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病疫情已被遏制,四川生猪产业雄风再起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0-08-20
    四川局部地区生猪高热病疫情在前段时间曾经规模性爆发,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7月中旬,海内外媒体纷纷转载了这一消息。近日,鲲鹏社记者再次深入四川采访,亲历了四川省畜牧兽医防疫部门和当地政府铁腕整治的决心和举措,感受到了市民放心吃肉的喜悦。

    位于中国西南的四川省,一直坐拥 “天府之国”的美誉,粮食和生猪则是这个天府之国的两张熠熠生辉的名片。在今年遭遇生猪高热病疫情规模性爆发期间,四川人民像战胜“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战役一样,对罕见的疫情发起了“围追堵截”的攻势,及时、迅速、有效地遏制了高热病疫情的蔓延,使得川猪生产再次回复到良性发展的格局。这当中传递出的信息是:在涉及民生和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四川是果敢坚毅极其负责的。

    当地村民曾经 1个月不敢“打牙祭” , 如今放心吃猪肉

    7 月初,市民杜品超曾经致信夹江县长信箱:夹江现在的死猪闹的人心惶惶,为什么不见任何有关死猪的报道?请县长尽快给夹江人民一个说法,我们希望舆论加与关怀,这是关系千万家庭生活的大事。夹江县一位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在网上曾经发帖称:从学校回来后就看到家乡随处病猪的惨况,我们已经一个多月不敢吃猪肉了,河里的死猪臭死了,没什么事情我们都不想出去。

    夹江县“书记县长信箱”庚急作出了回复:今年6月以来,由于正值高温高湿季节、气候变化异常,蚊子大量孳生繁殖,加之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部分养殖户管理粗放、防疫意识淡薄、消毒不严,导致部分乡镇的生猪有发病和死亡现象。县畜牧局发现生猪有发病和死亡异常现象后,迅速派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根据临床诊断和患病猪只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初步证实为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圆环病毒、附红体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由于是多种病毒混合感染,治疗过程中病程较长(20-30天),恢复较慢,但还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如果畜主治疗用药和护理不当,极易造成死亡。农民朋友不要惊慌,治疗患病猪只时,要在当地畜牧兽医站的指导下进行。我县政府高度重视,已召开多次防控会议,积极安排部署,落实防控目标,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免疫,构筑免疫屏障;二是全面开展消毒灭源,切断传播途径;三是加强检疫,防止患病生猪流动和进入流通渠道;四是加强了对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控制了病原的传播。目前,我县生猪患病的异常情况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农民朋友可以在当地畜牧兽医站的指导下饲养生猪。

    夹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友军在接受鲲鹏社记者采访时十分坦然地说:目前疫情已经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市民可以放心地吃猪肉。记者在夹江县夜市最繁华的街道,随处可见市民餐桌上摆满了猪肉腌腊熟食制品,掺和着啤酒白酒红酒的猜拳划令的欢笑声三五成群地舒而美食。

    气候异常变化是诱发疫情的“导火线”

    四川省畜牧局人士分析说:近年来猪越来越不好养,疾病越来越多,给猪场带来很大的损失。很多猪场药没少用但是效果一般。就其猪场疾病越来越难控制的原因是主要有以下几点:规模养猪的病原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规模猪场的猪病以细菌病为主,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效果比较显著,除猪瘟和口蹄疫外其他病毒病只是个别发生。但近几年来,牲畜疾病的发生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病毒很快成了传染病的主体,特别是免疫抑制性病毒病的出现意味着猪病模式的显著改变。免疫抑制性病毒如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和圆环病毒等。这些病毒除了自身能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外,更为严重的是它们能允许其他病原主要是细菌,产生新的疫病或是增加现有疫病的危害。但是,这在四川省各级畜牧兽防部门严密的防控措施下都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针对前段时间,川内部分区县出现生猪发病死亡现象,发病数和死亡数较往年同期有所上升。经省、市专家组诊断,该病系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圆环病毒、附红体、猪链球菌、巴氏杆菌等多种病原混合或单独感染引起的,发病的主要诱因是气候变化异常。今年以来,四川气候变化异常,忽冷忽热,动物机体难以有效调节。当然也存在一些农户养殖方式粗放,有的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旦遇到病毒侵袭,就会难以抵御而发病。根据部、省专家预测,按照动物疫病流行性规律和特点,今年很有可能是动物疫病突发期,受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动物临床呈现出混合感染、多种疫病并发的症状。加之前段时间生猪行情不理想,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养猪农户部分亏损,影响了个别养殖户养殖、防疫和对发病猪只的治疗积极性。这并不在整体上影响四川生猪产业的发展以及猪肉食品的安全。

    严密的防控措施才是遏制疫情蔓延的“关键词”

    夹江县畜牧局杨兴钱局长向鲲鹏通讯社介绍:县委、县政府始终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列为关系养殖业健康发展,关系公共卫生安全的重中之重。每年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列入党政目标考核下达各乡镇,贯彻“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做到四季防疫“县不漏乡(镇),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针”。今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县人大对全县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督查。5月27日,专门审议了县政府贯彻《动物防疫法》执行情况。6月28日、7月5日县政府专门召开乡镇长会议安排部署防疫工作。县政府总计安排防控经费42.5万元,专项用于各乡镇无害化处置费用和购买消毒药等费用。县政府督查室不定期督查各乡镇落实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置情况,实行责任追究,确保落实。县畜牧局组织了3期技术培训,成立了技术督查组,对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开展免疫及产品检疫工作督查。全县各村配备了1—2名村级防疫员(全县共247名),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反馈。形成了县、乡(镇)、村、社疫情防控网络和长效工作机制。在生猪高热病发生初期,县里就专门召开了全县乡镇主要领导会议部署落实各乡镇动物防检疫工作和无主死畜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县畜牧局于6月18日、21日举办了2期检疫员培训班,强调和培训了检疫技术和检疫规程,全县110余名检疫员参训。6月25日举办了1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对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和业务技术骨干、兽医服务协会技术骨干和村级防疫员共90余人进行了防控知识培训。省、市畜牧部门还派出技术专家到夹江指导开展动物免疫工作,强化了畜禽调运、销售、屠宰等流通环节监管。严禁宰杀病、死猪,杜绝病、死生猪产品流向市场,县境内的各个动物公路检疫检查站全天24小时值班,对所有进出动物运输车辆的严格消毒及所载动物的严格检疫。

    夹江县境内河流、沟渠纵横,发源于横断山脉的青衣江是该县最大的河流。为此,夹江县实行了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属地管理制度。明确了由各乡镇政府牵头,根据各乡镇具体情况,由乡镇主要领导牵头亲自抓,分管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组成专业处置队,并将责任落实到村社,开展乡镇辖区内的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做到发现一头当即无害化处理一头。同时,针对河流上游漂浮来的无主死畜,成立巡查组,每天24小时沿江、沿河、沿路开展巡逻,及时无害化处置。部分乡镇甚至还实行有奖举报,配合县政府督查室不定期督查。在处理属于政策性保险的生猪死亡时,县上要求畜主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保险公司才予以赔付。与此同时,县上还对全县各村社配发了消毒药,要求村社干部切实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做到全面覆盖,全面彻底消毒。

    针对广大群众对当前生猪疫病和猪肉质量安全的关注,县畜牧局专门编印了宣传资料近数万份宣传资料免费发放给村民群众,提高他们猪病可防、可控、可治的认识,对病死猪只严格实行“五不一处理”制度(即不食用、不丢弃、不转运、不贩卖、不屠宰病死猪,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夹江广播电视台还制作了专题片,反复播放,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当前生猪疫病,了解全县疫情防控措施和成效,动员群众积极关心支持全县生猪防疫工作。

    在畜产品入市方面严格实行“四把关”:一是畜牧部门严格按照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规程,开展检疫工作,确保了上市猪肉健康安全。二是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经营监管,对上市猪肉严格查验。三是商务、畜牧等部门对定点屠宰场加强监管。四是质监和药监部门强化对畜产品加工环节的监督,杜绝了病死畜产品上市。

    在粮猪安天下的四川,畜牧业是依旧是广袤农村的支柱产业

    2009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就曾经以【川府发〔2009〕14号】如此靠前的文件《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执导四川生猪产业“大戏”。省内各州、市(县)相继配套出台了科学发展生猪产业的政策措施。夹江县就以此制定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经济发展全局,以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为抓手,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坚持区域布局优势化、推进农户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坚持特色园区标准化、合理布局建设健康养殖小区;坚持品牌经营产业化、管理服务信息化的原则,深入实施精品畜牧业跨越工程,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和畜产品精深加工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畜牧业产品、质量、管理、规模全面升级,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大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工作指导意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载文称:四川各地争先恐后的出台发展生猪等畜牧产业的刚性文件,促成了各路资本趋之若鸷。著名的投行高盛也进入养殖,CEO丁磊也进入养猪,就连中粮集团也注资百亿投资到成都、云南等西部地区,染指生猪养殖行业。四川省畜牧局一位官员透露:“在资金、政策、土地等多个方面的支持下,大量的资本都涌进来了”。今年4月,国家加大了调控力度,针对四川等养殖生猪大省的地区启动了调控计划,截至2010年6月8日第四批中央冻猪肉收储在川启动。

    四川:支持公众媒体进行客观、真实、合法的舆论监督和宣传

    在四川生猪“高热病”疫情发生后,公众利用网络传媒发贴表示质疑,不少市民直接打电话向当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夹江县委宣传部的官员介绍说:尽管某些媒体在做报道时也曾有失客观,但是,给夹江乃至整个川猪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积极的推动和促进。其结果“一石数鸟,皆大欢喜”,既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有效地遏制了疫情,又促进了四川畜牧业更好更快地加强疾病的防控,还巩固了全川畜牧产业的良性发展势头。尤其是稳定民心、改善民生、真实了解社情民意,切实有效地转变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方面,是一个鲜活的“教材”。

    夹江地处四川盆地中部,西傍峨眉山,南临乐山大佛,北接眉山三苏故里,与眉山形成的眉夹平原为四川第二大平原,享有 “青衣绝佳处”之美称。夹江属成都经济圈,早在2004年就被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西部瓷都”称号;2007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为27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2008年汶川地震后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为51个重点受灾县之一;2009年,被列入全省10个中小企业发展基地县之一。

    夹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夹江竹纸闻名遐迩,竹纸制作技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正由文化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打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有林竹20万亩,林海层层,一碧万倾,为纸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始于唐初的手工造纸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曾被康熙、乾隆皇帝御点为“贡纸”、“文闱卷纸”;抗战期间,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曾两度来夹与造纸户共同研制出了蜚声中外画坛的“纸中上乘佳品”——大千书画纸,使夹江国画纸与安徽宣纸齐名。夹江茶文化积淀丰富,乾隆年间界牌镇依凤山的茶曾钦定为“贡茶”。几年前天福观光茶园落户夹江,集茶叶种植、加工、旅游观光、茶博物馆、茶艺表演、茶食品为一体,展示了夹江茶文化的精髓。

    夹江交通便利,全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夹江城区距省会成都仅1个小时车程,距乐山30公里、雅安100公里、峨眉山18公里,是成乐高速公路之要塞、扼成昆铁路之咽喉、得青衣江水道之便利,是成都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乐山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境内拥有成昆铁路至攀枝花沿线最大的集装箱货站、全省唯一的县级铁路二类口岸和海关商检监管点。被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高度赞赏的夹江建陶产业,其集群发展的模式被称之为“夹江现象”。目前,陶瓷业有中国驰名陶瓷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16个、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5个,陶瓷及配套产业对全县税收的贡献率达60%。2009年,全县陶瓷产业集群实现产值85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00亿元。

    夹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友军在接受鲲鹏社记者采访时非常诚恳地说:夹江正行走在一条集“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劳务经济、富民经济”为一体的富民强县的道路上,35万夹江人民诚邀海内外有识之士关注夹江、支持夹江、投资开发夹江,欢迎各方朋友作客夹江,支持公众媒体对夹江进行客观、真实、合法的舆论监督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