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可防可控——访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贝尔纳•瓦莱特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9-02-25
    针对近期亚洲一些地方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的情况,记者来到位于巴黎的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部,就禽流感防治和中国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合作等问题,采访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贝尔纳•瓦莱特博士。

    采访首先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缩写(OIE)开始。事实上,很多人都会对这个简单的缩写单词产生疑问,因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英文全称是Worldorganisationforani鄄malhealth,其法语和西班牙语名称同样与OIE这个字母缩写拉不上太大联系。那么为什么一个享誉世界的全球最高动物卫生机构选择这么一个叫人摸不着头脑的缩写名称呢?

    听到记者的提问,瓦莱特开怀大笑。他表示,曾经有很多人也向他问过同样的问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名称由来要从1920年说起,当时比利时暴发了大规模牛瘟,并扩散到了欧洲很多国家,该疾病由亚洲的印度发源,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来到欧洲。1921年,为了研究对付该病的方法,一场国际性研讨会在巴黎举行,而会议同时发出倡议成立一个永久性国际动物疾病研究组织,1924年,在24个国家的联合推动下,国际动物疾病办公室Officeinternationaldesépi鄄zooties宣告成立,这就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前身。后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虽然多次变化名称,但是最初OIE的简称却一直沿用下来。

    瓦莱特表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是全球最高权威的动物疾病监测和研究独立政府间机构,目前共拥有172个会员国,主要负责监督全球性动物性疾病的发生和扩散,搜集和研究兽医学科学理论,向全球监控动物疾病提供专业化建议并制定规章制度,保证世界贸易中的动物和动物性商品安全。虽然负责着如此繁重的工作,但是其巴黎总部工作人员总数不超过100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与各成员国的500多位科学专家都有着密切合作,并在全球多个国家都建立了符合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严格规定的国际参考实验室。

    谈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与中国的合作,瓦莱特博士高兴地说,就在去年6月召开的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第76届国际大会上,位于哈尔滨的中国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禽流感)实验室通过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严格认证,正式成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认可的国际参考实验室。中国已经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各项工作中来,尤其是对禽流感的研究和监测,从疫情监测到疫苗研制,从跨国合作到理论探索,中国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在各个方面的合作均开展顺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且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基于中国的卓越表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经决定把亚太地区年会放在上海举行,今年11月,上海就将迎来亚洲各国的动物疾病专家学者,相信届时会议也将会取得圆满成功。

    针对近期在亚洲和中国一些地方出现的人感染禽流感情况,瓦莱特表示不必感到恐慌,他指出,自1997年在中国香港首次发现人也可以感染禽流感病毒后,随着候鸟迁徙和活禽贸易的进行,全世界已经有数百万人接触过不同种株禽流感病毒,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全球仅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300余例,可见禽流感病毒对人的感染率并不高。

    瓦莱特博士认为,按照专业的观点来讲,禽流感病毒又可分为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种,人们最常说的H5N1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如果家养禽类接触此类病毒,则可能出现大面积死亡,但即使是此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人的危害也十分有限。

    瓦莱特博士表示,据研究资料分析显示,99%%以上感染禽流感的人体病例都是通过直接接触活禽患病,而病毒传播途径又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已经变异出可以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种株。所以面对禽流感疫情,大可不必惊慌,最重要的是要公开信息,向广大民众普及卫生预防知识,减少家禽养殖企业的损失。禽流感可防可控,不必惊慌。(本报巴黎2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