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巨资收购 世海饲料公司会往何处走?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1-04-08
     2月14日,饲料国际巨头荷兰泰高(以下称泰高)对外宣布,以4000万欧元收购珠海世海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称世海)100%股份。近4亿元人民币的重磅交易震撼业界,这起国内水产饲料业有史以来涉及金额最大的并购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世海公司是一家怎样的企业?该公司管理层为什么会决定出售100%股份?被收购之后,世海公司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在珠海市斗门区龙山工业园黄杨大道,世海公司崭新的厂房高耸,楼顶上“世海公司”四个大字远远望去很是醒目。2月28日,当农财宝典记者前往世海公司采访时,看到公司门口停放着各地经销商派来购买装运饲料的货车,司机在车上安静地等着进厂的批示。

    进门走近生产车间,隐约听到机器转动的声音。办公大楼里各部门的员工都在忙碌,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在泰高宣布4000万欧元收购世海后,尽管外界已热议满天,但这里仿佛并没有丝毫变化。

    从零开始 九年奋斗

    珠海市世海饲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杨振南为法人代表,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世海饲料的起步阶段,恰好与南美白对虾在国内快速推广养殖同步,是进入对虾饲料生产行业的最佳时机。但世海一开始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厂房,位于珠海斗门区的金银来饲料公司及位于珠海香洲区的世海饲料厂都是以租借的方式用于生产。

    有人很佩服杨振南的气魄,瞅准时机,硬是凭借租赁厂房生产,带领世海从零开始,在激烈的饲料竞争中杀出条血路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2010年,世海走出了困境。2010年5月11日,世海公司位于珠海斗门龙山工业园的新厂落成并举行开业庆典,这是世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杨振南当时曾说,新厂落成,世海人的梦实现了,世海人也拥有了自己的家。据了解,世海新厂占地面积73亩,紧临沿海高速,交通便利。新厂配备国内领先的对虾饲料生产线6条,膨化料生产线3条,年生产能力为20万吨,目前是中国特种水产饲料单一工厂产能、单一销量最大企业。

    2010年,世海公司销售膨化鱼料及虾料9万多吨,销售额6亿多人民币,利税创历史新高。据内部人士透露,2010年世海至少盈利3000万元人民币。2011年2月15日,杨振南将历经辛苦好不容易建立的“新家”,以4000万欧元(包含世海的负债)的价格出售给荷兰泰高国际集团。此时,距离杨振南创立世海已有9年,这又是为什么呢?

    精力难支 无人接手

    “主要是身体越来越差,精力不济,而又没有接班人。”杨振南告诉记者,多年前他曾暗下决心,学习王石,45岁放下“权力”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他说,自己今年已经48岁,时常感到精力不济,容易忘事。

    “我最喜欢高尔夫球,我有3套球棒,但这10年来没打过一场球,只是偶尔挥几下球杆过过瘾。”记者看到一个黑色的高尔夫球杆套放在办公室的角落,蒙上了一层浮尘。“我感觉再支撑下去对股东、对员工、对家庭都不负责任。”杨振南说:“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将是有命赚钱没命花钱。”

    那为何不把世海传给下一代呢?一提到这个问题,杨振南叹了口气:“他们接不了,也不愿意接,我也不大希望他们继续经受我们这批人的苦。”饲料业竞争十分激烈,赊销的风险又大,作为企业老总,承受的压力不一般,如今年青一代不愿接过父辈的事业。

    后辈不愿接管世海,而在众股东中也没有人愿意出来“扛大旗”。“他们(股东)都50多岁了,精力也跟不上。”杨振南说,原先考虑将饲料厂的管理完全交给职业经理人负责,但各股东对此持有不同意见而作罢。“都不愿意管,这是我们出让股份的初衷。”

    “并购后世海会发展更快”

    当记者问起股东及股份构成时,杨振南以非上市公司为由不愿透露股东及股份构成,其从中得利也无从知晓。杨振南表示,出让股份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世海的发展,世海要发展,必须在粤东、粤西、华东、北方(河北、天津)等地建新厂房,让企业贴近当地市场,生产适应当地养殖品种、特性的饲料,同时也可节省运输成本。

    杨振南说,根据现在的市场需求分析,2012年世海新厂房又将满负荷生产,急需新建其他的厂房。他表示,在水产饲料行业,通威、海大是上市公司,恒兴、粤海是特种水产饲料先行者,无论是从资金筹集还是到市场布局,四大水产饲料巨头都是集团作战,竞争力十分强。

    杨振南认为,在现有的情况下,世海想赶超四大水产巨头会有一定困难与压力,特别是由于缺乏资金发展受限。他觉得,荷兰泰高是世界一流饲料企业,资金、研发技术等雄厚力量,相信世海品牌在泰高管理下能快速发展,鱼、虾料市场份额肯定能上一个新台阶,并有可能做到第一。

    而将世海100%的股权出让,杨振南表示,这也是为了让世海实现更快发展。他说,纵观国内的饲料企业并构,都要经历数次内部及外部并购整合,最终才是某一企业成为绝对控股。中国人与外国人从语言、文化、愿景、认知有较大分歧,为了避免因这些差异而影响企业,股东们一致同意100%转让股份给泰高。

    而当记者问起,从老板变为职业经理人后,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什么影响时,杨振南表示,自己还未做过职业经理人,至少在并购全部完成之前,仍然是老板身份,很难谈出什么感想。

    “增线扩产是正常行为”

    在泰高收购世海的消息公布之后,业内对此议论纷纷。其中不少人认为世海于2010年新建厂房上了9条生产线扩大数倍产能,很有可能是为了在这次收购,以期增加谈判筹码,卖高价获利。

    对此,杨振南强调:“这是外人的猜测,他们根本不了解世海的情况。”他介绍,金银来原厂房有虾料生产线2条,世海原厂房有虾料生产线2条,膨化料生产线2条,共计6条生产线,新厂房有虾料生产线6条,膨化料生产线3条(2010年上马2条,今年初再上马1条),产能不存在扩大数倍之说。

    他还表示,随着世海的发展,市场逐步扩大,原厂房的4条虾料生产线已不够用。而原厂房的2条膨化料(4吨/时)由于产量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通过代加工来解决市场缺口。

    他指出,2010年在新建厂房增加的2条虾料生产线,扩大产能后仅可缓解未来两三年内饲料供应。而新增的2条膨化料生产线(一条4吨/时,一条10吨/时)虽能扩大产能,但水产饲料淡旺季非常明显,工厂产能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70%-80%,在高峰期仍出现抢料、缺料现象。为此,世海今年初将未上马的另一条膨化料(10吨/时)安装调试好,力争能满足市场。

    根据营销团队反馈信息及市场发展趋势看,杨振南预计,到了2012年,现有膨化料生产线肯定无法满足市场,还必须增加生产线。扩增生产线完全符合世海的发展需求,而并不是为了并构。“若将此问题请教海大薛董或粤海郑董,我相信他们的答案应与我相同。”

    此次收购,无论是外还是及世海内部员工,多数人对此事感到十分震惊,而有的世海员工情绪甚至有些低落,“跟了老板那么久,突然卖了厂,感觉被抛弃了。”

    对此杨振南颇感无奈。他说,泰高世海双方开始接触洽谈收购事宜始于2009年年底,由于泰高方面强调此次收购需保密,因此收购事宜除了股东,世海其他工作人员都不知情,连总经理也不例外。他说,泰高在3年前开始关注世海公司发展,但一直到了2009年底开始商谈并购可行性。

    “谈判中间因为收购价格问题曾出现大分歧,但双方最终还是协商好了。”至于外界所传美国嘉吉公司曾参与并购世海的说法,杨振南表示,世海从未与嘉吉公司讨论过相关事宜,世海和嘉吉仅仅是生意关系。

    会继续留任世海

    “目前收购还不算正是完成,还在等待中国商务部批准,我们现在还没收到泰高的一分钱,所以说现在世海还是原来的世海。”杨振南说,相关的批文下达应在半年之后。

    杨振南说,等泰高正式完成收购后,他仍会留在世海,负责全面管理工作。“我留下来管理世海,世海原核心管理层保持不变,这也是泰高方面在这次收购中的要求。”杨振南说,这样一来减少泰高集团并购后所产生的“水土不服”,而且世海毕竟是 “亲生儿子”,奋斗多年创下的基业,他不希望有任何闪失,其次他也要对员工、客户负责,不能因股东的变更而造成影响。

    至于将来世海将来的发展,杨振南十分乐观。他告诉记者,在收购世海前,泰高方面都对世海做了详细的调查。

    在华南地区,珠三角是中国特种水产(主要指鲈鱼、生鱼、南美白对虾等品种)养殖重点区域,而世海公司座落在珠三角南端,西边是养殖重点区域江门市,北边是生鱼、蛙、南美白的养殖重点区域——中山市与佛山市,所在地斗门更是珠三角乃至全国最大的海鲈鱼养殖区,世海占有良好的地理位置。

    杨振南介绍,世海公司多年来一直与中山大学等院校保持科研合作,自己也建立水产动物研究中心,还有几百亩中试塘研发基地,产品市场定位准确。南美白对虾过去依赖出口,现在在拉动内需的刺激下,需求量逐年增加。他认为,世海拥有一流的厂房、一流的生产设备、一流的管理团队和员工,厂房又能贴近市场,发展优势明显。

    他表示,外资企业很重视法律依据、人文,更关注企业成长与行业发展。泰高在全球十几个国家有企业,信息、资源、资本等平台大,能为企业、员工提供国际化发展平台。尽管外资受语言、文化等制约,初期沟通交流受到影响,但杨振南表示并不担心。他说,泰高与其他外企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善用并购后人员,基本保留并购企业人员、经营理念、薪酬福利等不变,并为原有人员提供培训、晋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