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资上涨和幸福感是两码事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7-05
     据悉,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422元,2006年则达到了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比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2%高出2.8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工实际工资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这一美好的数据仿佛给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卷,这幅画卷似乎向人们展示了生活的幸福。

    可惜,工资的上涨,并不意味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何况,这还只是平均工资。在贫富差距已经超过警戒线且愈拉愈大的情况下,平均工资果真能代表大众的工资水准吗?这是疑问之一。疑问之二在于,为什么一边是数据的增加,一边是网络舆论对这一数据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呢?是数据错了还是公众错了?果真纸上的幸福和生活中的幸福存在根本的差距?

    倘若数据真实可信的话,我们就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经济的增长、收入的增加并没有给普通居民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当然,幸福感只是一种感觉,无法给予具体的量化,居民普遍性的幸福感缺失,也只是来自对网络民意的一个较为简单的观感而已,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实,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人群的当下心理状态。如此,我们得思索,经济增长和老百姓幸福感变化不成正比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首先想到的当然是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人们要么无法承受由此产生的巨大生活成本,要么对承担这种成本有剧烈的风险预期,从而瞻前顾后。事实上,在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无论在哪个国家,大众都无法有生活的安全感,没有了这种安全感,更遑论幸福感了。可是,为什么以前没有这种感觉,现在却有呢?以前是计划经济,大家按部就班,虽然生活指标不高,但是职工们由于属于“公家的人”,对生活质量基本上有一个大致的判断。现在搞市场经济了,工厂、单位的很多附属功能进入了社会领域,这本来是进步的事情,问题在于该市场化的市场化了,不该市场化的也市场化了。市场成了改革的代名词,一些改革的失误和责任也一股脑地推给了市场。这其中既包括医疗市场化,也包括教育市场化。但当初市场化容易,如今重新来布局让人们享有医疗和教育福利却显得困难重重。如果这些基本的福利保障都无法保证的话,纵然经济再增长、工资再增加,居民也无法体会到利好,因为这种增加,随时可能由于生活中的突发事件而迅速变为负增加。

    除此之外,我们不能仅仅盯着工资数字的变化,还得看生活环境的变化。如今的生活环境和以前大不一样,我们不能拿以前的生活模式来要求今天,今天有今天的生活形态,工资的增长如果忽视了人们现实生活的这些形态和欲望需求,自然就无法使人们产生幸福增加的感觉了。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数据可信的基础上。如果数据本身有问题,很多人的工资根本没发生向上的变化,那幸福感就只能是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