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7-02
     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联合全国12个粮食主产省组织实施的“粮食生产科技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承担的“玉米宽窄行交互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近10年的科技攻关研究出的适合东北地区气候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日前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国家发明专利。

    这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土地风蚀和水蚀,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土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耕种方式不同,这项技术的主要创新点是:可以加深耕层,改善耕层的物理性状,减少径流,接纳和储存更多的降水,使玉米根部形成耕层土壤水库,不仅可做到伏雨秋用和春用,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还可以在农肥肥源不足,秸秆安全还田尚无好的方法时,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风蚀作用。并且,由于该耕作方法是在春季不整地的情况下直接播种,有利于保墒、保苗,能节约用种量,降低成本,并可以恢复地力、保证苗带处于良好的土壤环境;通过土壤水库提供充足的水分,保证苗期生长,解决春季水分供求矛盾。科研人员的多年研究表明,使用该技术后,土壤有机质呈上升的趋势,土壤容重降低,物理性状向良性方向发展。该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每公顷可以节约成本300-500元,产量与现行耕法相比提高10%以上。适合于东北平原黑土区的雨养农业区,平地及丘陵漫岗地,具有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我国玉米主产区吉林省的洮南、九台、乾安、公主岭、梨树等县(市)及黑龙江的部分地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