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价高企新因素
世界粮食价格已经而且正在经历的持续快速上涨,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粮食消费,尤其是贫困国家的生活水平,甚而影响国际稳定与安全局势。通过与石油以及生物能源之间的联动关系,粮食供给与价格势必影响未来世界经济的基本面。
中国人民银行在上周五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谈及了国际和中国的粮食问题,报告指出:国际石油价格高企、生物能源发展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较快增长加大了粮食需求,加剧了全球粮食供求的紧张格局。而国内土地资源总体有限,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工业用粮需求持续增加,支撑国内农产品价格较大上行压力。
我们关注全球粮食问题,这是关注中国粮食问题的重要基础。《第一财经日报》特此专访了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粮食经济学家约阿希姆·冯·布劳恩(Joachim von Braun),就世界粮食供求形势,以及粮食价格的短期与长期走势作深入探讨分析。欢迎参与讨论:cbn_wer@yahoo.com.cn。
生物能源挤占了粮食种植的资源,消耗了粮食收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并破坏了土地资源,加重了粮食短缺的情况,加剧了贫困和饥饿。生物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粮食短缺的罪魁祸首
世界粮食价格或是长期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去年,世界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经历了令人瞩目的上涨。小麦上涨112%,大豆上涨75%,玉米是47%。其中,小麦和玉米价格达到了近十年来的最高价位。您怎么看这种上涨的持续性?
冯·布劳恩:探讨当前的粮食价格上涨的持续性,也就是说到底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作出的评估是,这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粮食价格不会下降,在短期内将继续上涨。我们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的其他一些学者也同意我的这种判断。
《第一财经日报》: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粮食高价位的刺激下,粮食供给自然会扩张,价格自然会在一定时期的上涨之后回落。
冯·布劳恩:当然,价格的走高也会刺激粮食生产,最终消弭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达成新的供求平衡。但是,这种状况不会在近期内出现。在中长期,比如说五年,也许那个时候供求能达到均衡。不过,只要经济继续快速发展,能源价格继续高企,这仍将是高位上的平衡;粮食价格上涨将至少在几年之内影响这个世界。此外,粮食价格上涨将是个长期问题,是达到新的均衡之后仍然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美国粮食和农业政策研究所(Food and Agricultural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预测,在2009~2010年粮食生产周期之前,对玉米的需求将会持续上涨,超过玉米的供给;在高位价格上的新的供求平衡将会至少在2010年后出现。
粮食领域的新供求关系
《第一财经日报》:为什么您坚持认为粮价走高将是长期性的呢?
冯·布劳恩:因为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是结构性的。这些结构性因素决定了这种上涨将是长期而不是短期的。
目前来看,供需双方的情况都支持粮食价格上涨。粮食需求快速上升,而粮食供给相对不足并且在局部地区出现绝对性下降,这种涉及供求关系的结构性因素是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粮食需求推高了价格。粮食消费增长,部分原因是一些新兴大国的经济发展导致的,当然我想强调,这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但是这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一些人口大国比以前消费了更多的粮食;二是粮食消费的结构也在变化,比过去吃更少的谷物,而吃更多的肉类、乳类等食品,由于肉、蛋、乳等食物制成品要消耗更多的粮食,所以刺激了粮食需求的大幅度增加,部分导致了世界粮食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粮食供给方面也有问题。粮食与其他农作物不同,大量的粮食是通过机械化的方式生产出来的,能源变成了耕作的要素之一。因此,石油价格的上涨抬高了粮食种植的成本,并直接导致了2007年粮食价格上涨。另外,很多地方对农业的投资乏力,至少与播种面积的增加不匹配。特别是对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投资跟不上去,没有投资和技术,种粮食的成本就降不下来。
在粮食供给方面,除了石油价格的短期波动以外,还有一些长期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在东亚和南亚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很多是通过小农耕作的方式,这种耕作需要悉心照顾田地,需要在选种、播种、施肥、收获等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这种耕作方式是长期存在的,因此粮食种植的成本不可能很快降低,而且,随着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粮食产区的人力资源成本和种粮的机会成本也会抬高。
《第一财经日报》:您在一些场合中提到,世界粮食平衡正在改变,出现了一些决定粮食价格的新的驱动因素,这些新的因素有哪些?
冯·布劳恩:我认为,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且在未来有进一步上涨趋势,这是因为一些新出现的供求关系左右粮价。这些新的供求关系包括,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能源价格上涨、气候变化、快速的城市化和针对粮食贸易的出口限制等等。这些因素改变了原有的粮食供需关系,推高了粮价,给粮食价格的走势加入了更多不确定的因素。
IFPRI基于粮食新供求因素建立了新的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2015年前的粮食价格作了预测。
新兴市场经济普遍出现了快速增长,导致粮食需求的结构性增长,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即便是非洲很多经济体也在不稳定中开始了超过4%的增长。这种出现在人口密集、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比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更有力地带动了粮食需求的上升。
2008年世界粮价波动将会加大
《第一财经日报》:您预测2008年的世界粮食价格的走势将会怎样?
冯·布劳恩:粮食价格将可能继续攀升,至少会维持在高位。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今年1月份预测,今年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将会低于需求量约3000万~4000万吨,约占全年总产量的1.5%~2%左右。另一方面,全球粮食库存在最近30年间不断下降,2007年已经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供需结构和库存水平共同决定了2008年粮食价格走势。
在短期,也有很多因素促使2008年粮价甚至2009年粮价上涨。石油价格已经突破100美元,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就会使得粮食价格出现上涨。另外,异常气候的因素可能使粮食短缺问题雪上加霜,可能会使今年的粮食价格产生巨大震荡。
最后,我们预测,从长期来看,目前的粮食价格上涨的趋势将会持续。根据IFPRI建立的模型,在10年之内谷物价格将至少上涨10%,可能达到20%。
《第一财经日报》:很多人除了关注价格高低以外也关注价格的波动。
冯·布劳恩:是这样。在粮食价格上升的同时,价格波动也将更为明显。比如,气候变化对粮食价格的作用将会更为明显并且来得直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国家,缺乏应对异常天气的准备,因此在异常天气面前更为脆弱。这种脆弱性将直接导致2008年的粮价有可能继续大幅度波动。
同时,粮食价格也会更受石油价格的波动影响。数据分析表明,粮食价格与石油价格将越来越有同步性,也就是说,相关性更为强烈。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小麦和玉米价格的变化幅度是过去五年的2~3倍。我预测,今后粮食价格的波动将会更大。
考虑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改善餐桌的需求,不同食物之间的价格差距也会拉大。高质量的食物制成品的价格将会领先于其他食品上涨。此外,蔬菜和水果的价格因为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将随之增加,增速也会在谷物之上。
生物能源挤占粮食种植资源
《第一财经日报》:我们来谈您提到的粮食领域的新供求关系。先谈能源价格,能源价格如何影响粮食问题?
冯·布劳恩:在最新出现的影响粮价的因素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能源问题对粮食问题的影响。有证据表明,粮食价格越来越受到能源价格的影响。这种关联将使得粮价在高企的同时,波动也更为剧烈。同时,这也会刺激期货市场的活动,加剧粮价的波动。
我们已经提到,目前大量的粮食是机械化生产,能源价格提高将抬高粮食种植成本。能源价格影响粮食供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石油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也会刺激生物能源作物的种植。比如在巴西不断扩大的生物能源作物种植,美国将于2008年用四分之一以上的玉米用于乙醇加工作为汽车燃料,欧盟也计划在2010年前生物能源产量可望达到1100万吨。
《第一财经日报》:请您详细介绍生物能源对粮食问题的影响,另外生物能源作物的种植是否会扩大?
冯·布劳恩:从生物能源来说,生物能源挤占了粮食种植的资源,消耗了粮食收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并破坏了土地资源,因此这显然不是个好主意。生物能源反而加重了粮食短缺的情况,加剧了贫困和饥饿。
在2008年和今后更长的一段时间,生物能源作物的种植是否扩大,取决于它是否能够获利;而能否获利,取决于能源价格的高低——能源价格又以石油价格为晴雨表。根据调查研究,当石油价格为60到70美元的时候,生物能源的生产就能够带来利润。也就是说,只要石油价格高于这个门槛,生物能源生产就有扩大的趋势。当前,石油价格显著高于这个门槛,并且已经突破100美元门槛;因此,只要不加以限制,用于生物能源生产的初级粮食作物就会增加。
与生物能源作物种植扩大相应,进入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粮食就会减少——这将提高粮食价格。另外,由于这些初级农作物是许多其他农业活动的原料,因此这些初级农作物的价格将会推高肉类、乳类和其他日常食品的价格。
IFPRI艾伦·威尔逊(Ellen Wilson)和迈克尔·鲁宾斯坦(Michael Rubinstein)在一篇文章里通过建立新的模型,已经成功地证明了生物能源作物的种植与粮食价格上涨的相关关系。我个人的观察表明,这种相关关系是非常强烈的。一句话,生物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粮食短缺的罪魁祸首。
《第一财经日报》:巴西是个种植生物能源作物非常多的国家,但是似乎并没有造成显著的粮食安全问题……
冯·布劳恩:在巴西,生物能源的扩大生产已经部分导致了该国食品价格的上涨。这种影响表现为石油的替代品比如乙醇的生产与粮食价格之间的强烈关联。通过分析证明,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的乙醇价格和蔗糖价格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关联。但巴西并没有遭受更大的困难。
巴西确实是个特例。这首先是因为它是一个粮食出口国,从国际粮价上涨中获得了不少好处,这种好处多少弥补了生物能源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其次,巴西是一个大国,资金方面比较充裕,研究机构也比较发达,因此对农业的投资和技术研发推广还基本能够保证。第三,巴西政府自从“零饥饿计划”实施以来,采取了不少政策补助国内的穷人,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我们说巴西在应对粮食短缺方面做得比较好,给了其他粮食出口国处理国内缺粮问题树立了一个典范。
但是,发展中国家中毕竟只有少数是像巴西、阿根廷那样的粮食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出口虽然不如巴西,但是中国有充足的资金技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力资源和运行良好的政府。但是,不能指望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像巴西、中国这样;事实上,很多非洲国家既不出产粮食作物,也没有钱没有技术,又处于战乱、无政府状态或政府治理不当的困境中。
所以说,如果眼光只盯在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不考虑非洲地区面临的困难,我们就可能会得出过于乐观的结论。
气候变化影响粮食供给
《第一财经日报》:您提到了气候变化对粮食问题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冯·布劳恩:气候变化使得全球性的异常气候普遍增加了,这个观点在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得到普遍认同。比如2007年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导致了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粮食主产区大幅度减产。在澳大利亚,旱灾是该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这导致了这个粮食出口大国的大幅度减产,直接影响了全球粮食价格。
《第一财经日报》:气候变化通过什么样的机制作用于粮食价格?
冯·布劳恩:很多地区不能维持正常的粮食产量,特别是东欧和俄罗斯地区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它们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因此今年受影响很大。今年中国南方的雪灾也是这种情况,不过中国南方气候条件比较好,可以在灾害结束后再种植下一季,甚至现在就可以通过补种挽回一些损失。但是,在俄罗斯那样的光热条件下只能收获一季,一旦遭了灾就会受很大影响。各种资料还显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
粮食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不会立刻造成市场价格的上涨,因为粮食的种植需要几个月的周期。但是几个月以后,甚至一年以后,这种影响就会显现出来。
根据一些专业机构的预测,2008年的异常气象有可能继续如去年一样大面积出现,这会对粮食生产造成短期影响。在中长期,由于气候变暖,世界农业最终产值到2020年时将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发展中国家将下降20个百分点。
担忧粮食贸易壁垒
《第一财经日报》:我们探讨了粮食的供给和需求。那么在粮食流通和贸易领域,会出现什么新情况?
冯·布劳恩: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粮食作物和其他农作物的贸易流通不是很顺畅。各国都想关上门,用自己的粮食养活自己的人民。但是,同时,在全球化的粮食和食品生产链条中,由于分工更加明细,各国都不足以完全满足国内的食品需求。道理很简单,我们除了吃粮食以外,还需要摄入一些高营养的食物和饮料,比如咖啡,在中国是茶,此外还有烟草等作物丰富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一些国家专门生产非粮食类作物,并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粮食。
我们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非洲国和美洲国。人们只食用两种食物:粮食和咖啡。美洲国生产粮食、进口咖啡;非洲国生产咖啡、进口粮食。非洲国(粮食进口国)希望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足够的粮食以养活本国人民。考虑到对于非洲国来说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为了购买足够的粮食,非洲国需要种植越来越多的咖啡,这反过来又不断降低咖啡相对粮食的价格,这就形成了粮食相对短缺的局面。同时,美洲国为了保证其国内供应,又对粮食进行出口限制,这更加剧了非洲国的严重问题。
我假设的情境在现实中是有所指的。在1月18日,阿根廷政府刚刚宣布,在两个月前提高玉米、小麦、大豆的出口关税的情况下,再次提高出口关税,并对一些粮食产品和肉类进行出口限制。
另一个与此不同的过程也在加剧粮食价格上涨。竞争力弱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生产者的利益,树起贸易壁垒,限制粮食作物的进口,推高了国内粮价。再举一个上个月发生的例子。印度尼西亚政府为了保护国内大豆生产,宣布采取35%的大豆进口关税。但是,这一举措导致了印尼国内很多人抗议,原因是害怕此举会导致大豆价格暴涨,加剧饥荒。为反饥饿而生的贸易壁垒反而加剧了饥饿,这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个难解的问题。
此外,因为石油价格可能在2008年维持高位或继续上涨,导致粮食的海运费用大幅度上涨,这将增加粮食贸易的成本,阻碍贸易的发生和进行。
要保持一定的粮食库存
《第一财经日报》:全球粮食库存问题呢,您提到这已经下降到了30年来的低点。世界粮农组织报告说,目前全球的谷物储备只够消费57天。
冯·布劳恩:过去30年来,世界粮食库存一直在不断减少。尤其是近几年来,粮食库存下降得很厉害。到2007年,全球粮食库存已经到达了30年来的最低点。全球小麦库存仅够全球人口不到三个月的消费;而玉米库存仅够两个月的消费。这其实是我们更为担心的问题,比粮食价格上涨本身还要担心。也就是说,一旦出现重大事端,除了造成饥荒以外,还会造成恐慌,这是对安全更大的威胁。所以,对于一些人口大国来说,与其开仓放粮平抑粮价,倒不如保持一定数量的库存,以备不时之需,这样不会造成粮食安全方面的重大问题。
另外我们也曾研究过鼠患对粮食仓储的耗损。以前很多地方都担心鼠患问题。现在,由于粮食库存持续下降,这个问题好像已经不存在了。从这个事例中看到,粮食短缺确实已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行动起来,面对饥饿这个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也许2008年粮食短缺还只是像“鼠患”一样的小问题;但是,如果不加以解决,到了2010年,也就是你们中国的虎年,粮食短缺将会“猛于虎”。
粮价上涨将影响穷国粮食安全
《第一财经日报》: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影响是哪些?
冯·布劳恩: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阶层最容易受到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因为这些地区和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很高,挣的钱大部分都用在维持生存上。而且,这些地区的贸易条件似乎呈现出恶化的趋势。我们在孟加拉国调查时发现,该国普通家庭的食品购买力平均低于30年前。
在更长的时期,粮食价格上涨将会导致更多营养不良的现象。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到2020年可能比现在增加一倍,到2050年可能增加两倍。到那时,粮食安全问题可能就会演变成人道主义灾难。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这些低收入群体受到的影响会不会在将来形成重大的粮食安全问题?
冯·布劳恩:不是在将来,而是说现在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很多穷国不能用足够的货币交易粮食,本国的出口经济作物价格又低廉,难以换得足够购买粮食的外汇。因此,他们将会更多地受到粮食短缺的影响。
让我们将目光从一两年的中短期放长,在今后的一个较长时间,粮食安全将会越来越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现在那些贫困和饥饿的人群在10年以后将会继续贫困和饥饿。我们看到,在过去的15年里,营养不良的人口从8.23亿上升至8.3亿。这是根据IFPRI的数字,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字比较保守一些,也达到7.8亿。可以想见,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今后的15年至少也是这个数字,也许还会更多。
四大措施缓解粮食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增加粮食供给或给粮食消费者予以补贴?
冯·布劳恩:首先,需要加强对农业的投资,特别是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投入,这种投入要选择那些见效尽量比较快的项目。在加大对农业和农业市场的投资力度的同时,要特别加大对耕地的投资。
其次,需要开放粮食市场,促进粮食贸易而不是对其加以限制,这样对粮食出口国和进口国都有好处。
第三,本国政府要利用社会保障体系和其他项目,对本国的贫困人口和家庭进行补贴,或采取其他手段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以保护对粮食价格上涨最脆弱的贫困人群。
第四,要将农业与粮食问题置于气候变化政策讨论的议题内,通盘考虑生物能源生产与粮食价格的关系。
当然,正如我所说,这些行动由于周期较长的关系,不会在这一个粮食生产周期内显现效果。但是,这些努力将有助于在长期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保护贫困人群。
《第一财经日报》:在这些措施中,哪个是见效最快的举措?
冯·布劳恩:在农业投资中,保有、扩大和改良耕地,进行农地投资是见效最快的,也是最能赚钱的投资。在粮食贸易中,取消目前流行的出口配额比较紧要,因为这种配额比关税还要阻碍粮食贸易、伤害消费者。
中国粮价越来越与世界同步
《第一财经日报》:具体到中国,2008年的粮食价格的走势将会是怎样的?
冯·布劳恩:中国的国内粮价将会越来越与世界粮价同步,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在过去四年,中国经历了一次连续数年的大丰收;但是,你会看到,中国的国内粮价不仅没有大幅度下降,反而上升了。这说明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粮食价格越来越受到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2008年,在世界粮食短缺的大背景下,中国粮食价格将至少会继续在高位运行。
中国作为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在粮食生产、流通和进出口方面的举措对世界来说非常重要。事实上,中国粮食消费、进出口和库存等一些数据已经成为研究世界粮食问题的重要参考。
《第一财经日报》: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国内的农产品期货市场经历了一次较为明显的牛市之后又经历了震荡,您有没有一些了解?
冯·布劳恩:我对中国国内市场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尤其是一些短线的操作并不在粮食政策研究的范畴内。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粮食问题上,中国已经越来越与国际联系在一起。首先,最近在全球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饲料价格上涨,你说的期货市场变化可能处于这样的大背景下;其次,阿根廷玉米单产下降和该国的出口限制措施,巴西玉米交割率比往年同期的46%左右高出10个百分点,这些消息可能都刺激了投资者作出这样的短线行为。
另外一个事实是,在这样一个高的价格上,市场对信息是高度敏感的:任何一点小小的信息变动都能引起市场的反应。
能够确定的是,随着全球粮价的高企,越来越与世界同步的中国可能在享受一个更加繁荣的粮食期货市场的同时,承受粮价波动更为剧烈所带来的麻烦。
一周热点
- 2019-08-30中央下发铁令!19年限养令、禁养令撤销!19年玉米生产者补贴确定,即将下发!
- 2018-08-05智慧养猪驱动 ——首届中国智慧养猪产业实践峰会在京召开
- 2018-03-27双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宝”掀起抢购狂潮:仅发布会当天销售突破5000吨!
- 2017-10-11双胞胎集团9月份销量再创新高,突破86万吨!
- 2018-04-092018饲料工业展览会展商名录
- 2018-10-26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关于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2项团体标准的通知
- 2015-11-02双胞胎集团推出“三胞胎”直销大猪场
- 2018-03-08全国猪场大咖将齐聚三亚与双胞胎集团共谋猪事
- 2017-11-20年销量突破900万吨,双胞胎再现王者风采!
- 2019-03-26来2019河北饲料峰会 见证行业发展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