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复苏 “饲料期货”大受青睐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8-05-06
     如今,又到谈论饲料消费旺季之时,而今年,饲料商品期货能给投资者惊喜吗?

    昨日,是国内“五一”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呈现整体上扬的态势,而在所有品种中,豆粕成为最强的品种。

    “从过去一个月的走势来看,在豆类品种中,豆粕的表现是最强的,这是因为市场对今年国内饲料消费的预期相对乐观。”浙江新华期货分析师陈里对《第一财经日报》指出,“豆粕昨日的表现正是前期走势的延续。”

    本报从对国内主要养殖地区的相关养殖户和企业调查询问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养殖业在稳定恢复中,另外家禽方面的疫病控制也较为良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殖户的信心。

    “以前,购买小猪总害怕没有养大就死了,所以也不敢多养;现在疫情控制得比较好,购买的小猪数量有所增加,养猪的信心也在增加。”成都双流县的一位养殖户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而这种情况在湖南、山东等地也同样存在。

    据市场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生猪补栏积极性较高,相对春节前,个别地区养殖规模扩大幅度达到15%~20%。另外,随着天气转暖,水产饲料的消费也在逐渐上升。

    养殖行业的稳定增长,将逐步增加饲料的消费,而豆粕、玉米作为国内主要的饲料原料,其消费量的增加也被市场寄予了较高的期望。

    “过去三年,受家禽、生猪存栏量低下、疫情因素影响,国内饲料消费始终难以出现明显的好转,而在今年,这种状况有望改善。”吉林一玉米销售企业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指出,“猪肉价格的高企,令养殖户有较强的养殖冲动,一旦疫情达到有效控制、猪崽的供给增加,那么生猪养殖将会有较大的提高。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经历了两三轮生猪补栏后,目前猪崽的供给量在稳步增加,而同时疫情的控制状况也较好,因此预计今年饲料消费旺季到来时,将呈现供销两旺的局面。”

    从现货市场的表现来看,目前国内主要消费地区的玉米和豆粕价格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据黑龙江天琪期货公司的数据,节后,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油厂43%蛋白报价3750元/吨,豆粕库存压力较小。山东日照地区大型油厂豆粕成交报价3620元/吨,较“五一”假期涨20元/吨。天津地区油厂今日豆粕43%蛋白报价3600元/吨,较稳。

    市场人士指出,鉴于今年国内饲料需求的良好前景,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豆粕、玉米等品种。不过,鉴于目前这两个品种的价位相对较高,在参与时可以选择套利、逢低买入等交易策略。

    受饲料需求升温利好刺激,近期国内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昨日,大连豆粕期货更是大涨2.5%。分析师表示,去年国内猪肉供应紧张,造成肉价连续暴涨,但目前随着牲畜存栏数的恢复,饲料需求也正急剧放大。

    “五一”期间,CBOT维持横盘走势,并未对国内市场形成鲜明指引,美豆和美豆粕上周五分别收于1304美分和338美元。不过昨日国内农产品市场却突然强劲上扬,其中,大连大豆上涨51元收报4105元/吨,涨幅1.26%,豆粕上涨82元报3397元/吨,涨幅2.47%。并且,农产品市场呈现资金积极介入的迹象,豆粕期货日增仓2万余手。

    分析师普遍认为,随着气温的回升,国内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迅速增加,豆粕正替代豆油成为市场上又一新的热点。据统计,自4月初以来,大连大豆、豆粕期货的涨幅分别为8%和10%,但豆油涨幅仅有4%。

    据了解,目前国内生猪生产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华商储备调研数据显示,现在出售一头活猪的价格为17元/公斤,一头猪(100公斤)的收入就能达到1700元,而养殖成本约为1332元,其中包括仔猪成本、饲料成本、电费、防疫费、人工费、固定资产折旧、租地费等,这样养一头猪能赚368元。去年同期,农户活猪售价仅为5~6元/公斤左右,2007年8月,农户活猪售价涨至7~8元/公斤,而目前17元/公斤的价格已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09%,整个行业由亏转盈。

    江南期货彭耀认为,经过长期压制后,目前养殖业利润呈现爆发性恢复的态势,这必然激活农户养殖意愿,从而带动饲料需求的增长。

    中国国际期货农业分析师徐凡也表示,目前生猪养殖正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养猪户引种的、扩群的很多,规模化养殖也呈现快速发展,这将刺激豆粕的消费。

    目前,国内生猪饲养业呈现出燎原之势。比如湖南省政府日前出台了《推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10年,湖南省生猪年出栏量将达到8500万头,扶持建设1000个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的标准化健康养殖小区,10000户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户(场)。

    不过,也有不少观点对此表示出担忧。华商储备调研报告指出,虽然目前农民获利增加,但这是在生猪持续供不应求以及农民承担了巨大养殖风险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生猪饲养周期较长,从仔猪到商品猪需要约6个月,在此期间的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都要由农民自己承担,在目前饲料价格和人工费用还在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农民养猪的风险已越来越大,除规模较大的饲养户和养殖企业外,绝大多数中小农户已无力或愿望继续扩大规模。

    “我现在养了103头猪,而在春节前,只养了41头,当时还有三个猪圈是空着的。”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四川成都双流县的养猪农户卢元(化名)这样回答。

    “从前年开始,我的猪是越卖越少,而现在我希望能够越卖越多。”他笑着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卢元是2004年开始养猪的,不过在他开始养猪的两年内,并没有从养猪上面获得好的收益。“一开始养猪还觉得有奔头,2004年下半年毛猪价格还能卖到4块钱一斤,不过随后的一年多时间内,价格不断下跌,到2005年下半年最低一度到过2.4元/斤。”他告诉记者,“当时,毛猪卖不了价钱,幸好小猪价格也不贵,只好尽量多买一些小猪,然后把成本降低,勉强能过得去。”

    到2006年下半年,卢元最多的时候养了140多头猪,不过每头猪的利润(不算人工)平均下来还不到50元。2007年,受各种因素影响,卢元被迫减少养殖数量,到2007年中,他的养殖规模下降至50头左右。虽然,2007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毛猪可以卖到8元/斤,但是卢元仍然不敢扩大养猪数量。

    “去年虽然猪肉价格不断上涨,每头猪的利润最高可以达到400~500元,不过如果死了一头猪,那么可能要2~3头猪的利润才能弥补过来。”卢元告诉记者,“所以,那个时候就是卖出10头猪,最多买5~6头小猪。而且小猪价格也在猛涨,买多了如果养不大害怕亏本。”

    于是,到今年春节前卢元养猪数量最后只剩下41头。

    春节后,卢元去年养的生猪陆续出栏,而他补栏的积极性却明显增强。今年2月下旬,他卖了9头生猪,然后买了7头小猪。在3月底,他又卖出12头生猪,买入了15头小猪。4月底,他卖出18头生猪,这次他一口气买入了70头小猪。卢元在卖掉39头猪之后,买入了92头小猪,加上他的两头母猪以及4月中旬一头母猪所产的9只猪崽,目前他已养了103头猪。

    “现在猪肉价格还维持在高位,而且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小猪的价格也下来一些,所以我觉得多养一些比较合算。”卢元告诉记者,“现在我们这边有些养殖户甚至借钱买小猪。”

    卢元可能是国内养殖业复苏的一个缩影。而猪肉价格在经历了近一年多的高价后,也应该在供给扩大的情况下出现回落。对于饲料行业而言,随着养殖业的复苏,有望逐步摆脱过去几年的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