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伙同日本火腿11.5亿中国养鸡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9-04-22
      原本专注于生猪养殖屠宰的双汇又要养鸡了。上周,双汇集团与日本火腿集团签署5000万只肉鸡饲养加工项目合资协议,该项目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自繁自养肉鸡加工项目。

    “我们是从战略布局角度考虑推进养鸡新产业,创造新的盈利点。”双汇一高层昨告诉记者。

    小产品、大产业,双汇养鸡将带动粮食种植业等相关产业间接产值90亿元以上。

    在艾格菲、德意志银行等对养猪释放一轮热情之后,近期外资大佬们对于国内的养鸡行业又开始青睐有加,此前,美国肉类巨头泰森公司就投下1500万美元兴建日照泰森新昌家禽有限公司,且正式落户莒县。而且其在山东的“据点”还不止一处。

    随着国内肉鸡消费量的增长,外资亦瞄上了中国的养鸡行业。

    新项目解决约一半原料

    双汇养鸡绝对是大手笔,而非临时起意。

    昨日,双汇集团一高层告诉记者,“我们是将肉鸡养殖加工作为集团的一个新战略产业。”双汇集团资料显示:此次合作的5000万只肉鸡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包括种鸡育成、种鸡产蛋、种蛋孵化、商品鸡饲养、饲料加工、肉鸡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完成自繁自养到鸡肉销售的产业链。该项目计划今年开工建设,2010年投产,预计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2.6亿元,转化粮食30多万吨,带动粮食种植业、生物肥料加工业、物流运输业、建筑业等相关产业间接产值90亿元以上。

    这和国内其他肉鸡加工企业的“公司+农户”方式不同,双汇的肉鸡项目从种鸡引进、养殖到加工环节都是自己做。东方艾格分析师郭会勇表示,和雨润生猪、肉鸡、牛羊扩张不同,此前双汇一直专注于生猪养殖屠宰,鸡肉主要是外购,这次上马该项目应是企业发展需要,可降低原料成本。

    在郭会勇看来,此次布局从产业链角度考虑,是双汇不断向上游推进的一步。“双汇产品主要以猪肉制品为主,而添加部分则主要是鸡肉,如今肉鸡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双汇的规模也在增长,但和肉鸡场的议价能力却在缩小。”据其估算,双汇一年需外购30万吨左右肉鸡。而此次5000万只肉鸡项目可提供十几万吨,约一半的需求量。因此,今后双汇应还会继续做大该项目,“最主要的还是解决原料问题。”

    不过,双汇上述高层则表示,项目自然可满足部分原料需求,但原料不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我们是从战略布局考虑推进的新产业,创造新的盈利点,而且这也是出于食品安全控制的考虑。”据了解,双汇通过合作获得日本火腿集团的技术,未来项目公司的控制权还是掌握在双汇手里,肉鸡的品牌也将是双汇。

    外资频频加入养鸡大军

    记者昨了解到,这次双汇养鸡是在罗特克斯有限公司控制的双汇集团的层面上进行,罗特克斯有限公司是高盛的一参股公司。

    在和日本火腿集团合作养猪后,这一次双方再度联手养鸡。

    在此之前,美国肉类巨头泰森公司投资1500万美元兴建的日照泰森新昌家禽有限公司正式落户莒县。该项目建成后,可形成饲养种鸡60万套、年产雏鸡6000万只、出栏商品鸡2400万只的规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这仅是泰森布局之一,在山东的昌邑,美国泰森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泰森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将投资9800万美元兴建山东泰森新昌食品有限公司,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屠宰肉鸡8700万只,肉鸭1500万只,年产饲料6万吨。

    去年,美国泰森还与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江苏泰森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总投资8500万美元,其中,泰森占总投资额的70%,京海占总投资额的30%.公司主要经营肉鸡屠宰加工,计划年生产冰鲜鸡系列产品10万吨,深加工鸡肉熟制品2万吨,配套生产全价饲料10万吨,年饲养父母代种鸡50万套,商品代肉鸡5000万羽。

    分化肉猪成本及价格波动风险

    “在肉制品的结构上,双汇相对集中于猪肉制品,这就意味着,在生猪饲养的阶段需要承受成本波动压力,在肉类加工的阶段亦要面对肉制品价格波动风险。相对而言,这样不利于企业控制成本风险。”业内一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肉猪的生长周期在10-12个月左右,肉牛的生长周期为25-30个月,而近两年以来,肉类制品和饲养原料价格的大涨大落令此类生长周期较长的产品承受很大的成本压力。

    基于控制产品链条各个环节成本的考虑,双汇自建养殖场已经开始铺开布局。双汇董事万隆在08年股东大会上回答提问时亦表示,规模化养殖以达到降低边际成本的趋势在行业内已经非常明显,建立稳定的上游供应基地不但能够为肉类加工提供质量可靠且成本低廉的肉源,其本身已能够稳定地获得利润回报。

    尽管如此,猪肉和牛肉类制品生产周期长仍然是双汇无法回避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实际上双汇早在2007年就开始这个项目的筹备工作。而此前,双汇生产的鸡肉火腿肠等鸡肉制品,多由河南大用实业有限公司提供原材料,自己没有大型肉鸡屠宰生产线,更没有大型肉鸡养殖生产线。

    此外,相关统计数据亦显示,国内肉类消费市场的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河南食品工业办公室主任陈振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肉类的消费,猪肉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禽类消费比例则逐年上升。

    凭借与日本火腿集团签署的这一项目,双汇将正式建立自己的肉鸡繁养基地,并正式得以大规模介入鸡肉类制品的市场当中。

    集约化发力成本控制

    “近十年以来,肉类养殖和供应的商业模式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趋势非常明显。因为农户散养的方式成本无法统一控制,出品质量亦无法保证,因此专业养殖基地的规模化经营效应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公众对食品安全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集约化的生产亦能够有效保证出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实用安全。“广东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陈生对记者表示。

    陈生对记者介绍称,集约化养殖的肉鸡每斤成本仅在1.7-1.8元左右,与农户散养模式相比优势非常明显。“而同样的肉猪,因为饲养周期长,每斤成本在3.2元左右,双汇花大力气做这个肉鸡项目,看中的也是降低成本的能力。”

    不过记者并未直接从双汇方面获知该生产基地建成之后,能够在成本控制方面带来怎样的好处。

    双汇集团相关工作人员曾表示,筹建该生产基地的主要考虑有三:控制食品安全、占有更多利润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而所谓“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直接措施无非就是降低自身成本。

    行业分析师表示,预计该生产基地建成之后,双汇目前主要依赖猪肉制品的产品线结构会发生一定变化。“鸡肉类制品应能替代一部分猪肉产品的市场份额,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也能帮助双汇更好地进入细分市场,带来多元化的利润来源。”

    与此同时,如此大规模的生产基地亦能够为后来者构建相对有效的准入门槛。

    据悉,根据双汇目前的战略目标,其将力争实现1/3-1/2的原料自给率,仅以生猪而言,届时其自有基地将有超过500万头的年出栏能力,如此不仅会提供稳定廉价的原料来源,更为下一阶段的行业洗牌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