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畜禽养殖收益大幅提高 生猪补栏积极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7-27
     今年以来,山西省畜牧业生产呈恢复性增长态势,养殖效益明显提高。1-6月全省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达163.2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0.6元,增长23.1%,但畜禽价格的过快增长已经给城乡居民的消费带来影响。

    (一)生猪效益明显提高,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去年7月份之后,全省生猪及其产品逐步走出低谷,价格持续上涨。根据对全省15个信息点的调查统计,今年1-6月山西待宰活猪和猪肉的平均价格分别为9.49元/公斤、15.53元/公斤,同比上涨55.8%和47.9%。虽然4月份待宰活猪和猪肉的价格有所下降,比3月份分别下降1.3个百分点,但进入5月后又快速反弹,6月份每公斤待宰活猪的价格已达到11.55元/公斤,猪肉的价格达到18.33元/公斤。仔猪价格从年初开始就一直攀升,从1月份的每公斤15.08元上涨至目前的25.25元,每头仔猪价格由一季度的100-120元上涨到4月份的130元,6月份已飙升至200元左右,表明受生猪市场价格上扬的影响,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较高,但由于在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养猪效益低迷时,养殖户减少了母猪存栏数量,导致仔猪供应量减少,货缺价扬。

    经测算1-6月份全省平均猪粮比价达到6.79:1,同比上升24.1%。进入5月份后,多数市的猪粮比价都在7:1以上,6月份达7.97:1,远远高于5.5:1的盈亏平衡点。据对忻州市、吕梁市的调查看,虽然仔猪价格和饲料价格均上涨,1-6月份玉米价格平均每公斤为1.4元,进口鱼粉为8.57元,同比分别上涨24.4%、41.4%,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每公斤为1.87元,同比上涨16.4%,但目前规模养猪户出栏一头生猪每头仍可获利200元左右,农户自繁自养生猪每头可获利300元左右,当前农民养猪积极性高涨,生猪生产将继续增长。

    (二)禽产品价格上扬,家禽养殖出现恢复性增长。去年8月份以后,随着禽流感疫情影响的减弱,禽类养殖开始逐步恢复。从禽类产品的市场价格来看,今年1-6月份,山西鸡蛋、活鸡平均每公斤价格分别为6.59元和8.21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0.6%和36.9%。从饲养效益来看,蛋鸡饲养虽受到饲料价格上涨的一定影响,配合饲料平均每公斤1.7元,同比上涨14.5%。但蛋粮比价仍达到4.73:1,农民出售一公斤鲜蛋可获利2元左右,养殖效益可观。肉鸡生产的利润也十分可观,据吕梁市调查,今年以来各种肉鸡价格的涨幅均在20-60%,只均肉鸡纯收益为2-2.5元。从种禽市场来看,由于养殖户补栏积极,雏鸡需求量大,价格上扬趋势明显,商品代蛋雏鸡平均每只为2.75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1.8%,肉雏鸡平均每只3.0元,同比上涨了65.1%,种禽生产效益可观。

    虽然近9个月来市场行情逐步看好,但家禽生产并未恢复到原来水平。据统计,全省6月末家禽存栏为7259.8万只,比去年同期减少286万只,下降3.8%。这主要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养鸡户对禽流感疫情和市场波动的恐慌心理还未完全消除,加上饲料和水电价格不断上涨,养鸡户担心养殖成本过大,因此补栏的积极性还未完全调动起来。二是养鸡户为了规避春秋疫情暴发的高峰期,将春秋集中补栏改变为部分冬季补栏,因此上半年的补栏量未达到预期水平。三是养鸡户为了减少季节变化造成鸡蛋价格浮动的损失,把一次补栏达到规模改变为多批次补栏,拉长了补栏时间。

    (三)奶牛养殖效益回落,增长势头放缓。2006年下半年以来,山西省奶牛养殖效益有所下降。据调查了解,目前成年母牛头均年鲜奶销售纯收入从2006年上半年的2000多元下降到1000元左右;出售一头成年母牛从1.3-1.5万元下降到不足1万元;出售一头母犊从3000-5000元下降到1000元左右,生产水平较高的奶牛养殖户仍有收益,部分散养户已处于维持状态,近三分之一的饲养户亏本。

    分析奶牛养殖效益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导致奶牛生产成本增加。目前,玉米价格为1.45元/公斤,比去年上涨25%;玉米秸秆0.25元/公斤,上涨25%,据调查,目前奶牛饲料价格在1.5-1.6元/公斤,牛奶成本每公斤增加0.5元左右,仅此一项,每头奶牛饲养成本比2006年前就增加900元。二是鲜奶价格偏低。据调查,今年1-6月份鲜奶平均收购价为1.7元/公斤,仅比去年同期上涨0.03元,增长2.1%,和饲料价格的上涨幅度相差较大。据调查,全省企业收购奶站鲜奶的价格最高1.90-1.95元/公斤,挤奶站与农民结算价格1.60-1.70元/公斤;晋中市牛奶价格最低,与企业有合同的农户的牛奶1.5元/公斤,无合同的散养户的牛奶1.3-1.4元/公斤,与周边省市相比每公斤约低0.1元。三是生产方式落后。目前山西省的奶牛生产规模小、饲养分散、生产水平低,缺少必要的青贮、奶牛圈舍、机械化挤奶站等生产设施,青饲料供应没有保障,配合饲料使用率不到奶牛总数的30%,大部分农户的奶牛只靠玉米和秸秆饲养,全省成年母牛平均单产仅为3700公斤,生产方式的落后加大了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到奶牛生产的收益。四是奶业市场不规范。2005年3月以来,古城、蒙牛、伊利三家企业在山西省实施了限价收购鲜奶,特别是随着个人投资的机械化挤奶站的出现,鲜奶销售中间环节增加,造成养殖户出售鲜奶的价格进一步降低。最终形成了乳品加工企业和挤奶站对鲜奶收购价格的垄断和控制。

    (四)肉牛、肉羊市场持续看好,饲养方式变化明显。近几年山西活牛、活羊及其产品一直保持在较高价位,饲养效益持续看好。一季度受春节市场的拉动,平均每公斤去骨牛肉17.5元,带骨羊肉20.3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7.5%、12.1%。其中2月份分别达到18.67元和21.36元,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上半年去骨牛肉、带骨羊肉的价格分别为17.85元/公斤和20.34元/公斤,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11.2%和15.5%,保持了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一些县的调查结果显示,出栏一头肉牛获利保持在500元左右,出栏一只肉羊可获利220元,饲养牛羊的效益比较稳定。

    今年上半年山西畜禽养殖收益的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但畜禽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给人民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居民消费量下降。从7月初全国各地的畜禽价格走势来看,一些省市的畜禽产品价格已创新高,山西畜禽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为了保障畜产品的正常供给和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在收购价格上和饲料供应上给予适当的保护和补贴。有关职能部门要定期发布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科学养殖,引导农民转变小农经济和作坊生产方式。要狠抓规模养殖大户的扶持工作,致力于帮助他们扩大规模、拓展业务,从技术、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应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大力推广普及科学喂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