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寡头提价遭机构降级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8-03-07
      随着生产工艺的日益成熟,维生素全行业产能相对过剩,所以新和成、浙江医药(爱股,行情,资讯)此次涨价的支持理由相对有限

    2月21日,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002001.SZ) (以下简称“新和成”)发布公告称提高其主要产品价格。其中, VE(维生素E)较去年10月20日提高约120%,VA(维生素A)价格比去年12月4日提高约60%。

    无独有偶,同样地处浙江省的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600216.SH)(以下简称“浙江医药”)于2月22日发布公告提价,VE较去年9月18日也提高了约120%。

    公告发布之后,两只股票在连涨数月之后再创新高。然而,对于产品价格巨幅上升的重大利好,各机构却持谨慎观望态度,申银万国、安信证券、长江证券(爱股,行情,资讯)、中投证券等券商纷纷调低对两家公司评级。

    对上市公司而言,公司主要产品价格的巨幅提高通常都是巨大利好,为何新和成与浙江医药却因此遭到众多机构的评级下调呢?其中的矛盾令人不由得质疑:此次巨幅涨价背后动因是什么?

    寡头联动

    带着上述疑问,《财经时报》记者致电浙江医药,其证券代表章吕表示:“此次提价主要由供需关系决定,而且前两年维生素价格一直处在低位盘整期。”

    据了解,自2002年始,全球原料药产能向中国转移,在国内已形成多品种的供应商规模。凭着规模优势中国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剧增。

    伴随着近年来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缓慢上涨,毛利率水平多年来缓慢下滑,许多生产维生素的小企业不堪成本压力退出,供给区域集中,龙头企业议价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目前,国际维生素市场由浙江医药、新和成以及国际供应商BASF、DSM等几家公司垄断,而浙江医药、新和成所占份额接近40%。

    事实上,在价格战中退场的供应商所空出的市场份额提供了销售量的增长空间,同时也调整了供需平衡,提高了供方的议价能力。

    长江证券分析师吕蒙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量价齐升的效应往往出现得较为急切,同样急切地下跌往往会伴随供方产能的放大接踵而至。”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新和成饲料级VA粉的年产量约为4000-5000吨,居全球第二位,占了近20%市场份额。而浙江医药VE粉产量则居全国首位,在世界排名第三,为VE寡头。

    同为中国企业,他们经历着同样的成本上升压力,成本的上涨促成了产业交错寡头之间的相关度,他们为了各自市场份额必然选择“绥靖政策”。

    吕蒙认为:“如果新和成和浙江医药真的形成联动,其议价能力相当强势,在VE市场享有38%的话语权,VA31%,VH73%,联动形成行业定价者。那么产品价格的涨幅就完全取决于成本的上涨。”

    对此,浙江医药证券代表章吕表示:“涨价之前虽没有通气,但一样的产品,价格自然也会拉平。”

    市值高估

    国金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严小飞认为:安迪苏公司(法国维生素厂商)决定退出VE市场以来,安迪苏公司的VE存货在欧洲市场目前基本得以消化,使得全球VE市场的供应量出现约15%左右的短缺,我们判断维生素VE的价格将最为坚挺,有涨价预期。

    但与此同时,VA的全球市场约有12%的过剩,未来的涨幅应该比较有限。随着VA工艺的日益成熟,产能的相对过剩。所以新和成、浙江医药此次涨价的支持理由相对有限。

    安信证券分析师洪露指出:支撑VA涨价的理由为,两类产品在生产原料部分高度重叠相关,使以往两类产品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度,VE:VA价格系数约为2.2-2.6倍。因而,VE涨价促动了VA涨价。

    对于未来价格走势,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分析师陈宇表示:公司作为出口企业,产品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存在波动性。

    申银万国分析师张寅提醒投资者:新和成、浙江医药的总市值已分别高达122亿、92亿元,对比公司目前拥有的工艺成本、核心竞争力,市值已经高估,隐含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