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料最有可能成为三聚氰胺的市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8-10-13
    11月21日,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的“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在广西桂林市举行。借此机会南方农村报记者对麦康森教授进行了专访。

    “真正水产品安全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的问题”

    《养殖宝典》:您说过,水产饲料对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相当重要。您认为当前国内饲料安全方面的现状如何?不安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麦康森(以下简称麦):中国水产品安全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受到环境、管理、饲料的影响,特别是病害防治的影响,真正表现出对水产品产生问题的还是在病害防治的环节上。我的观点是,水产饲料这一块相对来说要比环境的污染、病害防治环节造成的问题轻。

    但是,我们把病害最后产生的问题,累加给了它。环境、管理、营养不好,最后鱼发病了,你要用药来治啊,药物残留可能由此产生。所以说并不是病害的责任,但最后由它表现出来。而对于养殖者来说,水产养殖属于高风险,鱼要死了怎么办?那只能有病没病都用药,这才是大问题。现在真正水产品安全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的问题。回到饲料问题的话,我谈到一个蛋白源的问题,像前段时间,三聚氰胺在美国造成的宠物死亡事件,在国内肯定是有的。这个东西一定是先在中国销售,然后才会在国外闹事。我知道某些厂家使用所谓的蛋白精,那就是三聚氰胺,这是毫无疑问的。

    水产饲料需要的蛋白质含量是最高的,成本又是最贵的鱼粉来做蛋白源,所以最有可能成为三聚氰胺的市场。我是这样推理,但真正的证据没有。这是饲料企业的商业行为,人家在做商业的事情,点到谁就不太好。但首先有一个问题就是,浓缩蛋白里面一定存在三聚氰胺,国内的水产饲料甚至其他动物饲料都会存在这个问题,包括奶粉。

    另一个就是水产饲料重金属的问题。不是故意,而可能是污染,或者是用了非饲料级的无机盐,比如硫酸锌经常就受到镉的污染。这些都是有可能存在的。

    还有两个问题,可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水产品中存在抗生素。关于这一点,我认为不是饲料的指标问题,黄霉素欧盟已经禁止了,但我国还没有禁止,企业使用就不违法,但出口产品被查出就违法了。可能还存在喹乙醇等还在使用的问题,这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但它确实有促生长的作用,有些人还偷偷在用。所以说,没有饲料的安全,就根本谈不上水产品的安全。

    《养殖宝典》:不管是从国家,还是企业来说,能否规范和管理这一块呢?

    麦:肯定是要规范的。10月底,国务院刚刚通过《食品安全法(草案)》,同时更新600多个食品安全法规,说明正在做这个事。这也会对饲料行业有影响,关键是国内没有一个相配套法律的话,怎么去引导出口这一块?水产品出口是农业的大头,丢掉会产生不少问题。

    “中国的社会环境决定了离小企业都关门的距离还很远。小厂再怎么艰难,它都要想生存。”

    《养殖宝典》:您曾说过,美国的饲料产量是我国的1.5倍,但其饲料厂家却比我国少很多,这意味着饲料业的未来就是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强者越强,小企业将逐步被兼并或淘汰。特别是今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已经令一些低档料企业感受到了压力,对此现象您如何看待?

    麦:淘汰是一个趋势,但中国的情况和发达国家不一样。大型饲料企业会做得越来越大,但小企业的话,它不一定消失得那么快,这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像欧美发达国家,小厂利润薄到一定程度他就不做了,原因是他有社会福利保障,做那么辛苦干什么?还不如领社会福利好了。而中国没有,你非得找点事做,做不了大的,一年赚5万、10万也行啊,总比打工强,总比没工作强。

    这个问题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所以中国企业会往逐步集中的这个方向发展,但离这些小厂都关门的距离还很远,因为小厂再怎么艰难,它都要想生存。同时,我们养殖业的利润会越来越薄,这样买不起大厂生产的贵饲料,小厂的凑合着用也行。特别是当市场变动比较大、鱼虾行情好的时候,用好料,让它快速生长;不好的时候,随便喂一点。小厂在这样的环境下,天无绝人之路,为了生存,始终都有市场,只是大小的区别。

    另外,我国的农业也不是现代农业,传统的家庭农业还占了绝大部分,一家一户就养3亩、5亩,甚至一口塘,如果投苗密度低一点,买一点差的料喂一喂就可以了。生产模式决定了小厂还有生存空间。所以我国不可能很快就同西方一样,全部都是大厂。我国整个社会,决定了小厂,小养殖规模还会生存,还必须生存。所以,中国从上万家饲料厂减少到一千家,这个过程会很久远,达不到那么剧烈的程度。

    至于时间则取决我国整个发展进程。13亿人口,不是其他国家能够面对的问题。我们要解决老百姓福利,30年、50年,这都是不可能的,不要总是期望超过德国,超过日本。

    《养殖宝典》:那现在大型的饲料企业有没有能力单独来规范这个市场呢?

    麦:实际情况是,作为一个发展过程,当生产者数量越少、越集中的时候,是最好规范的,反之就很难。规范市场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集约化,规模大的企业,数量少,就容易统一行动,统一管理。

    这个过程一定很漫长,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要工业化,必须让农民离开传统农业,那么现代农业才有可能实现。但你集中后,有没有办法解决农民的出路。养殖、加工都集中到大企业,必然会令更多的农民失业,没办法解决实际问题,保障他的生活,就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这是我们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发展农业,要规模化的时候,跟要解决农民的问题、稳定的问题是相违背的。这是国家难之所在。同时还衍生了一个问题,8亿农民不从事传统农业,搞工业生产,全世界哪个国家能用得完?整个世界的资源都被你用了,变成了一个国际问题。

    《养殖宝典》:国内的养殖产品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国外是否也有这种现象?

    麦: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受影响很少。拿水产养殖来说,他们的规模很小,全球的养殖产量我国占了68%,剩下部分分给世界上其他又有多少呢?同时,他们又是大公司经营,靠规模效应支撑,整个状态相对比较稳定。

    从规范管理来说,国外的产业不会大起大落,不会今天出抗生素的问题,明天又来个孔雀石绿问题。比如禽流感,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很大影响,但对发达国家的家禽业几乎没有影响。他们所有的养殖设备都跟野鸟隔离,禽流感进不了他们的养殖系统,怎么会有问题呢?而我们传统放养的家禽,禽流感一来就出事。

    现在同过去不一样,一只鸡感冒了,全世界一会儿就知道,要把几公里范围内的鸡杀掉,你的产业能不大起大落?

    “为什么还要上生产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流动资金过剩。”

    《养殖宝典》:在虾料和膨化料这一块,今明两年,仍有不少的生产线上马,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麦:实际上这主要是由大家的思想决定。现在做大的企业想做得更大,因为他们自信会比别人做得更好一些,其实大家都明白,现在的产能满足市场需求是没有问题的,销售旺季的两三个月里面可能有一定的供应短缺,为什么还要上生产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流动资金过剩,属于经济学问题。

    有钱人手上的钱很多,需要投资,但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项目。而饲料厂有信心做得比别人更好,这样大家就有了一个交叉点。其实饲料这个蛋糕就这么大,人们很容易把它吃掉,而且可以吃得很干净,但是企业家们却希望自己分得的一块比以前更大,最后事实是否如此我不知道。

    另外,中国人几千年来,尤其是近200年,受到食不果腹的影响,使得大家对一切的追求都变成对量的追求,且非常贪婪。结果就出现一个问题,比如,虾产量在300斤/亩的时候,和达到1000斤/亩相比,利润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追求量,也说明我们的养殖户、企业人员真正对经济学不是很懂,他把复杂的经济学问题,简化成为一个简单的算术问题了。

    《养殖宝典》:有人说现在虾料的利润空间依然很大,但虾料企业却表示已属于微利时期。您怎么认为?

    麦:水产饲料的利润空间比畜禽饲料高,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虾料的风险大,和利润是连在一起的。今年的洪水、台风灾害,很多饲料厂涉及的资金根本收不回来。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企业将无法生存。

    风险都在饲料厂身上,经销商没有风险,养殖户亏本没有钱,最后买单的还是饲料厂。因为虾料的销售是赊销模式,承担着高风险,所以伴随高利润,这也是大量投资往虾料走的原因之一。而畜禽饲料利润低,现在基本没有赊账的。

    如果谁降低了饲料厂的收款风险,他们应该可以有更低的利润空间,但现在没有谁可以担保,饲料赊出去,钱一定就收得回来,收不回来就变成成本。理论上利润空间很高,但只有收到的钱才是真正的利润,这里面存在着实际利润与理论利润的差异。

    这几年,饲料厂真正增加产能的动力来自于扩大规模。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利润空间小了,企业必须靠规模化效应来带动。原来有几万吨的销量,跟现在十几万吨销量的利润一样,企业就会认为,既然占那么大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的话,利润可能会适当的保持或者升高,要不然利润就会慢慢地减少,甚至消失。

    “中国面临蛋白源的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严重。”

    《养殖宝典》:业内有人认为,如果明年原料价格继续上涨,饲料已经没有升价的空间,是否会促进饲料配方的改进?

    麦:这是肯定的。举一个例子,鳗鱼最贵的时候卖到17万元/吨,鳗料也卖到1万多元一吨,1万多元的白鱼粉,什么好的原材料都加进去喂给它。

    但后来鳗价掉到3万元/吨,依然有人养殖,不过养殖规模确实缩小很多。而鳗鱼饲料中,动物蛋白从白鱼粉转到红鱼粉,到优质鱼粉,再到一般鱼粉,配方一直在转变。不过,这很明显是个市场的问题,跟营养没有多大关系。

    鳗鱼价格高的时候,希望它长得快,本来养殖周期要一年半,使用好的饲料,8、9个月就出池了;价格低时,饲料配方调整了,质量下降,那肯定影响生长速度,这是铁的规律。结果养殖周期从8个月变成10个月,再变成12个月,最后又是一年半出池。

    饲料配方也是随着市场来改变,这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饲料厂做的是产业,做的是市场,如果不考虑市场因素,谁能做饲料?任何事情都不能做,虾料也必然要走这条路。

    《养殖宝典》:发酵豆粕等蛋白原料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前景如何?能替代鱼粉吗?

    麦:我认为,现在豆粕的价格已经达到3700元/吨,再加一个发酵成本上去的话,养殖户不一定能够承担。从我们做的实验分析,发酵豆粕的确有它的优势,从经济上来看,跟成本的投入相比并不划算。

    虽然它能替代部分鱼粉,但豆粕的成本已经从原来的1000多元一吨涨到3700元/吨,再加入1000多元的发酵成本,价位已经接近5000元/吨,使用成本就不太合算。何况现在的鱼粉也只有6400元/吨,而且是68个蛋白,豆粕只有45个蛋白。

    当然也不能说不如用鱼粉,现在渔业资源逐渐枯竭,没有鱼粉怎么办呢?今天考虑用豆粕取代鱼粉,那很快又有新的东西取代豆粕,因为豆粕也用不起了,所以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中国面临蛋白源的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严重,毕竟我们的养殖产量占全世界的68%。其他国家的养殖量很少,饲料都可以使用鱼粉,而且他们有资源;反而我们养殖量最大,鱼粉产量很少,基本都靠进口。即使这样,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养殖产品的安全。

    缺少鱼粉,我们把大量的植物蛋白、植物原料添加到饲料里面,国外不会这样做。植物蛋白里面有很多拮抗物质、中间代谢物,农药残留等,做成饲料来喂鱼,从遗传上讲,鱼类应付不了,必然发病,又会使用药物治疗,形成一个循环,面临的这些问题又需要研究解决。国家没有那么多钱进行基础研究,饲料厂也不可能来做。你说怎么办?

    “其实很多饲料厂所谓的饲料研究仅仅是配方的筛选”

    《养殖宝典》:近年来,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发展迅猛,未来也将逐渐成为主流,但相对应的水产饲料的研发却相对落后,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麦: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在从事海水鱼营养方面的研究。

    当然,我们在海水鱼的研究数量上有些落后,但研究水平并不滞后。坦率地讲,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国内海水鱼产量规模太低、相关饲料生产规模也很低。

    相对于淡水鱼来说,有几千年的养殖历史,它对生活的环境、饵料投喂比较清楚。要解决它的饲料配方、适应问题很容易,在低成本下就能做到。

    这也是淡水养殖规模大、饲料生产规模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海水鱼不同,只有20多年的养殖历史,之前没有人养,主要靠捕捞。鱼没有在池塘、网箱中生活的经历,根本不适应,所以对环境要求、饲料要求特别高。这是海水养殖规模难以扩大的原因。

    你想使用质量差的鱼粉、鱼油做的饲料糊弄海水鱼是不行的,它不吃不长,这是长期遗传环境对它的影响。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不知道它的营养需求,而是要提供这样的饲料会导致养殖成本太高,消费市场接受不了。比如说,你要让消费者接受8元、10元一斤这个价位的石斑鱼,消费者当然喜欢。但根据石斑鱼本身的营养需求,做出来的饲料成本卖这样的价位是不划算的。

    《养殖宝典》:现实的情况是,国内有不少相关科研单位花了很多精力在做,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也投入资金搞研发,您认为应该怎样合理的去平衡和配置这些关系,避免资源的浪费?

    麦:其实很多饲料厂所谓的饲料研究仅仅是配方的筛选,看几个配方的饲料,哪个成本低?哪个生长快?现有的原料组合,哪个配方更好,并没有回答科学的问题。他不知道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这不叫营养研究。

    科研单位应该解决基本的科学问题,为饲料作配方,为开发新产品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这应该是国家行为、社会公益行为,由科学家来完成。而企业家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产品,彼此间是互补的关系,任何国家都是这样。

    我国和国外的很多情况不一样。我们研究的品种太多,有100多种主要的水产养殖种类,而国外几十个国家加起来也只有10多个主要品种,大量的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经相当透彻。我国转换品种很快、种类又多,加之国家投入不足,力量分散,最后只能进行一些零星的基础研究,系统的研究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