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涨价脆肉鲩难养 买方市场竞争激烈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0-11-04
     10月中旬,记者在中山了解到,今年10月,脆肉鲩的价格大概在8.6元/斤左右。按理说,这个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有所提高,养殖户们应该欣喜才对。然而,记者看到的情况是,多数养殖户存鱼惜售,而鱼中却收不到鱼。究其原因,东升镇太平村的养殖户老梁道出了其中缘由:“塘租、饲料、蚕豆,包括人工都在涨价,8.6元/斤我们是没得赚的。”

    “我们的脆肉鲩是上过报纸、上过电视的。”一提到东升脆肉鲩,人们都透着些许自豪。2007年,东升镇推出了首届中山(东升)脆肉鲩美食节,“东裕牌”脆肉鲩在全国打响了名号,东升脆肉鲩也成了许多人眼中的“明星鱼”,但几年时间过去,脆肉鲩养殖利润逐步缩水,这条“明星鱼”碰到了新问题。

    饲料涨价鱼难养

      脆肉鲩之所以与普通草鱼不同,就在于其养殖期间有一段时间是用蚕豆投喂,以改变其肉质,具有肉质软滑、爽脆的特点。脆肉鲩一般2-3月份投苗,年底出鱼,期间7月初-9月底为投喂蚕豆的脆化期。

      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自今年3月以来,蚕豆价格从1.2-1.3元/斤上升到了1.7-1.8元/斤,按照养殖户经过多年的养殖经验总结,要想达到较好的脆化程度,蚕豆的饵料系数要达到6.0左右,即每长1斤的鱼,就要喂6斤左右的蚕豆,这一算来,长1斤鱼,单单蚕豆的成本就升高了3元,还没有算今年饲料、塘租涨价的成本。

    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蚕豆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水灾等天气导致蚕豆减产失收,供不应求,“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故意在抬高蚕豆的价格。”按脆肉鲩亩产800来斤算,养一口10亩塘仅蚕豆成本就增加超过24000元。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中山养殖脆肉鲩16742亩,其中东升镇占了10240亩。由于蚕豆价格上涨,很多养殖户推迟开始喂蚕豆的时间,并提前捉鱼上市。

    买方市场竞争烈

     养殖成本上升,但养殖户无法提价。冯少满在板芙镇养殖了近400亩脆肉鲩,分为25口塘,占了板芙镇500多亩脆肉鲩养殖面积的七成。半年多来,卖鱼塘头价都保持在9.5元/斤左右,冯少满一直不敢提价,担心自己一提价,鱼中就不来收了。

    养脆肉鲩难赚钱,有养殖户提出,利益是不是被鱼中在流通环节中占去了?而在记者采访中,鱼中们也表达了类似的苦衷,“如果提高了收购价,我势必要提高自己的卖价,下游销售商就会找别的鱼中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东升镇某村凭借养殖脆肉鲩“一年摘掉贫困帽子”的奇迹,由于养殖效益稳定,脆肉鲩养殖面积一直在增加,特别是2006年东升镇被评为“中国脆肉鲩之乡”以后,当年养殖面积就增加了1/3,养殖人数多了将近一半。目前,脆肉鲩的流通还是按照“养殖户—鱼中—批发市场—销售终端”的格局,除了养殖成本高涨外,养殖量的增加也大大降低了这一“明星鱼”的身价。

    有鱼中向记者表示,现在脆肉鲩属于买方市场,养殖量多了,做流通的人也多,各个鱼中都不敢提高价格,毕竟这是一个针对酒楼等有限市场的品种,谁收鱼的价格高了,势必会被下家舍弃。“就算能够把终端的价格也提高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现在水产品种类那么多,脆肉鲩如果一贵再贵的话,还有多少人会吃呢?”

    开拓销售找出路

     在淡水鱼类中,脆肉鲩是比较特殊的,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地和产量有限,消费市场也主要存在于酒楼市肆。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升当地有五位销售量最大的鱼中,这五人所销售的脆肉鲩占到总销量的70%-80%。

    关铨广是这五位鱼中之一,他告诉记者,现在脆肉鲩销售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随着从事养殖和流通的人增多,养殖户和鱼中都不敢轻易提高价格;而这几位营销渠道甚广的大鱼中,又不能看着养殖户因赚不到钱而流失。于是只能自己承包鱼塘,少的几百亩,多则上千亩,在鱼价低的时候把鱼放在塘中暂养,等到价格好的时候再从自己的塘中出鱼。还有不少鱼中给养殖户免费提供种苗和饲料,等卖鱼后再扣除回来。

    “即便到年底,升到了10元/斤,也不是很好。”老梁说,卖10元/斤,利润也就1元/斤左右,而且经过了一年养殖时间,“还不如去养虾,风险固然大,但几个月时间就是一造。”

    “现在中山养殖脆肉鲩面积不到2万亩,假设有一天达到10万亩,那脆肉鲩肯定一文不值了。”关铨广说。“效益高—养殖增加—身价贬值”,这个演变过程出现了无数次,脆肉鲩这条曾经的“明星鱼”现在也在重复这条轨迹。因追求利润而带来的养殖面积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随之而来就是价格下降。

    即便是2002年,东升镇注册了“东裕牌”脆肉鲩的商标,市场上大量的同类商品也必定会拉低这个品牌的含金量。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着重开拓脆肉鲩的销售地域,或者可以解决这条“明星鱼”的新问题,从去年开始,脆肉鲩在广东省外的销量首次超过省内销量,占到了2/3的比例,甚至远销到海外市场,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