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良种化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前提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0-01-14
    近年来,我国肉牛业不断发展,无论是在生产力、育种及加工工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不可忽略的是,我国肉牛业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才能抓住当前肉牛业的发展机遇,依靠科技进步,开展科学养牛,改良肉牛品种,促进加工工艺的优化,丰富牛肉产品的多样性,提高牛肉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情况,推动肉牛产业化快速、持续地发展是当前养牛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能力的提升,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肉食消费上看,改革开放前我国人均肉类拥有量每年仅8.9千克,其中猪肉占90%以上。而到了2006年,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达到61.3千克 ,肉食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猪肉占68.5%,牛羊肉占12.3%,禽肉占18.1%,并且在养牛业发达的山东省、河南省,牛羊肉所占的比例已达到18%。由于牛羊等草食家畜能大量利用秸秆和野生青绿饲料等粗饲料,而牛羊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全面更适合人体营养需要,所以有人估计,到下个世纪,我国肉食结构将逐步向三三制(猪肉、牛羊肉、禽肉各占1/3)过渡,使人们的肉食结构更趋合理,牛羊肉的消费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肉牛业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和潜力。近些年虽然我国肉牛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看到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国目前的肉牛业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肉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生产水平低 2005年,我国黄牛存栏量为1亿多头,年产肉量只有711.5万吨,而美国牛存栏量尚不足1亿头,年产肉量为1131万吨,是我国的1.6倍。其原因,除了我国黄牛出栏率低外,主要是由于胴体重低的原因。2005年,世界肉牛平均胴体重为200.7千克,日本为406.5千克,美国为331.7千克,我国只有135.2千克,可见差距之大。

    饲养规模小 目前我国肉牛业的生产现状是以农区、山区农户分散饲养为主,占全国养牛的80%,小规模饲养和中等规模育肥场肥育为辅;以地方品种生产为主,杂交改良生产为辅;以副业为主,以产业为辅;中大规模饲养很少。一般每户饲养都是三五头,多的也只有十几头或几十头。尽管有些地区也发展了一些专业化的大型肉牛育肥场和饲养规模较大的肉牛育肥专业户。但他们出栏的屠宰牛数量十分有限,占总出栏量的比例也很小。肉牛散养虽然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的各种资源,如劳动力、闲散资金、农作物秸秆等,有效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家庭经济收入,但是由于饲料混杂,品种混杂,年龄混杂,因而导致育肥期长、育肥效率低、育肥质量差,产品缺乏竞争力,导致牛肉的品质和规格难以统一。

     良种化问题突出 我国肉牛业起步较晚,一般只重视牛肉增产问题,对种牛繁育体系建设投入少,在肉用品种培育工作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没有根本解决肉用种牛的自给问题。目前,存栏的肉用种公牛大部分是引进的活体或胚胎,还有一部分是引进纯种的繁育后代,这些牛占存栏种公牛的93%。据统计,全国种公牛站每年只能生产肉牛冷冻精液2000万剂,可配1000万头能繁母牛,而全国存栏能繁母牛有4000万~6000万头,意味着人工授精量不到能繁母牛的1/4,每支肉牛冷冻精液售价1元~10元,饲养种用公牛的经济效益低,而且优秀种公牛在肉牛发展中的作用相对较小。地方品种虽然有独特的环境适应性和肉质鲜美等特性,但是由于生产速度慢、屠宰率低,近些年农户都喜欢用进口牛改良地方黄牛,地方黄牛冻精需求逐年减少,种公牛站经济效益处于亏损状态,导致地方黄牛公牛数量急速下降,且有些地方引进品种过多,杂交工作缺乏规划和方向不明确,以致造成品种混杂,改良效果欠佳。

     基础母牛存栏量不足 近年来养牛效益下滑,受社会生产比较效益的影响,过去的肉牛养殖户不再愿意继续养牛,而是选择外出打工,使肉牛生产的主力军———农村散养户大面积消失,肉牛存栏量下降。牛是单胎动物,每年只生1胎,1胎只生1头,肉牛正常的受孕率为80%,一头母牛从出世到产出一般需26个月~28个月,如果母牛一年没有成功配种受孕,养殖户不但没有收益,且会赔一年的饲养费用,生产利益得不到保证。而肥育用时短,风险小,收益高,致使母牛和母牛犊被大量肥育屠宰,能繁母牛数量下降,后备母牛严重不足,在牛肉价格波动时更是如此。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出现肥育牛源不足的现象,肉牛生产链条面临断裂危险。

     肉牛科学养殖技术普及不够 目前,肉牛养殖户的养殖方法还沿用过去养殖役牛时的传统方式方法,与掌握科学饲养技术的研究人员沟通不够,使先进的技术、优良的产品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基层兽医站和配种站投入资金少,设备不健全,人员知识老化、收入低,队伍不稳定,影响新知识、新技术的宣传和普及;肉牛的人工授精比例低,使良种肉牛精液使用量小,杂交改良速度慢,肉牛产业发展放缓;信息缺乏或缺失使市场与生产脱节,肉牛生产的盲目性增加。

    产业化程度低 肉牛产业化是以国内外肉牛产品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通过龙头企业的组织协调,把分散养牛户的饲养、生产、加工、销售及流通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起来,进行必要的专业分工和生产要素重组,实施资金、技术、人才和物资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成产业的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和产业市场化。我国肉牛产业化程度低在养殖环节,肉牛生产主要以散养为主,小规模饲养和中等规模育肥场肥育为辅,在屠宰加工环节缺乏龙头企业,定点屠宰和集贸市场销售占主导方式,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连接不紧密,企业和基地农户之间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机制。较为成熟的技术(营养学研究成果、饲料配置加工技术、企业管理技术等)没有集成应用,影响了肉牛产业的生产水平;肉牛生产体系中种牛、带犊母牛、架子牛、育肥牛饲养及屠宰分割、物流配送、超市消费等产业链环节的有效组织与协调有待加强和完善;无论是企业数量、规模,还是加工能力,我国肉牛加工企业的水平都比较低,特别是缺乏一批规模大、前景好、带动力强、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重点龙头企业,难以形成对全国肉牛产业整体发展的有效拉动,这也是肉牛产业化链条难以形成的关键;引导消费、开拓市场方面的开展工作较少,市场开发明显不足;牛肉产品销售上,忽视各品种、各年龄段、各部位牛肉的区别、分割和加工工艺,缺乏特色牛肉的加工工艺和专业化的加工企业,对肉质的提升造成了负面影响,从而又影响到肉牛的饲养人员或企业在饲养过程中对不同需求牛肉产品的生产追求,对肉牛品种特色的提升也造成了负面影响,难以创立品牌,不能体现不同档次牛肉的不同价格。我国的肉牛基地和肉牛加工企业之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有机、完整的产业化链条。

     牛肉生产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育肥牛的饲料危害物超标和抗生素的滥用情况时有发生,不规范的屠宰场和个体户时时被媒体曝光,长距离运输带来的疫病传播问题,使得保障我国肉牛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压力持续加大;传统肉牛产业链不但卫生条件、安全性较差,而且难以管理,不利于实现牛肉的全程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建设。

     肉牛产业社会化服务有待提高和完善 社会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仍很薄弱,特别是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手段有待提高。全国范围内的肉牛市场尚存在网络系统不完善、市场功能和社会化分工程度不高、储运手段落后、信息反馈迟缓等问题。

     政策因素 在肉牛养殖量较大、较集中的部分地区,当地政府急于看到政绩、抓到钱,大力扶植肉牛肥育企业,弱化对养殖户,特别是对母牛养殖户的支持,使肉牛产业链条各段利益分配不平衡,母牛散养户放弃饲养,母牛存栏量大幅度下降,肉牛产业发展后续无力。

     肉牛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采用带犊繁育生产体系,包括从饲草饲料生产到加工调制,从母牛饲养到繁殖改良,从犊牛培育到架子牛育肥,从屠宰加工到产品销售等;生产过程需要紧紧围绕繁殖改良、科学饲养、肥育出栏三大中心环节,逐步建立并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主要有杂交改良体系、繁殖配种体系、饲草料生产加工体系、科学饲养管理体系、肉牛肥育制度和肥育技术体系、疾病防治检疫防疫体系和产品加工销售体系。

    建议

    重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本地品种选育与杂交改良相结合,保种和利用相结合,加快黄牛改良是主攻方向,提高我国肉牛群的整体质量和数量,达到优质、高效的改良效果。

     以标准化为起点建设养牛小区 加强养殖和市场的连接,形成利益互动关系。通过培育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龙头加工企业,发展肉牛产业一体化经营,以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使养牛农户真正得到效益和实惠,提高养牛户的积极性,促进地区和全国肉牛业的稳定发展。

    加强对屠宰和消费环节的管理 杜绝注水肉、掺假肉、危害物超标肉进入国际、国内市场,保障肉牛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开发新牛源 部分奶牛(尤其是公牛)肉牛化。

     总而言之,肉牛品种良种化是产业发展的前提,母牛养殖是基础,饲养管理是关键,紧要时候需要政府的扶持,只有充分做好以上各方面的工作,才能使生产、加工、销售的肉牛产业链各环节能均衡发展,做到利益平均分配,使肉牛产业科学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