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卖粮难”的症节何在?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1-06-16
     今年冬小麦上市后,各地市场价格高开。与同今年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天气一样,在冬春夏连旱之后,最近又出现旱涝急转,小麦收购市场在开秤后不久,就由农民踊跃卖粮,到出现新的“卖粮难”。在去年收购的小麦基本上消费殆尽、临时储存小麦拍卖出库困难、今年小麦质量好的情况下,面粉加工企业积极投入新小麦收购。

    流通者无可奈何。作为粮食流通主渠道的国有粮食企业,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搞活粮食流通的责任,又要通过流通获得经济效益、保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资金”这个重要媒介。可是,在现行政策性银行机制之下,在没有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时,只有通过资产抵押获得贷款。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资产,除了政府划拨的土地不能抵押外,仅有评估价值不大的仓库,以此作抵押,所贷的款项收购粮食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在此情况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无可奈何。

    粮食收购是连接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纽带和桥梁,是种粮农民实现劳动价值的重要媒介。在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程度日益快速发展的格局下,如果粮食流通的起点——粮食收购受阻,农民不能顺利出售劳动的成果——粮食,势必会极大地挫伤生产的积极性。现在种粮比较效益的下降已经出现农民撂荒耕地的现象,有媒体引用国土资源部的调查称,我国每年有3000万亩耕地抛荒,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事情!从现实的情况看,国家对于粮食生产高度重视,最近几年中央的一号文件的主题,无不是关系到粮食生产的。但是,对于粮食流通体制,始终没有理顺和完善。

    在粮食的运行体制上,形成了中储粮管理总公司系统为主体的国家储备粮系统,承担国家储备粮的收购、保管、轮换;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主体的国有粮食企业以及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多渠道粮食企业。在粮食收购方面,中储粮公司系统负责收购、轮入国家储备粮、承担最低收购价粮食执行收购主体;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作为主渠道收购粮食,其中的部分企业受中储粮公司直属企业委托收购最低收购价粮食;多渠道企业持证自由收购粮食。但是,起源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中储粮企业,所获得的资产都是优质资产,对于收购资金贷款,政策性银行无条件支持。即使如此,收购量也有限;多渠道收购资金,主要靠抵押贷款取得;而所谓的粮食流通主渠道企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徒有虚名,其收购资金贷款,也要靠资产抵押,能否获得最低收购价粮食委托收购资格,还要看执行主体的脸色行事。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世界上主要粮食生产国,有哪一个国家的粮食收购主渠道企业是完全靠自有资金收购粮食的呢?

    粮食是大宗商品,不但收购的季节性强,而且所需要的资金极其庞大,仅靠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仓库资产抵押,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收购资金贷款问题的。

    为了解决粮食流通资金问题,国家成立了政策性银行。但是,近几年来,承担粮食收购贷款业务的政策性银行却实行商业化经营。由于更多的商业化因素,粮食购销企业要获得粮食收购资金贷款难于上青天。不要说贷款难,就是能够获得为数不多的贷款,手续也极其复杂,小麦收购资金自收购前申报,到审批下来时,收购已经基本结束了。这也许是粮食购销企业多年来给卖粮农民“打白条”的根本原因之一。

    流通者无可奈何。作为粮食流通主渠道的国有粮食企业,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搞活粮食流通的责任,又要通过流通获得经济效益、保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资金”这个重要媒介。可是,在现行政策性银行机制之下,在没有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时,只有通过资产抵押获得贷款。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资产,除了政府划拨的土地不能抵押外,仅有评估价值不大的仓库,以此作抵押,所贷的款项收购粮食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在此情况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无可奈何。

    粮食收购是连接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纽带和桥梁,是种粮农民实现劳动价值的重要媒介。在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程度日益快速发展的格局下,如果粮食流通的起点——粮食收购受阻,农民不能顺利出售劳动的成果——粮食,势必会极大地挫伤生产的积极性。现在种粮比较效益的下降已经出现农民撂荒耕地的现象,有媒体引用国土资源部的调查称,我国每年有3000万亩耕地抛荒,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事情!从现实的情况看,国家对于粮食生产高度重视,最近几年中央的一号文件的主题,无不是关系到粮食生产的。但是,对于粮食流通体制,始终没有理顺和完善。

    在粮食的运行体制上,形成了中储粮管理总公司系统为主体的国家储备粮系统,承担国家储备粮的收购、保管、轮换;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主体的国有粮食企业以及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多渠道粮食企业。在粮食收购方面,中储粮公司系统负责收购、轮入国家储备粮、承担最低收购价粮食执行收购主体;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作为主渠道收购粮食,其中的部分企业受中储粮公司直属企业委托收购最低收购价粮食;多渠道企业持证自由收购粮食。但是,起源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中储粮企业,所获得的资产都是优质资产,对于收购资金贷款,政策性银行无条件支持。即使如此,收购量也有限;多渠道收购资金,主要靠抵押贷款取得;而所谓的粮食流通主渠道企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徒有虚名,其收购资金贷款,也要靠资产抵押,能否获得最低收购价粮食委托收购资格,还要看执行主体的脸色行事。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世界上主要粮食生产国,有哪一个国家的粮食收购主渠道企业是完全靠自有资金收购粮食的呢?

    粮食是大宗商品,不但收购的季节性强,而且所需要的资金极其庞大,仅靠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仓库资产抵押,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收购资金贷款问题的。

    为了解决粮食流通资金问题,国家成立了政策性银行。但是,近几年来,承担粮食收购贷款业务的政策性银行却实行商业化经营。由于更多的商业化因素,粮食购销企业要获得粮食收购资金贷款难于上青天。不要说贷款难,就是能够获得为数不多的贷款,手续也极其复杂,小麦收购资金自收购前申报,到审批下来时,收购已经基本结束了。这也许是粮食购销企业多年来给卖粮农民“打白条”的根本原因之一。

    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无不有新的问题出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问题不要怕问题,要敢于面对问题,善于探究问题的症节所在,真心实意地去解决问题。果真如此,就不可能解决不了粮食收购资金的难题。

    政策性银行要切实负起服务好粮食流通收购资金贷款的责任,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不但对各级储备粮收购、轮换及时予以贷款,对粮食流通主渠道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适时给予收购贷款,保证粮食流通的正常进行,维护种粮农民利益。

    社会的发展从一定的意义来讲,是优胜劣汰的结果。象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这么重要的商品都可以购销市场化一样,为什么给予粮食收购的贷款的银行就不能够市场化呢?没有竞争就没有优质服务,没有竞争就没有生机和活力。国家要鼓励所有的商业银行参与粮食流通贷款,并给予象政策性银行一样的金融政策支持。

    国家也要大力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深化改革,通过改革、重组、整合等,壮大实力,明晰产权,成为具有实力、活力、抗风险能力的真正的粮食流通主渠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