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议价饲料平价猪 学者激辩宏调政策执行力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8-04-18
     一个数字引发了一场关于宏调政策执行力的争论。

    4月17日,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举办“中国宏观调控30年”研讨会,与会学者和官员将话题重心放在了刚出的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上。

    讨论最热烈的是普遍高于市场预期的GDP增速10.6%这个数字——此前市场普遍预计,由于受美国次按和雪灾因素,一季度经济增速在10%左右。

    一季度GDP意外上升,是喜是忧?与会学者和官员将话题引入了宏调执行效果的讨论,进而有学者提出对“议价饲料平价猪”的当前宏调政策组合的反思。

    宏调改革仍需到位

    针对这个10.6%,社科院工经所以及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教授汪海波在会上认为,目前宏观调控主要还是要控制经济过热的风险。

    而国家统计局上周四刚刚修正了2007年GDP增速,比原先提高了0.5个百分点至11.9%,为13年来最高。“这表明中国经济达到了历史上经济增长的新一轮强波周期。”汪海波认为。

    汪海波认定当前中国经济过热。

    中央党校经济研究部教授曹新则认为,由于企业和地方投资热情仍在,“上半年投资增长将有所反弹,下半年会回落。”理由是,今年政府放款额度有限制,并且外贸顺差会进一步回落。而通胀压力也将在下半年有所缓解。

    “我们需要平衡GDP和CPI。”曹新对本报表示,“不能因为一味治理通胀而使得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

    一位来自国家部委的学员亦认为,通胀拐点可能在二季度左右。而“宏观调控应提前预防美国次贷带来的进一步影响。”

    为什么治理经济过热一直效果不明显,汪海波认为是宏观调控的改革没有真正到位。

    “虽然表面上是中央、地方两级共同执行经济计划,但实际上执行各种计划主要以地方为主,与此同时,地方财税、干部体制改革都没有到位。”汪海波说,如此一来,导致国家的宏调政策遭遇追求GDP动机的地方政府之间的一对矛盾依然没有解决。

    汪海波举例说,尽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官员们已经逐渐转变以GDP考核干部的体系,但根据他的观察,现实中变相以GDP考核干部的情况依然很严重。他透露说,在某个地方干部考核指标体系里面,“经济发展方面的权重依然达到60%左右,而环保方面只占0.5%。”

    除此之外,汪海波还指出了另一个问题:宏观调控不及时。“1998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和中性货币政策的组合,但一直到2005年才改正过来,造成了现在的一些问题。”

    反思“议价饲料平价猪”问题

    在目前高通胀的形势下,政策组合是否能达到政府有效干预市场的效果?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董小君提出了她的讨论意见。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当前宏调采取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董小君教授认为,落实到操作层面,当前一方面货币供给的增速依然很快,一方面政府为了抑制通胀,帮助低收入阶层,实施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在她看来,目前的政策组合是“松货币供给+紧价格干预+产品补贴”。

    董分析说,目前政府对电、油、粮进行了上限价格管制,对劳动力和土地进行了下限价格管制。其结果是“电、粮、油限价后,管制价格在市场均衡价格之下,造成供给短缺;而最低工资的劳动力价格管制,对青少年劳动市场影响较大,土地管制政策则推动了房价上涨。”

    鉴于此,董认为,“价格管制为通胀火上浇油。”理由是对产出上限管制(煤电油运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值),和对投入的下限(劳动力成本等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值)管制共同打击了生产积极性,使得短缺更加严重。即出现所谓的“议价饲料平价猪”的问题。

    董小君建议,将政策组合调整为“紧货币供给+松价格管制+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以促进生产和抑制需求,“在通胀情况下,充分发挥价格机制调节供求矛盾。”

    与此同时,一位来自国家部委的国家行政学院任职班学员提醒说,在宏观调控中,应注重企业这个微观基础的作用,“使得宏观调控和微观改革互为基础,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