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飞涨引发危机 我国有粮不用慌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8-04-15
     全球粮食价格飞涨引发的社会危机

    全球食品价格自2002年以来持续攀升,到今年初已累计上涨65%。去年,全球谷物价格上涨42%。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3天,远低于去年初169天的水平。世界银行最近的估算显示,国际大米价格今年将上涨55%。

    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说,粮食价格飞涨可能给世界带来“可怕后果”。世界银行同一天发表声明说,加勒比海国家海地因粮价飙升引发的社会危机显示,国际社会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粮食问题。

    海地总统勒内·普雷瓦尔12日宣布,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国内大米价格调低15%左右,以应对国内日益严重的粮食价格问题以及骚乱。然而,新措施宣布不到1小时后,海地国民议会参议院在一次特别会议中以多数票赞成通过决议,罢免总理。

    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原因

    英国《独立报》分析全球粮价上涨的多种原因,尤其指出,发达国家对于以玉米为代表的生物燃料的研发和追求正在加剧粮价攀升。其次,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推高生产粮食所需化肥价格,以及粮食作物的成本。

    粮食价格预测:供求紧张局面将持续到2010年左右

    对于今后的粮价走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粮农机构等机构的专家预测,随着价格刺激下的供应增加以及需求趋稳,从中期来看价格一边与市场联动,一边逐步趋于稳定,目前的供求紧张局面将持续到2010年左右,2015年国际粮食名义价格将逐步下降至2007年初的水平。

    中国的应对策略:预算中安排5625亿元支农投入

    为抑制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中国政府则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大农业投入等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亚行经济学家庄健说,中国政府在今年预算中安排了5625亿元的支农投入,近期又追加了252.5亿元加大对农业的扶持,这一举措抓住了缓解通胀压力的要害,政府对农业基础地位更加重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国有粮不用慌

    国际粮价飙升肯定会对国内粮价产生一定影响。然而,迄今国外粮价飞涨还未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国内粮价产生明显的冲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月份国内粮食价格同比上涨5.7%,2月份上涨6%。相对于国际粮食价格的“高歌猛进”,国内粮价至多只能是“小步慢跑”,粮价上涨表现出温和性、合理性、结构性和可控性的特点,粮价涨幅仍在合理区间内。

    分析原因,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谷物的进出口量,对于全国的粮食总产量而言份额很小,而国内粮食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不可能出现粮食短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积极开拓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但不管经济环境怎样变幻,我国始终不渝坚持以国内为主满足粮食需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方针。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更采取了一系列“惠农、兴粮、富民”政策,广大农民种粮生产积极性空前增强,全国农业粮食连续4年增产。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5亿吨,除大豆外,谷物完全能满足需求。目前中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很低,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同时,我国粮食储备也连续增长,粮食安全系数达到30%以上,远远超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

    此外,我国还实行了粮食最低收购预案,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增强。在粮食增产价格低迷时,通过最低收购价提高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粮农利益;在粮食价格较快上升时,再通过公开拍卖、竞价销售,增加市场供给,并有效平抑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