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创造“绿色工厂”人类不会变成转基因生物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9-12-03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历经12年完成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研究项目获得农业部正式颁发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成为我国首例获得安全证书的粮食作物。

    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将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新变化?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安全性如何?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主要应用于动物饲料领域

    实现了以环保、节能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绿色磷”的梦想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属于转基因玉米的一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林敏教授介绍,“从功能上说,主要应用于动物饲料领域。”

    “磷是动物不可或缺的一种营养元素,在动物饲养过程中,饲料加工原料玉米、大豆、油菜中总磷的50%—80%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动物几乎不能消化利用,需要额外添加矿物磷满足动物生长对磷的需求。这些饲料里的许多有机磷,因无法被动物吸收而被其排出体外,造成环境污染。”林敏介绍,植酸酶可以降解玉米中大量含有的植酸磷,释放可被动物利用的无机磷,减少饲料中磷酸氢钙的添加量,降低饲养成本,减少动物粪、尿中磷的排泄,减轻环境污染,“通过种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利用农业种植方式替代原有的工业发酵生产方式来生产植酸酶,还可减少厂房、设备、能源消耗等投入,具有节能、环保、低成本的优势。”

    因此,以玉米为载体生产的植酸酶直接用于饲料加工,实现了以环保、节能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绿色磷”的梦想,具有巨大的产业优势和应用前景。

    该项目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表示,此次利用玉米进行植酸酶生产的重要成果,是在第一代植酸酶的基础上生产的,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它在保持了第一代产品的最大特点——能促进单位植物的生长性能,同时对环境减少磷排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特点,“首先,它是一个节能生产的过程,它不要工厂的设备、没有能源消耗等,用玉米在大田里生产,玉米种子本身含有很高的植酸酶,是一个成本非常合理的、很低的产品。将来,能带动一大批种玉米的农民得到更多附加值的玉米品种”。

    另外一点,它对玉米的产业以及饲料工业、养殖业也非常重要,“因为它成本低的话,这个循环就是良性循环”。范云六说。

    “我们食用转基因生物后,不会变成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产品已应用了10多年,基本没有发现对人的健康和环境存在危害

    林敏介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规定,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分级分阶段安全评价制度,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评价工作。

    安全评价,按照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领取安全证书五个阶段进行。

    经安委会安全评价和农业部批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项目从2000年前后开始研发,2004—2005年在山东进行了生物安全的中间试验,2006年进行了环境释放,2007—2008年进行生产性试验,2008年11月申请在山东省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

    经安委会综合评价,并经农业部批准,于近期发放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在山东省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

    谈到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林敏表示,目前,转基因产品已应用了10多年,基本没有发现对人的健康和环境有危害的。

    林敏介绍,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元,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产品中,含有大量基因,如水稻大约含3万个基因。因此,我们每天都在食用含有大量基因的食品。当这些富含基因的食品进入我们的消化系统后,这些基因可以被我们的消化液和肠道微生物分解成需要的营养成分,参与新陈代谢,但并不会被完整地吸收到我们基因组中。

    林敏表示,转基因生物,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转入受体生物中,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转入的目的基因,在我们消化系统中的命运与其他基因一样。因此,我们食用转基因生物后,不会变成转基因生物。”

    林敏介绍,植酸酶在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许多作物和植物中广泛存在,因此,人类或动物对植酸酶有长期安全食用或饲用的历史。微生物和转基因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植酸酶,作为饲料添加剂也已有10多年安全应用的记录。

    尽管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主要用于动物饲料,但安委会按照食品标准对其进行了安全评价,“评价是按照我国法规,并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国际通用的准则开展的,从营养、毒性和过敏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价。”林敏说。

    结果表明,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对哺乳动物无不良影响。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价认为,现有的食用安全试验已充分证实,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与非转基因对照玉米同样安全。

    由我国科学家独立研发

    经过品种区域试验、品种审定等程序后方能大面积种植

    转基因植酸酶玉米所用的植酸酶基因来自黑曲霉,由我国科学家自行克隆,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

    范云六表示,转基因植酸酶玉米是由我国科学家独立研发,涉及的相关技术均有授权,开创了我国在饲料和饲料加工业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型技术领域,为提高我国玉米种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谈到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应用前景,林敏表示,从安全证书的颁发到相关产业的发展,中间还有评估审定等过程,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因为还需要经过品种区域试验、品种审定等一系列程序后方能大面积种植。项目对农民增收、环境保护的作用,将随着相关产业化的推进慢慢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