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合作自救难挡政策大棒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8-10
    ——养猪业的悲哀

    徐伟光说,化州市养猪协会促进了当地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徐是会长,留长须,着唐装,颇有飘逸的大师风范。可他作风踏实,讲话喜以数据为基础进行表达。

    的确快,才6年多时间。2000年12月协会成立时,会员才区区33人,但现在有400多人,规模扩大十几倍;当年,全市存栏母猪2.8万头,年出栏肉猪60多万头,而现在,母猪存栏7万多头,年出栏肉猪120万头,各翻一番有余。

    今年,协会让大家有惊无险。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让全国不少地方出现恐慌,但化州养猪业安然无恙。每天,一车车大猪和猪苗仍然从此输出,多达30车,共计3000多头。

    养猪业协会 防疫功劳大

    显然,这是协会的功劳,防疫工作做得好。防疫,是养猪业的重中之重,协会每年帮会员代购20多个品种、400多万头份的疫苗,保证质量供给会员。另外,协会还跟广西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等单位合作,进行不定期免疫抗体水平测定,以分析各猪场防疫工作,有效地提高防疫能力。

    除了防疫,协会的服务还贯穿了科学养猪的数个流程,会员无时不在接受协会帮助:选购和培育良种,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搞好防疫,推介或代购质量好的饲料,创造良好的猪场环境等等。

    6年来,协会共举办技术讲座、技术研讨会26场次,到会人数达3850多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5000多份;会员采用“传、帮、带”的形式,带出了全市2000多个养猪专业户。副会长彭作营带出了一个名为吉岑村的养猪村,全村70多户人家已有41户养猪。现在,化州有了原种猪场1个,省一级种猪场1个,省二级种猪场4个。

    养猪合作社 自救起作用

    化州的例子并非个案。五华的养猪业,也正是在不断合作中得到发展、壮大的。

    5年前,五华县的生猪业基本上还是以单户的农户饲养为主。那儿丘陵密布,雨水流沛,自然条件虽然极宜养猪,但猪肉还不足以供应本地市场。于是,湖南、江西等外省生猪源源运入,猪贩从五华淘金而出。

    仅5年时间,五华养猪业异军突起,迅速成长。这,除了与整个产业转移的大气候有关,更不可忽视养猪合作社的成立。五华华阳养猪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5月。

    与化州的合作基本相同,华阳合作社的服务也贯穿于科学养猪的各个环节。目前,该合作社已有67家会员,生猪年出栏量差不多达万头,基本满足本地需求。并且,与化州巧合的是,今年其他地方出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五华的养猪业却安然无恙。究其原因,合作社理事长张金麟认为:“主要是合作社组织了全面、系统的防疫工作,才避免了疫情出现。这正是我们的产业自救工作。”

    阳春市养猪行业协会同样发挥了联合体的作用。据协会秘书长黄世浪介绍,除了技术培训之外,协会还在把握市场、开展代购业务、搭建营销平台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政府一刀切 养户很受伤

    养殖业是一项较高风险的产业,然而,真正强大的风险莫过于地方政策抡起的大棒。近期,惠阳发生的以环保为名的强铲猪场事件(详见本报8月7日登出的《惠阳强铲1600家猪场》一文),强烈印证了这一点。

    与化州、五华的地理位置不一样,惠阳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当地官员更为重视招商建立工业园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脚步。相对工业而言,养猪业除了给百姓带来实惠外,其实是难以推动地方GDP增长的。

    何伯田农场是惠州养猪协会63家成员之一,曾经是一家港商投资的综合性农场。在生产、销售等环节上,养猪协会曾给予其极大帮助,所以猪场发展顺利。但如今,面对政府“一刀切”的整治清理,协会却维权乏力,帮不上一点忙。

    政策大棒猛于虎,搬迁大限已经逼近,政府不允诺赔偿一分钱,掘土机却在不远处隆隆作响,虎视眈眈。

    近期,国务院多次强调,当前要抓好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地方政府切实负起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责任,取消各种不合理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保持必要的养猪规模和猪肉自给率。任何地方不得以新农村建设或整治环境为由禁止和限制生猪饲养。

    然而,惠阳区政府总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对策,加速“一刀切”整治的强硬脚步。

    面对疫情,可以合作自救;面对粮价上涨,可以合作自救;面对市场萧条,可以合作自救;面对地方不正确的政策大棒,众养猪户却只能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