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转型质量先行 刘永好曾亲自尝饲料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9-12-01
     质量安全有保障 企业才有新希望

    ——访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航

    盘点过去5年来中国的农牧业企业,成立于1982年的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无疑是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通过并购全国最大的鸡饲养、屠宰、加工巨头六合集团和控股华北地区最大的生猪饲养和加工企业千喜鹤,新希望一举擒获国内最大的禽类生产链并进入猪肉这一中国需求最大的肉制品行业。如今,其营业收入已突破5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

    “收入突破500亿元,是新希望第一个5年计划(2004年~2009年),标志着我们的第一次跨越———进入世界级农牧企业行列。”说起这些年来飞跃式的发展,长相儒雅的新希望副总裁王航一脸淡定。

    谈及新希望成功扩张的秘诀,王航将头一份“功劳”记到了其对质量安全的孜孜以求上。

    作为新希望的高管之一,王航和其他高管都有一个习惯:亲自尝饲料。这一习惯的带头人,正是新希望的掌门人刘永好。作为一个靠做饲料起家的企业家,刘永好在企业发展之初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视察产品线,他都会亲自抓起一把饲料,放到嘴里“尝一尝”,用嘴检验饲料是否出现霉变等质量问题。

    这一习惯的背后,是新希望从上到下对质量安全的苛求。

    我国饲料产业的发展轨迹,与整个食品产业非常类似,同样经历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安全的“三级跳”。“新希望20多年能一直出于发展进步的状态,与产品质量过硬密不可分。”王航自豪地说。

    现在,新希望正在雄心勃勃地筹划着第二个5年计划。这一计划的核心是,新希望要从现在的世界级农牧企业迈入世界级食品企业的行列,收入突破 1000亿元人民币大关。

    王航认为,从农牧企业转向食品企业,新希望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继续传承自己对质量安全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同时由于能够打通食品产业上下游的产业链,新希望既可以从源头开始控制质量,也可以建立产业链条的可追溯体系,打造一条安全的食品产业生产链,保证终端食品的质量安全。

    王航坦言,从农牧企业转向食品企业,从给动物提供“食品”转为向人提供食品,这看似简单的转变背后是对质量安全的更高要求。“从间接与人的健康安全打交道到直接与人的健康打交道,新希望面临的挑战更大了。很多食品企业由于不注重产品质量而最终功亏一篑的前车之鉴,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警醒。”

    大学毕业已近20年,王航还是不忘用当年自己高考的经历来说明从细节入手确保质量安全对于食品企业的重要性。“当年高考之前,老师怕我们骄傲,不断用上届同学高考时大意失荆州的教训来提醒我们。这些教训让我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去参加高考,生怕一个细节的失误导致前功尽弃。”王航说,“其实,做食品就如同高考,同样是一场重要的考试,同样是要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因为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都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5年前,新希望赞助了由国家质检总局等七部委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并率先提出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食品安全理念。现在,新希望通过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从自身开始做起,以更高的要求做好每一份食品。为此,新希望专门成立了发展研究中心,专门负责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控制工作, “我们就是希望能够一直秉承在质量方面的优良传统,不要重蹈那些因质量不过关而倒下的食品企业的覆辙。”

    王航一脸希望地说:“我们使用电脑的时候,在电脑的左下角有个图标非常引人注目,图标的内容是‘Intel Inside’,意思是英特尔的芯片在里面,你可以放心安全地使用。我希望,将来在我们的食品包装上也有这样的一个图标,内容是‘NewHope Inside(新希望在里面)’,让新希望、让中国的食品,成为质量安全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