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数据库”:我国饲料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坚强基石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9-12-18
     早在“六五”初期,“中国饲料数据库”就开始酝酿,1983年国务院“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下简称“电子办”)下达并由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与原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共同主持《畜禽饲料数据库及筛选猪、鸡最佳饲料配方技术的研究》研究课题,由此拉开了中国饲料数据库的建设和在饲料配方优化技术上应用的序幕。1986年12月,“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通过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饲料数据库软件开发”建立的 “中国饲料数据库”随之问世,每年组织修订1期“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并通过行业官方杂志《中国饲料》予以发布。从1959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主持的“第一次全国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座谈会”,到1989年由农业部批准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工作,再到现在发布第 20版”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前后历时半个世纪、跨世纪及三代人的努力。融入了张子仪研究员、冀一伦教授等老一辈动物营养学家全部心血的“中国饲料数据库”,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技术路线,推动了我国饲料工业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洋为中用,建立国产饲料原料标准管理体系。

    1971 年,由美国L.E.Harris教授发起,组建成了国际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 (InternationalNetworkofFeedInformationCenter,简称INFIC),当时全球有31个国家参加该组织。鉴于 INFIC的服务对象是规模化养殖业,而我国当时仍然处于千家万户养殖业为主的历史阶段,特别是我国当初的情形是,粮食与饲料的概念不分,饲料原料无标准,生产的饲料名词术语混乱,同名异物,异名同物的情况大量存在于饲料工业初级起步阶段。如果机械地引进ITFIC软件,直接采用国际饲料分类法描述中国自产的原料,势必将中国饲料数据库从一开始便引入歧途,成为“信息垃圾库”。因此,我国一直未参加INFIC组织,而是采取日本饲料数据库模式,从本国生产实际出发,长规划、短安排,由简到繁的稳步战略。在学习INFIC信息管理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参考国际饲料分类的8大类原则,结合国情国力,派生成了 33类,形成了易懂、易查、易比营养属性与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属性编码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饲料的分类编码系统。

    “七五”至“八五”期间,分类编码系统已经得到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农业部饲料工业办公室及广大同行企业的公允,在全国饲料行业中广泛采用。

    优化数据,提出与中国饲料分类标准体系相配套的饲料描述规范。

    检验饲料数据库信息质量的客观标准是“全、新、稳、准、精”五方面。饲料描述的规范、科学、完整是量化信息质量的依据,是建立一个国家级数据库上层建筑设计水平的核心内容。拨乱反正后,百废待兴,一方面,由农业部科技司派出大批访问学者出国交流,其中张子仪研究员被派往设在日本的“硅谷”———筑波的日本畜产试验场饲料品质鉴定研究室、日本饲料数据库、环境控制、能量代谢等课题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考察。另一方面,又邀请国外权威的专家来华指导交流,如 1983年邀请日本饲料数据库创始人崛井聪博士及川岛良治、松本达郎、桥爪德三等教授在西安召开了讲师级师资讲座;1986年由农业部以张子仪教授名义邀请了国际饲料数据库的创始人HarrisLE教授来华指导,翌年又邀请INFIC秘书长Leche教授来华交流。在此期问,除了对中国的饲料描述规范及文字、数据等具体技术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还就科普工作中发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为了少走弯路,中国饲料数据库在设计过程中,既吸收了国际饲料数据库取得的合理成分,又避免了在借鉴INFIC经验中可能出现的繁而虚设或“座满”不兼容的问题。既考虑了不同种类原料的特性与共性,又优化了饲料描述规范,最终起到了优化饲料数据库结构的多赢效果。事实证明,当初设计的数据描述规范不仅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中国饲料数据库》编码系统更具有衔接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且为将来数据库的维护和拓展奠定了基础。

    辨伪存真,夯实数据库基石。

    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召开了我国首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座谈会,会后全国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方法,开展了国产饲料资源普查与利用社会主义科研大协作,遗憾的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三起三落”的历史背景下,走过不少弯路,一直到拨乱反正后的l979年,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畜禽营养代谢才被正式列入农业部重点项目。在此之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有效能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工作基本上是分散的或是空白。“六五”初期,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组织的专家组在长达4年的辨伪、勘误、规范之后,能进入数据库的信息量仅剩l760多套,即相对完整的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辨伪核实入库的数据仅有13%。

     “八五”、“九五”以后,中国饲料数据库的工作人员一直将收集、交流、拾遗、补测作为工作的重点,并通过现代化网络手段,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办的刊物《中国饲料》每年向国内外发布新版“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中国饲料数据库”的资源建设和数据共享原则已经列入我国“农业科技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与服务”体系中,成为我国现代养殖业、饲料工业领域中最早建设的基础数据库。

    更新换代,饲料配方软件的功能向高度人工智能化发展。

    这些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开发的饲料配方系统成果辉煌:第4代产品“CMIX饲料配方系统”获199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 代产品“三新饲料配方系统”获199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6代产品“畜禽饲料营养知识咨询及配方网络远程优化系统”获2004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的“农业科技基础数据信息系统建设与共享服务”获2004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的“猪优质高效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获2001年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辉煌的成果只有向广大一线生产者普及、应用、物化,才能充分发挥出作用。“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致力于从最早期的第一代功能简单、操作复杂、计算时间长的单板机DOS、CCDOS配方系统,发展到今天的智能型、具有“傻瓜”特点的桌面Windows饲料配方专家系统、基于网络远程的第6代饲料配方系统。这些系统的不断更新换代,与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发展同步迈进,并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同时,《中国饲料数据库》自l990年以来,连续20年发布了第1~20版《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并分别为农业新的行业标准提供了配套的专用饲料成分表。

    抓住机遇,实现饲料科技数据集约化,提升国际化水平。

    2003年以来,国家科技部启动了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数据整理工作开始纳入了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伴随着数据库技术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得对数据的计算机管理尤其是发布带来了新的契机。中国饲料数据库的数据发布与社会化共享得以第一次通过 internet网站www.chinafeedbank.com.cn(2005年改名为www.chinafeeddata.org.cn)予以发布。

    2006年以来,国家科学数据共享正式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随着数据描述规范、元数据标准的进一步研究,网络全文检索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加之经费支持力度的加大,使得数据的整合范围与深度又有新的突破。由于对数据节点的布设,数据的拾遗补缺力度再次加大,数据的承载形式和提供数据服务也出现多样化态势,即融合杂志、网络、经典数据库建设、文本、短信、论文等。在网络传播方面,除保持www.chinafeeddata.org.cn网站的独立运行外,饲料数据信息还全面融合到国家“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数据共享分中心”门户网站 http://animal.agridata.cn中同步发布。

    2009年,农业部启动了行业重大科技项目“饲料营养价值和畜禽饲养标准研究与应用”。这项工作的开展无疑对中国饲料数据库是一次难得的吐故纳新、推陈出新的大好机会。饲料加工业是推动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的基础,制约我国饲料加工业发展最大的因素之一是饲料资源的存量不足,尤其是蛋白质资源缺口呈逐渐加大的态势,导致我国进口大豆、鱼粉等原料如同采购波音、空中客车飞机一样,变为政府间进行贸易谈判的砝码。因此,如何开发、挖掘我国一切可以利用的饲料原料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步缓解资源紧张的局面,对我国饲料科学研究来说,是机遇,也是严峻挑战。“中国数据库”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担,任重道远,但也是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