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临储玉米收购政策解读分析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9-12-10
      2009年11月底,国家决定再次对今年产的东北玉米进行收购,作为临时存储玉米。相比去年,今年的收购政策既有相同之处,又显得更加完善。同时,在今年收购过程中,新的玉米国家标准开始使用,由于一些标准的变动,将更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

    收购政策稳中有变,更加完善

    2008年产玉米上市后,由于国内产量连年丰收,市场阶段性供给大于需求,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下滑的势头。尽管之后国家下达了总量为4000万吨的收购计划,但由于是分期下达的四批收购计划,且前两批下达的500万吨收购量偏小,使得收购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直到第三批2000万吨收购任务下达后,市场价格才止跌回升。相比2008年,今年的收购政策在收购数量上实行敞开收购,类似于最低收购价收购,这样一来,政策收购价格将成为市场底价,政策效果将非常明显。

    在收购价格上,今年国家制定的东北临时存储玉米收购价是黑龙江0.74元/斤、吉林0.75元/斤、辽宁和内蒙古0.76元/斤,与2008年的收购价格一致,这次价格保持了地区间的价差,与市场预期相符,有利于市场稳定。但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一价位下,农民的收益会高于2008年。首先,2008年年初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较高,种植成本高,而在2009年播种时,相关农资价格已经回落,从成本角度考虑,今年农民种植成本要低于2008年;其次,使用新国标后,玉米收购范围扩大,同等质量的玉米价格有所提高。

    在政策出台时间上,今年收购政策的出台比2008年的收购政策晚一个月的时间,但从及时性角度来看,今年收购政策更有未雨绸缪之意。2008年9月份以后,东北玉米价格已经开始下跌,到11月份玉米全面上市后,收购政策开始执行时,跌幅已达到200元/吨;而今年东北玉米10月份上市以来,价格基本在1500元/吨附近运行,表现坚挺,而本次收购政策实施更多地是防止价格下跌,以达到未雨绸缪的效果。

    在受益范围上,今年收购政策显得更加完善。相比去年只在东北地区进行政策收购,今年收购政策的受益面更广,南方16个省份的饲料企业可以通过一定形式进入东北产区采购,并给予一定补贴(70元/吨)。这给了正遭遇玉米价格猛涨、猪肉价格萎靡双重打压的饲料企业喘息的机会,同时南方企业采购也能分担东北的仓储负担,实为一举两得。

    通过对比近两年的收购政策,再结合市场实际情况,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去年收购政策是主动的提价行为,今年的收购政策将是被动的托底行为。究其原因,首先是国家稳步提高粮食价格、保护农民利益、提高种粮积极性的基本思想并未变化,体现在政策上就是收购价格表面上没有变化,实际则是增加了农民种植收益;其次,2008年国家收购了3600万吨临时存储玉米,今年仅销售1400多万吨,仍有2000多万吨临时存储玉米尚未消化,再加上今年玉米产量仍处于历史高位,国内玉米安全没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制定的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在敞开收购的情况下,收购量势必会比较大,使得原本紧张的仓容更加捉襟见肘,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最后,国内玉米价格在新粮上市后并未一直遭遇季节性下滑,由于减产的预期、农民惜售、企业补库等因素,玉米市场仍处于偏强的态势,价格仍在高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多地利用市场规律调节价格,避免政策的过分干预。

    新国标更加合理,利于农民售粮

    新国标的使用是今年玉米收购中值得注意的一点。相比老国标,新国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调整了等级级数和指标,增加了等外级;二是修改了容重测定方法;三是调整了不完善粒限量要求;四是取消了高水分玉米容重增补,规范快速降水操作规范;五是增加了标签标识要求。新国标对玉米质量的规定更加合理,更能体现出等级间的差异,同时也更接近世界主产国的玉米质量标准,便于参与世界贸易。

    在新国标的变动中,对玉米等级的重新划分和对不完善粒的调整将会对今年玉米收购产生影响。

    老国标中玉米等级分为三等,一等的容重要大于或等于710g/L,二等的容重要大于或等于685g/L,三等的容重要大于或等于660g/L。根据相关机构对我国玉米质量的调研发现,我国玉米容重地区间变化比较明显,以区域划分,南方玉米容重高于北方玉米容重;同时我国玉米容重年度间变化比较明显,受气候影响,年度间玉米容重差异较大,二等玉米(老国标)所占比重在年度间的变化比较大,而三等以上玉米所占比重相对稳定。新国标依然按照容重定等,但等级由原来的3个调整为5个,并增加了等外级。1—5等容重分别为:≥720g/L、≥685g/L、≥650g/L、≥620g/L、≥590g/L,等外为<590g/L。5个等级可以兼顾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主产区丰年、平年和歉年的玉米质量,同时各等级也能够与各主要玉米生产国家要求相一致,有利于我国玉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新国标对于等级的调整等于变相提高了今年玉米收购价。

    再来看对不完善粒限量要求的调整。在老国标中,不同等级的玉米,其不完善粒最大限量的指标一律为5.0%,然而我国玉米的不完善粒在不同年度间变化比较明显。在新国标中,国家根据近年来收获和库存玉米质量调查结果分析和有关单位提供的实测数据,考虑到机械收割、脱粒及干燥等对商品玉米不完善粒的影响,在参考主要玉米生产国标准的基础上,将不完善粒最大限量指标调整为1—5等,分别为≤4%、≤6%、≤8%、≤10%、≤15%,使标准能更客观地反映我国不同等级商品玉米的实际质量情况。而在今年的玉米收购中,由于中等玉米不完善粒标准的放宽,农民可售粮源增加,农民利益将得到进一步保护。

    直接利好东北市场,间接支撑关内价格

    自12月1日起,国家停止东北临时存储玉米的竞价销售,2009年产东北玉米成为市场主要粮源,在这种背景下,以深加工企业为主的收购主体开始提价收购东北新玉米。以长春大成集团为例,10月份开秤收购价为1450元/吨,进入11月,尤其是中旬后,临时存储玉米停拍的消息传出,其收购价格不断上调,目前已达到1520元/吨。另外,由于国家鼓励南方饲料企业进入东北市场采购2009年产玉米,给市场注入了新的竞争力,预计后期东北收购市场将形成多元化的收购局面,收购价格也有望继续走高,0.74—0.76元/斤的政策收购价将更多地体现为市场价格托底的功能。受东北仓容紧张的影响,今年临时存储玉米收购量应该较上年明显下降,但由于国内供需相对宽松,国家仍掌握了大批2008年临时存储玉米待售,同时国家也明确表示当市场价格高于国家规定的临时收购价格一定幅度后,中央财政将适时停止补贴,后期涨幅不宜过分看高。

    在关内市场,随着东北收购政策的明朗,在0.035元/斤的补贴照顾下,南方销区企业购买东北玉米的成本应该在0.705元/斤—0.725元/斤,即使加上相关运费、人工费用,也要比购买华北产区玉米的成本低(目前关内产区玉米价格在0.85—0.9元/斤),从理论上讲,可能会限制关内玉米价格上涨。同时,随着政策收购价格的确定,农民的惜售心理可能会逐渐减弱,也不利于价格继续走高。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东北玉米外运存在请车难的问题,再加上东北玉米水分偏高需要烘干,有补贴的东北玉米无法及时到达销区,预计短期关内玉米价格仍将坚挺,但在春节前后,随着企业陆续采购,销区到货量增加,价格有小幅回落的可能。中长期来看,受东北玉米价格的支撑,2009/2010年度关内玉米价格仍会在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