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巨额资本撤出光明乳业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10-16
     全球食品巨头法国达能欲控制娃哈哈遭抵制尚无下文,其在中国策划的另一场资本游戏即掌控光明乳业也宣布流产。光明乳业昨晚发布公告,公司第三大股东、近年来不断增持光明股份的达能亚洲,已将其所持的光明乳业20.01%的股份转让给光明乳业两大东家上海牛奶集团和s.i.foodproductsholdingslimited(上实控股)。

    据公告披露,达能亚洲除将所持20.01%股份以4.58元的低价转让之外,光明与达能方面2001年9月签订、2006年8月修改的“商标及技术许可协议其达能酸奶品牌使用权”的合作也同期终止,这意味着达能全线收回达能酸奶品牌,达能为此向光明乳业支付3.3亿元市场、渠道等相关补偿费用的代价。加上今年4月达能在收回托付光明打理的子品牌“碧悠”时也曾支付补偿费用8000万元,达能向光明支付了4.1亿元费用。

    一位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达能所持有光明乳业股份总共投资7亿多元,折合每股成本3元多,此次出让价为4.58元。此外,2000年至2005年达能还从光明乳业分得现金红利共近4000万元。

    对此,光明乳业新闻发言人龚妍奇说:“这是多方达成的一致结果。”达能方面昨天表示:今天将有相关文字通稿发给记者。

    达能和光明乳业的“交往”始于1992年,双方以50%∶50%的股权结构投资390万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开始了达能酸奶的第一次合作;1995年双方再度合作,以82%∶18%的股权结构投资900万美元,生产销售达能鲜奶。这两家公司均由达能负责经营。

    2000年10月光明乳业改制为股份公司,达能参股5%;2005年10月,达能收购了上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大众交通(集团)公司持有光明乳业的各3.85%股权,持股增加到11.55%。2006年初光明乳业股改,达能收购了光明食品集团和上海实业所持有的光明乳业4.23%(合计8.46%)股权,持股比例上升为20.01%,成为第三大股东。

    光明乳业一位相关负责人昨天介绍,当时达能承诺许可光明乳业无偿使用达能品牌至2025年,但现在,这场维系了15年的“交往”提前18年结束。

    两家企业15年“如胶似漆”的表象下,掩藏的是达能欲吞并光明乳业的野心。

    光明乳业一位熟悉双方交涉内情的人士昨天向记者透露了一些“证据”:2003年以后达能强化亚太战略,对中国酸奶市场更加关注。2004年达能亚太地区负责人专程到沪,首次表达了增持光明股权并经营光明酸奶的强烈愿望。此后,达能又多次以书面和口头的方式,提出各种调整双方合作关系的方案,包括成立酸奶子公司、划分酸奶经营区域、使用达能及光明双品牌等。“他们使用了各种手段,其核心内容就是想控股和经营光明乳业。”据了解,2005年达能集团董事长ceo里布借参加上海市长咨询会议之际,曾当面表达了达能方面的要求。

    与希望控制娃哈哈类似,达能看中的是光明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数据显示,达能亲自经营的上海两家合资公司,自成立之初即一直亏损,光明乳业收购上海达能后第一年销售收入即达到1.3亿元,扭亏为盈。光明乳业收购广州达能后第一年销售收入达到1.42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此后均以每年10%以上速度增长。2005年4月达能将子品牌“碧悠”托付给光明后,2006年销售收入约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约700%。今年4月,达能将“碧悠”转交给了蒙牛生产销售。

    光明内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在觉察到达能试图通过掌握控股权和‘光明’品牌经营权,来图霸中国乳业的真实意图之后,公司就已经开始制定应对策略并紧锣密鼓实施,其中包括迅速提升光明技术中心酸奶科研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区域市场战略布局的调整方案设想以及市场渠道、人才资源配置等方面各项积极准备。”

    “原本试图以光明为‘壳’掌控中国乳业的达能让股实为无奈之举。”一位分析人士说,达能希望通过资本的力量步步为营图霸中国乳业,然而光明在民族自主品牌的掌控发展问题上寸步不让。随着新光明食品集团的成立,达能发现,要成为国有资本占大头的光明乳业的第一大股东只是一厢情愿。去年12月开始,双方裂痕已公开,当时,达能在北京宣布与蒙牛成立合资公司,进行酸奶生产销售方面的合作。

    “和达能分手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排斥与多种形式的国际资本合作,实际上,今年我们还加强了国际合作,但所有的合作都是以坚持自主自强为前提。”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表示,达能完全退出对企业发展没有太大影响,光明乳业“轻装上阵”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在酸奶研发上的优势,加速自主创新步伐,简化产品品牌管理,集中资源做大做强“光明”这一民族品牌,更容易实现更快发展。

    据介绍,今年4月达能收回“碧悠”之后,与“碧悠”共同争夺润肠通便类功能型酸奶的光明“畅优”新品当月就实现销售额1200万元,9月销售突破3000万元,市场份额已超过“碧悠”。就在达能与光明商讨确认“分手”细节的9月,光明又在一周之内先后推出了两款自主研发的全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