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奏响现代畜牧业的“中原牧歌”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1-05-06
     一组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河南省禽蛋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肉牛存栏、出栏均居全国第一,家禽存栏居全国第一,生猪总产位居全国第二,肉类总产位居全国第三……假如缺少了河南畜产品——中国老百姓餐桌上1/2火腿肠没有了,1/7的鸡蛋没有了;香港、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饭桌上也缺少了八成猪肉;在中国生意火爆的麦当劳、肯德基所售肉制品缺少了九成原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畜牧业从家庭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从规模化养殖到产业化发展,再从产业化发展到转变生产方式,不仅保障了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推动了河南食品工业、肉食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今,河南省已经实现了由畜牧大省向畜牧经济强省的历史性嬗变,进入了由传统畜牧产业向现代畜牧产业的关键转折期。

    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畜产品生产能力

    是什么带动河南迈上了向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新征程?在悠悠的中原牧歌声中,我们听到了“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最强音。

    经过严格消毒,记者走进长葛市乐源2.5万头生猪养殖场。这是河南省生猪定点供沪企业,世博会期间定点供应商。站在养殖场的观景阳台上,一排排绿树把圈舍隔离开来,给人留下了“远看像工厂,近看是花园”新形象。

    在生产监控室里,工作人员轻点鼠标,每一栋猪舍里的生产情况一目了然。猪舍里的自动供水、添料以及地暖、淋浴等自动温控设备给生猪养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乐源负责人介绍说,现在使用粪便干湿分离设备后,粪水流进了沼气池,干粪便作为有机肥出售,不仅使猪舍环境更加生态化,每年出售有机肥还能增加收入20多万元。养殖过程全程自动化,极大提高了疫病防控能力,提升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乐源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是长葛市对养殖场进行改造和提升的缩影。用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现代装备发展养殖业,被称之为“长葛经验”的做法,是河南省近年来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畜产品生产能力的最好总结。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畜牧业以建设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为中心任务,提出“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小区、进入规模、进入市场”的发展战略,使农村传统、落后的畜禽散养模式逐步转变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近年来,河南省先后投资近8亿元用于重点扶持生猪和蛋鸡规模饲养的标准化改造,力争2011年全面实施标准化养殖“双千工程”,即推进畜禽标准化改造企业1000家,新建标准化养殖场1000个,同时创建国家级养殖示范场200个以上。

    产业化发展带动河南跨入畜牧强省

    河南省内乡县养猪大户秦英林从养殖22头猪起家,如今组建了拥有21个大型现代化养猪场、年可出栏商品猪100万头的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期间,牧原公司筹划发展到年出栏600万头生猪,形成一个以饲料、养猪、屠宰为一体的高品质猪肉生产链,产值达到260个亿。

    众品食业,2007年12月荣登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成为中国食品行业第一家率先在美国上市的公司。

    华英集团,年产值50亿元,具备年屠宰加工樱桃谷鸭1亿只、肉鸡5000万只、熟食6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鸭王”。

    大用集团,目前年屠宰1亿只肉鸡的高标准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在西华县和杞县另外两条1亿只肉鸡生产线正在建设。

    目前,河南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已达到71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7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1家。肉制品、乳制品加工能力分别达807万吨、370万吨,涌现出双汇、众品、华英、大用、永达、金丝猴、志元等一大批名牌企业。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河南良好的畜牧业发展基础,优越的投资环境,使雨润、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六和集团等众多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纷纷抢滩河南,大大提升了河南畜牧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据统计,河南省去年肉、蛋、奶总产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除禽蛋产量增幅持平外,肉类、奶类产量分别高出全国平均增幅1.2个和3个百分点,各项畜牧业主要生产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在推动河南由“中国粮仓”向“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跨越过程中,畜牧龙头企业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提升科技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

    2010年,河南省畜产品年出口创汇3.72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4.4%。扩大畜产品出口,离不开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而现代科技正成为河南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目前河南省畜牧企业省级以上工程或技术研发中心已发展到19家,其中国家级研发中心3家。

    同时,养殖小区规模生产、高产奶牛繁育与规范化饲养、疫病综合防控、全株玉米青贮及秸秆利用等一大批综合实用技术大面积推广,有力提高了河南省畜牧业的生产能力。

    为进一步增强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河南依法实施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各级政府负总责、畜牧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与防控机构技术责任、执法机构监管责任和养殖加工企业法人责任“六位一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初步形成省、市、县、乡四级动物防疫体系框架。

    同时,河南省完善各级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建设,加强畜产品和投入品的质量监测,扩大监测范围,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严厉打击添加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等违禁物品的不法行为。

    目前,河南省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达2039家,无公害畜产品达215个,出口备案畜产品加工企业达62个,生猪和肉禽加工业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畜牧富民强省进程

    新形势下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持续富民增收?

    新郑市薛集村农民赵贵发有多年养猪经验,以前在家里散养仅十几头猪,一年到头起早贪黑劳累费心不说,还挣不了几个钱。如果万一遇上疫病就可能赔得血本无归。

    赵贵发也曾想扩大规模搞规范化养殖,可是苦于没有资金,又担心有风险。2008年他加入到雏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从此他家的养猪事业有了很大转变。

    由雏鹰公司给赵贵发提供一栋现代化猪舍,可养殖200头猪。仔猪、饲料、采购、防疫、流程、销售都由雏鹰公司统一供给,赵贵发只需把仔猪喂养出栏,公司按照每斤生猪5.42元的价格与赵贵发结算,扣除仔猪、饲料、防疫的费用,余下的全都是赵贵发的收入。

    赵贵发说,加入雏鹰公司后跟以前最大的区别是再也不用担心猪会闹疫病,公司提供统一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控。与公司的结算价格不受市场猪肉价格忽高忽低的影响,收入相对稳定,每年出栏三茬猪能净挣5万~6万元。

    雏鹰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公司为农户提供养殖过程所需生产资料,按照“统一采购、统一供料、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流程、统一销售”的固定标准化的“六统一”服务措施进行管理,全流程封闭可控。既解决了制约规模养殖的“规模扩张”与“防疫”之间的矛盾,又防止了万一疫情爆发后整体毁损的风险。

    2010年9月15日,雏鹰农牧凭借“雏鹰模式”成功登陆中国A股市场。雏鹰股份董事长侯建芳介绍说,“雏鹰模式”是一种双赢选择,农户有稳定收入预期,公司可低成本扩张。目前在河南省内,“雏鹰模式”围绕着重点养殖地区呈发散式扩张,公司已投入使用的标准化养殖小区近80个。

    2010年,信阳市围绕华英集团上市后加工能力扩张等问题,提出实施“华英农业”富民计划。目前养殖小区选址1010个,开工661个,投产545个,交售成鸭的小区达400多个,华英养殖已遍地开花。

    河南省正阳县是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县长李新中介绍,正阳县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小区就有28个,全县商品猪90%外调。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近一半,而养猪业产值则占到整个畜牧业比重的85%,农民年收入的四成来自养猪业。

    常言道“粮猪安天下”,畜牧产业关系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关系老百姓日常生活。站在“十二五”新的起跑线上,河南省在2010年初制定了《河南省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谋划了未来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蓝图:力争到202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超过1000万吨、蛋类产量达到500万吨、奶类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