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业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8-06-27
     玉米,是人所共知。它和水稻、小麦一样是国家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是一个故事。是明朝中期由南美洲传入中国的兼有观赏效果,体现历史开放文化的农作物。

    玉米,是一大贡献。为解决全局粮食短缺,农民温饱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玉米从几度“收难、卖难、储难”中走了出来,从“愁怅忧烦”中实现了“峰回路转”。玉米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三重属性:即是食品原料,又是畜禽饲料,还是工业原料。从国情出发,发展玉米产业经济的基本遵循应是:优先确保国家的粮食食品安全所需;切实保证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饲料需求;适当作为效益较高的轻化工原料予以加工转化。

    所谓玉米产业经济,就是以玉米生物产品为基础(包括籽实、秸秆、花丝、花粉、穗轴等),以流通、加工、转化为手段,按产业递进原则向外延伸,跨行业、跨产业、跨部门的经济活动的总称。玉米产业经济是一个多元经济概念,横跨一、二、三产业,是现代多产业和多种技术在一个链条上的集成。其特殊性在于它即是把农民、地方和国家三方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有是集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于一身的产业。在当今世界粮食供求趋紧,玉米非粮取向追求激烈的形势下,妥善抓好玉米产业经济更具有特殊意义。下面,就相关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生物习性与消费趋向 作为粮食作物高产之王的玉米,从植物生理特性上具有三大优势。第一,光和作用能力特强。一是光合作用面积广大。二是光和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CO2)补偿点低。三是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高,玉米在4万米烛光仍能进行光合作用。四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呼吸消耗的能量低。上述特性是玉米高产的生理原因。第二,单株生产能力很强。玉米是一种具有惊人储存能量的作物。其单株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其它禾谷类作物。玉米的一个果穗少则100克,多则400克以上。任何谷物的生产能力都无与可比。第三,玉米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较强。玉米对光、温、水、气、土壤等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比其他作物要强得多。田间管理也比其它作物简便。玉米是一种高产稳产系数较高的粮食作物,因此,被称之谓“铁杆庄稼”。

    植物布局与高产措施 玉米种植布局应本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培育的增长点是优势产区、优良品种。中国玉米生产呈现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在地里位置上,形成了一条由东北向西南的对角线形状的玉米生产带。其所涵盖的行政区域由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等11个省份。其中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地腹地的吉林面积最大,在28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3%。吉林省之所以有这样高的产量、贡献,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黑土地的适应性。二是北纬40℃左右气候每年一季作物的适宜性。三是当地农民、专家、干部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积极性。吉林省在多年实践中积累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和经验,主要六个方面,也叫“三十二字决”。即:精细整地,适区良种,地膜覆盖,双行大垅,合理密植,两肥并用,灌溉深松,机械全程。

    特用价值与开发定位 玉米的籽实、秸秆、花粉、花丝、果穗、包皮都具有深度加工的喜人前景。玉米的生物特性和转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高产作物。单株物质重量、果穗重量、单位面积产量都居粮食作物之首。一季每亩最高单产量可达1700以上。(2)庄稼铁杆。如前所述,是抗性强,易于管理的作物。(3)健康食品。玉米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热量都超过稻米、小麦。特别是含有维生素E,对心血管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其综合营养高出其它粮食作物。(4)饲料之王。玉米与其它粮食作饲料比较,畜禽出栏时间可高出一倍以上。(5)轻工原料。从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淀粉树脂、淀粉纤维以及各种化工醇等可达上千品种。(6)生物能源。不仅籽实可生产能源,其秸秆(每株是籽实重量的1.5倍以上)更是丰富的酒精、造纸、发电的可再生植物能源。

    科技支撑与政策保障 有效有力的科技支撑,是玉米产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玉米的生产栽培层面,建设好五个体系:①良种繁育体系。优良品种是增产增效的第一要素。②植保防治体系。切实抓好玉米的病、虫害是确保稳产高产的重要前提。③设施保障体系。防涝抗旱的水利设施,增温保肥的地膜覆盖设施,有效保护耕地的工程设施,这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基础条件。④农机配套体系。实现玉米耕作的全程机械化是确保高产稳产的根本措施。⑤农技服务体系。用现代先进技术武装玉米种植是实现增产增收的决定要素。

    资源拓展与外向开发 国情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吉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海外农业开发特别重视,并对开发项目予以大力支持。2006年以来专门成立了海外农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指派我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着力抓紧抓好。在大量考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三条结论:一是国际上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已经不多了,但还不少。二是中国具有海外农业开发的明显优势。三是不少待耕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自身难能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