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曲线进入东北粮食购销领域 黑龙江紧急叫停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8-09-17
     在北方粮仓黑龙江,喜悦在乡村里蔓延——9月底、10月初的秋粮收割期马上就要到了。这里的农业部门说,今年无论是大豆、玉米还是水稻,全都长势良好,全省的粮食总产量可能突破800亿斤。

    而黑龙江各地的粮食部门也正在完成最后的冲刺:根据省粮食局的要求,他们应该在秋粮上市前,也就是9月底之前,完成今年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即“粮改”。

    黑龙江今年的粮改计划是:全面完成全省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公司制改造和非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

    据估计,目前黑龙江有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240家左右,非骨干企业360家左右。

    对于粮食流通这一“改革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领域来说,国有企业改制是最重要的一环,也令众多投资者跃跃欲试——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外资粮商。业内传言,路易·达孚此前公开招募经营人才,专门从事东北粮库的收购工作。

    “我们对于中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非常感兴趣,也希望能够参与。”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及业务发展总监黄菊辉向本报记者表示。

    但是令外资粮商们头疼的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中央政府正在逐步收紧外资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政策,参与东北粮改,正在变得更加困难。

    “多元化”粮改叫停

    “黑龙江粮改目前遵循的政策方针,仍然是2007年省政府的25号文。”黑龙江粮食局办公室主任付中立向本报记者表示。

    2007年4月20日,黑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其中有关企业改制的表述为“对于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制,各地市、县(市)要在保留的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基础上,通过改制重组,因地制宜地组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公司制粮食购销企业”。

    该文件同时规定,对于非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对能够出售的,规范执行国家和省政府有关国有资产出售政策,积极出售;对能够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收各种社会资本,组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粮食经营企业;对能够联合重组的,鼓励和支持与其他市场主体联合重组,实现优势互补。对暂不能通过上述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可采取租赁经营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今年的政策有一些微妙的变化。”黑龙江某市粮食局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

    前述官员表示,7月22日,黑龙江召开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产业发展研讨推进会议,他对该会议精神的理解是,对其他资本进入粮食购销领域“叫停”,即使对于非骨干企业,也尽量不改变其产权结构。

    “由于目前形势比较特殊,所以即使其他资本进入,也只能采取比较松散的合作方式”。该官员说。

    他的说法得到了2008年6月2日黑龙江粮食局下发的一份《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黑粮行字<2008>70号)的证实,该份文件中提到,在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原则上不搞产权整体转让。对地处边远、资产闲置、粮食流通作用不大的,进行资产置换改变设施功能和变更企业隶属关系的,要逐级上报省粮食局审批。对未经省粮食局批准,擅自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出售、整体置换、产权转让、变更企业隶属关系的,必须进行纠正,并追查企业负责人和主管部门的责任”。

    粮食安全粮库最关键

    黑龙江省这一新的政策,对于希望能够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获益的跨国粮商们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东北是国外粮商进入最多的区域。不少地方官员,此前一直对外商投资持欢迎和支持的态度。关于政策变化的原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官员皆表示,主要出于对粮食安全的担心。

    一位中储粮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此前中储粮和中粮都非常担心外资进入流通领域会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现在我们要保证粮食安全、保证政府对于粮价有充分的调控能力,就必须要保证中储有足够的粮食;但是一旦外资大举进入,他们完全可以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垄断中国粮食市场。即便中储粮、中粮和华粮捆绑在一起,也完全竞争不过跨国粮商”。

    中储粮总经理包克辛日前透过《半月谈》杂志采访时说,跨国公司发展十分迅速,如果不采取措施,3年后,局面可能就没法控制,可能成为中国粮食加工销售的老大。他同时表示,由于地方政府缺乏相关警惕性,即使跨国粮商不与中储粮合作,也能利用地方政府找到粮源。

    而一名接近国家粮食局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目前已经到了中国粮食流通领域向外资开放的时候,对于中储粮前述担心,其实早就在中央政府考虑之中,“提高外资进入门槛”和“培育中国的大企业集团”是两个可行的政策方向。

    “进入购销最关键是粮库的问题。”前述中储粮内部人士表示,前几年,以益海集团为代表的跨国粮商已经在中国控制了庞大的粮食加工能力,但是由于缺乏粮库,其收购能力与加工能力不成正比,不少外资加工企业也只能从粮库买粮,或者找地方粮库代储代收,扩张能力受到限制。

    粮库建设投资昂贵。自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政府曾连续几年每年投入上百亿元修建粮库,一般单个中心粮库投资皆在1000万元以上。并且,尽管部分地方粮库设备老化落后、经营不善,但是其拥有土地、铁路专用线或者粮食码头,这些资源对企业的资金和政府资源都有极高要求,因此收购粮库或者与地方粮库合作,对跨国粮商仍然有利可图。

    外资曲线进入

    至本报记者发稿时止,黑龙江各市粮改进度不一。有的市已经全面完成,有的市仍然还在解决“三老”问题——“老人、老粮、老账”。

    在黑龙江粮食最重要的产区佳木斯,“我们还在统计‘三老’。”长发粮库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大量人员下岗分流是黑龙江粮食系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个粮库的公开资料显示,其现有职工312人,其中在岗仅为45人,内退和离退休职工合计达到222人。

    该市粮食局一名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大批粮食企业在银行的老账问题没有解决,愿意接手“烂摊子”的外企并不多。

    其他县市的经验则显示,完成粮改的企业盈利状况普遍较好。七台河市粮食局称,该市2007年即完成粮改,目前已经实现企业整体盈利。而依兰县粮食局则向记者表示,已经完成人员下岗分流的企业盈利状况较好,而人员较多的企业仍然状况不佳,有待进一步改革。

    “职工下岗、坏账剥离、陈化粮得到了解决,不管内资外资,谁来经营都能赚钱。”一名粮油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这就是此前外界关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原因。

    但粮改政策的变化已经引起了跨国粮商的注意。“由于对中国政府政策不稳定的担心,我们投资非常谨慎,在粮食流通领域的业务量也不大。”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及业务发展总监黄菊辉说。

    一位地方粮食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农业县市地方财政收入不高,根本无法支撑其完成粮改,因此地方普遍欢迎外来资本进入盘活资产,而粮改初期,中粮、中储粮等央企往往利用行政优势,收购地方优良资产。因此利用跨国粮商的资金优势和流通渠道,对于地方粮食企业是一件好事。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一些地市粮食官员,都明确表示将遵守新的政策精神,否认当地粮改过程中有外资进入。

    但是据本报记者了解,跨国粮商在东北的扩张并没有因此停下步伐。黑龙江目前最大的粮食深加工项目——益海集团(新加坡丰益集团与美国ADM合资)在佳木斯粮食深加工的项目仍然在快速推进。据当地政府统计,项目建成后,地方财政税收将增加3000万元。

    记者获悉,益海集团目前和当地粮库的合作包括合资、代储代收、贸易等。但是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益海目前在佳木斯粮库合资项目中所占比例很小。而益海与绥化市第四粮库则属于整体合作:益海提供资金,粮库以土地和自有资产入股,建立了有限责任公司。

    一名粮食系统官员表示,这种情况需要视乎双方股权比例、利润如何分配来确定是否有违反现有政策之嫌疑,但他认为,目前不可能去追究粮库与跨国粮商合作的“既成事实”,只是限制新的合作项目。

    而益海(佳木斯)公司与当地政府官员皆向本报记者证实,益海将为佳木斯兴建新的战略装车点垫资4000万,对于大粮仓佳木斯来说,铁路运力不足导致粮食无法外运,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地方政府缺乏资金解决这一问题。尽管业内普遍担心,这可能是益海有体系控制东北粮食物流动脉的一步棋,但是双方皆强调,此项目为佳木斯政府所有。

    而对于其他地市来说,失去外来资本进入的可能性,地方财政支持不足,让他们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央拨款上。目前,黑龙江正在制定和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拟报国务院批准。“此前吉林增产百亿斤粮食的规划中,粮食收储部分据说将投入20多亿元,现在黑龙江的计划相当于增产200亿斤,所以估计也会有相当的拨款。”一名地方官员表示。 记者 滕晓萌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