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下的乳制品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0-07-26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于2010年3月26日由卫生部批准公布,6月,至今已一月有余。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卫生部牵头会同各相关部门,利用一年多时间,对以往的160多项乳品标准进行了清理整合完善,统一为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包括乳品产品标准15项(包括生乳、婴儿配方食品、乳制品等)、生产规范标准2项和检验方法标准49项。

    在三聚氰胺这一波及整个中国乳业的事件影响下,中国乳业获得了短暂的和平。然而随着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下称“新国标”)的出台,伴随中国乳业成长的各个利益阵营的争斗再次露出了苗头。

    新“国标”出台

    在生乳标准中,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报道称系“历史新低”,乳品“新国标”被指倒退25年。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说,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实际。

    虽然在7月6日,联合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设定的一项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含量的新标准,借鉴了中国政府2008年临时对三聚氰胺进行限量值的标准,但显然,联合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不是为了帮助中国有关部委解围的。

    对于公众关注的乳品安全及乳品“新国标”问题,专家近日表示,目前我国乳品行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乳品质量能够让消费者放心。

    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主任于小冬于7月18日在杭州召开的贝因美新厂落成仪式表示,近期重现的问题乳制品是个别现象。

    “自2008年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发生以来,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监管力度,目前乳品企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比两年前有了大幅提高,整个行业正向高科技、集约化发展”,于小冬说。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刘美菊表示,乳品行业是良心行业,三聚氰胺超标奶粉问题对整个行业的影响至今尚未消除,但绝大部分乳品企业已经重塑社会责任感,乳品行业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也表示高度重视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工作。自2009年初,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2年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农业部牵头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各级畜牧饲料管理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2008年饲料整治和奶站整顿的基础上,深入推进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专家认为,刚刚出台的乳品“新国标”从表面上看是降低了部分标准,但国家标准只是产品出厂的基准线,大多数乳品企业会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自身标准。在不断的竞争发展过程中,乳品企业的标准要求在不断提高。

    乳品行业的产业链长,具有特殊性。从上游的奶牛养殖场到下游的消费者,要求生产者在每一个环节都能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约2000万名,乳品产业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一环,企业必须以规范的生产对消费者负责。

    国外奶粉进口量暴增

    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张书义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乳制品市场的持续增长及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乳制品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大幅度增长。尤其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不信任,也使孟加拉国、文莱、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坦桑尼亚、越南和菲律宾等许多国家限制进口我国乳制品。加上国家金融危机造成的国家乳品价格暴跌,欧盟、新西兰、美国等主要产奶区大力推销其乳制品,使得我国奶粉等乳制品的进口增幅显著增加。

    从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至2008年12月,我国奶粉进口量突破2万吨,进入2009年进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据报道,2009年1月至11月,我国乳制品进口量达到19.5万吨,相当于2005年的2倍,约占同期全国总产量的15%左右。

    过去,国产奶粉一直占据国内主要市场,进口奶粉主要在中高端市场扮演主角,而目前由于国际奶粉市场价格不断回落,国内外奶粉价格倒挂,大量食品企业将原本属于国产奶粉的订单转向洋奶粉。可以预测,进口奶粉还会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内奶业造成极大影响。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还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应对措施。只要我们认真解决阻碍我国奶业发展的5个“深层次原因”,不是去说,而是去做,只要认真做到,就会取得民族奶业发展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