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遇冷落,玉米受追捧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1-06-20
    6月12日—19日,期货日报记者随大商所组织的黑龙江春季农产品考察团,行程5000公里,走访了黑龙江大豆、玉米主产区。整个考察中记者了解到,由于比价优势丧失,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缩减明显,而玉米种植受到追捧,水稻种植异军突起。

    黑龙江农场耕地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1/3,但粮食产量却占到一半左右。因此,深入了解农场种植情况,可以整体把握今年黑龙江全省农业种植结构的主要脉络。考察过程中,东西两线记者分别走访了宝泉岭管局、建三江管局、红兴隆管局、九三管局和北安管局的近十家农场。从实地了解的情况看,东西线差异较为明显,东线旱田改水田规模较大,西线囿于气候和地理条件(水系不如东线发达),旱田和水田整体比例变动不大,但旱田中大豆被玉米挤占较多。

    东线记者选取宝泉岭管局的军川农场、建三江管局的七星农场、红兴隆管局的友谊农场和北星农场作为重点信息采集点。军川农场有耕地60万亩,其中今年水田约 46万亩,旱田约10万亩(绝大多数种植玉米,大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去年军川农场的水田面积还是在26万亩左右。七星农场有耕地110多万亩,大豆种植面积不到6万亩,玉米10亩,水稻101万亩,去年则分别为8万亩、4万亩和83万亩。友谊农场约有150万亩耕地,水稻种植面积是80万亩,玉米 60万亩,大豆12.5万亩,而去年分别是68万亩、55万亩、31.5万亩。北星农场共有45万亩耕地,其中玉米种植35万亩,水稻4万亩,余下的6万亩为大豆和小杂粮,去年大豆种植面积则为20万亩。

    西线农垦系统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也较为明显,同时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红星农场(隶属北安管局)大豆种植面积由去年的60%降至今年的40%。引龙河农场共有耕地900垧,去年种植玉米仅1垧,今年种植玉米90垧。格球山农场共有耕地 22万亩,其中30%种植小麦、40%种植大豆、15%种植玉米,其他为少量的经济作物,而去年该农场的玉米种植面积仅为5%。隶属九三分局的嫩江农场第七管理处共有耕地2503垧,今年种植玉米706垧,去年为375垧;今年种植大豆1256垧,去年为1500垧;今年种植小麦240垧,去年为380 垧;大豆和小麦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向了玉米种植。

    西线记者还了解到,由于收益较低,农民种植大豆意愿普遍低迷,而玉米种植意愿较强。绥化市太平镇太平村孙姓农户去年100亩耕地种植了30亩大豆,70亩玉米,而今年全部种上了玉米。但由于大豆田间管理较玉米省心省力,也有些农户因为家里年轻劳力外出打工,加之担心以前种植大豆的地块由于农药残留对玉米种植会有伤害,不得已才种植了大豆。

    从苗情来看,东线由于气温持续偏低,玉米、大豆长势较往年偏弱,玉米补种情况较为普遍。当地俗语“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现在预言产量还为时过早。西线农垦系统由于统一管理和规模化种植,大豆、玉米生长状况普遍良好,而个体农户因自然条件、种植投入、田间管理的差异,苗情差异较大。记者在孙吴、黑河等地区发现,由于前期受灾害影响,降水多、积温不足,大豆长势较差。

    种植成本调查显示,东线今年农场种植成本大致为大豆每亩500—600元,玉米每亩600—700 元,水稻每亩900—1000元,均较去年上涨10%以上。各地人工成本参差不一,但整体在150元/天以上。西线种子、化肥、地租等成本增加较多。以红星农场为例,大豆种植成本去年400元/亩,今年成本450元/亩;玉米种植成本去年550元/亩,今年610元/亩;租地成本去年200元/亩,今年 245元/亩。

    收益方面,东线农场收益要好于个体农户,但整体来看,除去各项成本,大豆收益只有玉米的一半甚至更低。西线情况大致类似,调研样本显示,玉米种植收益约460—660元/亩,大豆100—250元/亩,水稻400—600元/亩,小麦300元/亩。不少农户反映,如果今年玉米种植收益继续提升,明年种植面积还会增加。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黑龙江水稻种植异军突起,尤其是东线农场,由于便利的水利条件和高产高价的性价比优势,大量的旱田被改作水田。

    从东西两线考察情况来看,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的程度令人吃惊,东线考察的前两天几乎看不到一块成片的豆田。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素以盛产非转基因大豆闻名,记者很难想像,一旦东北大豆产量急剧减少,会对整个产业链带来怎样的冲击?一旦东北非转基因大豆退出餐桌,会对食品安全产生怎样的影响?毕竟转基因技术的推广仅仅十几年,而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仍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