口的大豆也滞留积压在国内港口。近期,上述日照油企负责人曾到日照港石臼港区的散粮仓库查看库存,他表示,“到处都是大豆,岚山港、青岛港等码头的散粮仓库都堆满了”。

    同时,据九三油脂内部人士透露,包括九三油脂在内,部分企业的进口大豆被滞压在大连北良港内。而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码头,大连北良港目前大豆的库存量高达50多万吨,比去年同期高出一倍。

    据了解,货主在港口仓库存放大宗商品一般有30天的免存期,过了免存期,货主要缴纳每天0.6元/吨的滞期费。而北良港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港口中几乎所有的货主都早已过了免存期,依然选择把大豆存放在港口。仅在5月份,一家大型企业就付了100多万元的滞期费。

    闹“钱荒”转机或在中秋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从中华油脂网获悉,当前积压在大连北良港、青岛港、秦皇岛和天津港等国内主要港口的进口大豆库存为677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13万吨。

    中华油脂网分析师李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压榨利润水平不高,加上资金压力等问题,大多数中小加工企业存在持续停产、限产的情况。“大豆压榨厂的开机率今年以来不理想,正常开机率应该在40%~50%,当前却只有20%~30%。”郭清保表示。

    据中华油脂网监测,自去年11月以来,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已持续近8个月亏损,开机率逐步下降,持续的高库存及压榨亏损,致使各工厂大幅调整后期大豆的进口计划。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2580万吨,同比下降8.1%。今年6月份中国进口大豆数量为430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90万吨,降幅达30.6%。此前,美国农业部预计2011/2012市场年度,中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将达到5800万吨,比上一年度增加400万吨。

    郭清保表示,如果按照今年上半年的态势发展,中国今年进口的大豆数量很难超过2010年。

    除了限价令一延再延,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央行“一月一提准”,以及3次加息的趋紧货币政策下,大豆加工企业也闹起了“钱荒”。郭清保分析称,货币政策紧缩导致企业资金利息成本加大,企业采购的积极性受挫。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会随着通胀得到控制而逐步放松,届时,大豆加工企业的资金链可能会相对宽松,大豆低迷的行情会有所扭转。

    李飞表示,目前来看,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大豆加工业生产还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这种状态持续到中秋节前后的可能性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