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病菌”来了,畜禽养殖怎么办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0-10-19
    2010年8月,英国媒体爆出:研究者已经发现一种“超级病菌”,它可以让致病细菌变得无比强大,抵御几乎所有抗生素。目前,这种“超级病菌”已经从南亚传入英国,并很可能向全球蔓延。消息传出,一时震惊全球。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畜牧兽医战线的基层工作者,联想到近几年不断出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A型口蹄疫”等疫情以及畜禽养殖大量使用抗生素的现实,我们不禁要问:“超级病菌”来了,畜禽养殖怎么办?

    一、滥用抗生素导致一系列后患和潜在危险

    在过去的50多年中,人类的防病观念和防病战略一味地强调“抑制或杀灭有害微生物”。在畜禽或水产养殖中,大量和长期使用抗生素防病保健和提高动物的生产效率,以至于出现目前抗生素滥用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患和潜在危险。①抗生素在畜禽产品肉、蛋、奶、毛、皮中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如产生“三致”、过敏,甚至产生人类目前的科学水平还未能了解的疾病或潜在危害。②导致畜禽体内外的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或抗药性,药效降低,用药量不断增加,使养殖成本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药物残留更为严重,形成恶性循环。③畜禽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后,在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杀灭了动物体内正常的有益的微生物菌群,使机体正常微生态体系(医学界称之为“新的生理系统”)失衡,造成动物内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④使畜禽对抗生素产生依赖,抑制动物免疫系统的生长发育或降低了动物的免疫功能,使抗病能力下降。

    二、动物微生态系统具有生物防治和营养的重要作用

    在猪、家禽、兔等单胃动物的消化道中寄居着大量的活细菌。微生态系统发挥着一系列重要的作用:①胃肠菌群促进胃肠黏膜细胞的发育和成熟(解剖修饰作用)。②肠黏膜菌群的屏障作用。③口服耐受性和激活免疫系统,促进免疫细胞成熟,包括B细胞、T细胞、M细胞及吞噬细胞、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产溶菌酶细胞等。④产生多种消化酶,促进营养消化、吸收和代谢,包括对蛋白质或氮素、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黏液代谢等。⑤胃肠菌群产生迁移传动复合物(migratingmotorcomplexes,MMC),刺激肠蠕动。⑥代谢产酸,酸化肠道环境,活化酶系统和抑制偏碱性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动物的微生态系统就是通过上述多种作用,最终产生抑制有害菌群,增强免疫功能,防治疾病,提高饲料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转化效率,促进动物产品(肉、蛋、奶、毛、皮等)的形成和品质改善。

    三、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改善动物微生态系统而成为替代抗生素类添加剂的主力军

    为了克服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剂带来的种种弊端,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努力寻求和开发无毒副作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而微生态制剂通过对动物微生态系统的改善而发挥了防病保健、营养的重要作用,正以其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优点逐步成为替代抗生素类添加剂的主力军。

    四、微生态制剂的科学合理使用及注意问题

    微生态制剂具有无毒副作用、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可替代抗生素等优点。但由于存在菌种的筛选、活菌数、菌种的失活、杂菌含量的多少、使用条件等问题而导致微生态制剂活性降低,使用效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差或时好时坏等。因此在养殖生产或饲料生产中为了确保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效果,要正确选择高品质的微生态制剂,了解其特性,掌握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才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微生态制剂功效和优越性。

    1、针对不同的畜禽和不同生长阶段,正确选择微生态制剂

    因正常菌群在动物消化道内定植是通过细菌的粘附作用完成的,这种粘附作用具有种属特性,对某一类动物的消化道上皮表现出较强的粘附性,而对其它动物可能表现出低粘附性或不粘附性。如防治1~7日龄仔猪腹泻首选植物乳酸菌、乳酸片球菌、粪链球菌等产酸的制剂;而促进仔猪生长发育、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则选用双歧杆菌等菌株。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制剂,预防动物常见疾病主要选用乳酸菌、片球菌、双歧杆菌等产乳酸类的细菌,效果会更好;促进动物快速生长、提高饲料效率,则可选用以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如果以改善养殖环境为主要目的,应从以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以及芽孢杆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中去选择。

    2、应优先选用微胶囊微生态制剂。微胶囊化技术或包衣技术可有效提高微生态制剂的稳定性和活力,应优先选择。

    3、掌握正确的活菌浓度和使用剂量

    微生态制剂的功效是通过有益微生物在动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理活动来实现的。其最终效果同动物食入活菌的数量密切相关。若数量不够,在体内不能形成优势菌群,难以起到益生作用。德国学者认为,仔猪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其含菌量应达到2×105~5×105个/g;育肥猪饲料中每克加入106个芽孢杆菌,粪中大肠杆菌减少35%,每天添加0.5~0.6g微生态制剂方可起到治疗效果。而乳酸杆菌因制剂不同而有差异,其数量不少于107个/g,每日添加0.1~3g,一般添加量为0.02%~0.2%。若将微生态制剂添加于饲料中,其目标活菌不应低于109个/kg。

    4、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的配合应用

    由于微生态制剂是活菌制剂,而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因此,一般情况下,在畜禽饲料中不可同时应用,若同时应用时,微生态制剂的功效将大大减弱。但我们仍可以巧妙地利用某些抗生素,如当肠道中存在较多的病原体,而微生态制剂又不能取代肠道微生物时,会降低其抵抗力,或使用某些微生态制剂补充特定的正常菌时,对过盛的种群,可利用窄谱抗生素予以控制。对于肠道菌群紊乱或菌群调整不奏效的病例,可在用抗生素后用微生态制剂,即先选用肠道不吸收的针对性较强的广谱抗生素如新霉素、卡那霉素、制霉菌素口服杀灭或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繁殖,控制疾病的蔓延。但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也遭到破坏,此时应及时引入微生态制剂,通过其益生作用,使其紊乱的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对于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的结合使用效果并不能一概而论,两者联合使用时应考虑组成微生态制剂的每个种菌对特定抗生素的敏感性、动物品种及年龄等的影响。只有根据微生态制剂的菌种组合及特性以及抗生素的种类和作用对象进行合理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结果。

    5、使用时间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以使用,但不同的生长时期其作用效果不尽相同。一般在动物幼龄阶段,体内微生态平衡尚未完全建立,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此时引入益生菌,可较快地进入体内,占据附着点,效果最佳。如新生反刍动物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增加不仅可以促进宿主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而且有助于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害肠道。另外在断奶、运输、饲料转变、天气突变和饲养环境恶劣等应激条件下,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用微生态制剂对形成优势种群极为有利,因此,把握益生菌的应用时机,尽早并长期饲喂,使其益生菌的功能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