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猪肉供应链结构重组将对国际竞争者产生巨大影响
荷兰合作银行的国际业务近年来发展越来越快。对食品与农业领域进行专业研究的潘晨军告诉记者,虽然中国生产和消费的猪肉总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但在农村地区,猪肉消费量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这表明农村地区猪肉消费市场可以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农村市场不同,在城市,食品安全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安全肉市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而不是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虽然中国的猪肉产业仍然较为分散,但猪肉产业的发展趋势已转向商业化和一体化以适应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而且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正在发生变化。
首先,中国的养猪业结构已经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增加。诸多因素都使得散养的竞争力弱于生猪的专业化生产。特别是在中国发达地区,大型农场以及养猪专业户正逐渐显示其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养猪专业户和商业农场为屠宰商定向提供生猪。屠宰商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正从现货市场向有协作的产业链发展。
同时,近年来,屠宰加工产业已经进行了产业的整合。现在,屠宰加工已过渡到定点屠宰制度,而进一步整合的空间仍然很大。散养户的逐步退出将为规模较大的屠宰商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是因为小型个体的屠宰户主要依赖散养户提供生猪来源。潘晨军预计,我国屠宰场的数量在未来三年内将进一步减少30%。
“作为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猪肉贸易并不十分活跃。未来的中国将继续保持猪肉供应自给自足,并不大可能成为一个大的猪肉进口国。”潘晨军认为,中国消费者对新鲜肉类的偏爱使得冷冻猪肉的进口受到一定抑制,今后国内可能会增加饲料谷类的进口量而不是猪肉的进口量,并继续鼓励生猪生产。
荷兰合作银行的这份研究报告提出,中国猪肉产业目前所进行的结构改革将对众多国际竞争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先进技术、农场管理和食品安全的需求将为国际竞争者们创造大量的市场机会。中国政府侧重于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食品的安全、品种的改良和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是仅仅侧重于单方面地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工业化。在贸易方面,研究报告认为肉类副产品、高端产品和种畜存在进口潜力。中国蓬勃发展的财富阶层正在创造一个崛起的高端消费市场。虽然这只是一个特定的市场,但是它正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也将为猪肉出口国出口西式肉制品到中国提供机会。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发展畜牧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粮食资源。因此,中国会继续大量进口大豆和豆粕,以弥补国内市场日益扩大的差距,并在未来几年成为一个玉米净进口国。
一周热点
- 2019-08-30中央下发铁令!19年限养令、禁养令撤销!19年玉米生产者补贴确定,即将下发!
- 2018-08-05智慧养猪驱动 ——首届中国智慧养猪产业实践峰会在京召开
- 2018-03-27双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宝”掀起抢购狂潮:仅发布会当天销售突破5000吨!
- 2017-10-11双胞胎集团9月份销量再创新高,突破86万吨!
- 2018-04-092018饲料工业展览会展商名录
- 2018-10-26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关于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2项团体标准的通知
- 2015-11-02双胞胎集团推出“三胞胎”直销大猪场
- 2018-03-08全国猪场大咖将齐聚三亚与双胞胎集团共谋猪事
- 2017-11-20年销量突破900万吨,双胞胎再现王者风采!
- 2019-03-26来2019河北饲料峰会 见证行业发展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