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我国二十年来家禽遗传育种的得与失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6-27
     我一直相信埃及胡夫金字塔并非人力所为,而是外星生物或是已经消失的另一个地球文明时代留给现代人的一个伟迹。所以,金字塔历经沧桑,仍屹立不倒。我们经常用金字塔来形容良种繁育体系的构成,这可是完全由人来控制和维护的。建造的不合理和疏于维护,良种繁育体系这座金字塔将有倒塌的危险。

    传说中,金字塔顶端的那块石头最为重要,失去它,镇压在它下面的230万块石头将会倒塌。而肉鸡的育种和祖代鸡扩繁,就是良种繁育体系金字塔顶端的那块石头,是需要精心维护的重点。

    我们不需要再去回顾自1984年恢复肉鸡生产统计以来,中国肉鸡业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和成就。我总结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中国肉鸡业成功地横切入世界发展的潮流,获得了技术、品种、经验和资金的流入,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第二的肉鸡生产国(包括黄羽肉鸡和淘汰蛋鸡,否则巴西是世界第二)。而1972年荷兰女王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肉种鸡被养成巨大的肉鸡而不能产蛋时,可能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杂交配套)品种和技术的重要性。而现在,即使世界上最前沿的肉鸡行业的相关技术,在中国都有同类的研究,至少是没有落后于世界发展的脚步。但是,当我仔细地审视当前白羽肉鸡的繁育体系,尤其是把这个体系放到世界范围这个大环境内来分析时,我认为是到了最危机的时刻。

    “良种繁育体系”- 非常的计划经济,却非常准确地定义了这个结构。这个体系的建立,受到六大因素的影响,分别是: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企业发展、技术发展、国际环境。其中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尤其在中国肉鸡业起步的前20年,对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毫无疑问,政府职能部门一直非常重视体系的建设和维护,从政策、资金、项目设立上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行业的发展也有力地促使了繁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快速升级,以保证飞速发展的下游商品生产的需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白羽肉鸡的良种繁育体系得到逐步的发展和完善。主要表现在:

    ●建立了稳定的品种进口渠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肉鸡配套系品种都被引进到中国,同时进入的还有饲养技术,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肉鸡业的发展;

    ●北京家禽育种公司建立合资育种公司,开始本地育种,并向市场提供祖代和父母代种鸡。为行业发展和体系建立提供安全保证,是本地育种的最大贡献;

    ●国家开始尝试以国家育种方式,建立“国家肉鸡育种中心”。虽然没有成功,但体现了国家职能部门在整体思维上的全面、前瞻和果断;

    ●社会化发展良种繁育,非农企业投资肉鸡生产,把种鸡繁育作为重要环节,置在整个肉鸡生产体系的最高端。

    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繁育体系整体水平和发展动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繁育体系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得以提高和持续发展,高端的平台可以吸引更高层次的人才参与体系建设和维护。终端产品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随着提高和改变,一个是消费量的增加,一个是肉类消费向健康、安全方向发展,鸡肉是其中一个理想的选择。因此,经济发展直接也间接地影响繁育体系的发展。

    企业发展决定了繁育体系每个单元的发展水平,包括:技术水平和硬件设备条件,以及企业发展的长期计划。育种和祖代繁育企业从事的是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研发、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周期很长、效果发生滞后的过程。因为需要高规格鸡舍、设备和高质量的人才,这些企业的运营成本很高,而生产数量有限。所以,必须保持一个稳定的,高利润率的父母代种鸡价格,才能保持育种和祖代生产企业的稳定,和不断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就保护了整个繁育体系的稳定性。企业因素应是白羽肉鸡良种繁育体系未来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而育种和祖代繁育企业是金字塔顶端的那块石头。

    技术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繁育体系的质量和运做效果。这是一个包含内容很多的话题,今后可以专题研究。在此,我只提出一点,就是:我们必须发现在很多应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我们比欧美国家落后很多,甚至在逐渐加大与泰国、巴西的差距。这些应用技术方面差距的积累,将造成产品产量和质量,生产效率,乃至肉鸡业整体水平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每块石头都不够坚固,整个金字塔也将不会牢固。

    需要我们迫切引起重视的是国际环境的变化。这是从外部对中国肉鸡繁育体系建设影响最大的因素。有一个事实是:目前世界上能向中国出口种鸡的国家有:荷兰、法国、德国、英国、丹麦、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其中:巴西和中国还没有关于种鸡进口的双边检疫条款,澳大利亚只能出口父母代种鸡,而不符合现行进口限制。所以只有6个国家具备出口种鸡到中国的条件。2006年,由于禽流感的爆发,法国、德国、英国、丹麦相继被封关。只有荷兰和美国能够出口,而从美国运到中国的种鸡大部分需要从欧洲转机。做最坏的设想,如果这些具备出口条件的国家因为禽流感而全部被封关,中国将面临无鸡可进的情况。以封关半年时间计,中国每年50~60万套祖代鸡进口量中将有1/3到1/2受到影响。这个国际环境的变化,严重地挑战中国白羽肉鸡良种繁育体系的长远战略性和当前的安全性。

    当前的白羽肉鸡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国家依然支持,行业发展依然需要,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体系的升级提供了条件,企业依然在努力,技术水平在逐步提高。但仍然面临三大问题:

    ●统计数据缺失,造成底数不明,各层面的决策失去依据;

    ●体系稳定性、安全性正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严重挑战;

    ●技术水平、硬件设备存在严重的层次性差异,造成体系整体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浪费严重;

    面对持续变化的国际环境,如何更好地维护繁育体系,并调整构架、提高质量、完成升级,需要国家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和行业领袖企业群体、科研院所共同研究、实施、监测。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国家政策、法规,如何更好地起到调控、保障的作用。是否应把1996年就开始启动的国家家禽品种测定站的作用再次完善和提升,作为体系的监测单位来运作;

    ●数据化描述当前白羽肉鸡繁育体系的现状,评估体系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升级(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设想和措施;

    ●企业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增强技术服务能力。以质量和服务作为竞争的手段,而不是长时间的进行价格战;

    ●科研院所如何帮助企业进行应用技术的研究发展;

    下面就良种繁育体系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我个人的观点。

    一 繁育体系的安全性

    本人曾在1996年对一些蛋鸡生产大县进行了调查,其中一个全县存栏2500万只蛋鸡的县,我总结为“4不同1同”,即:不同的鸡种,不同的日龄,不同的生产管理水平,不同的防疫免疫程序,相同的是鸡粪全部堆积在路边。全县每天有超过20辆重载卡车向南方运输鲜蛋,最少途经5个省。当时农业部对蛋鸡适度规模生产的情况调查显示,全国适度规模饲养(年存栏500只以上)的蛋鸡只占全国总存栏的14%。也就是说至少86%的蛋鸡饲养处于与我调查的那个县一样的情况。我提出疫病将是未来中国家禽生产体系的最大的敌人,中国消费者有可能有一天无蛋可吃。这被笑谈为杞人忧天和耸人听闻。但看看现在的禽产品消费状况,似乎并非杞人忧天。

    本人没有先见之明,只是基于调查和分析得出可能的结果。对于白羽肉鸡的繁育体系,十分有必要关注其安全性。从结构设计上,应急措施上,长远发展上给予充分的研究和重视。防止中国的祖代鸡企业因为封关等因素,而无鸡可养。

    二 本地育种

    1 商业育种的模式

    如果抛开早期的农场育种或家庭式育种不谈。世界曾经成功的几个商业育种类型是:国家式育种,以曾经的法国伊沙公司为代表,法国政府曾经入股该公司。中国的肉鸡育种中心也曾经效仿这个类型;联合式育种,以以色列联合育种公司为代表,由48个柯布兹共同投资组成;依托大集团的企业式育种,如科宝公司隶属于美国泰森,海波罗公司隶属于荷兰泰高。

    事实证明,依托于大集团的企业式育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我国如考虑本地育种,应采用这种模式。

    2 本地育种产品的目标市场

    世界上所有的育种公司都以全球销售为目标。从长远看,中国的育种企业也必须树立这样的目标。

    一个世界著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曾说,从商业地理看,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大陆。

    中国白羽肉鸡的市场规模大体是:60万套祖代和2400万套父母代的年更换量,年生产25亿只白羽肉鸡。

    这个市场一半的份额可以基本保证一个高水平的肉鸡育种公司的正常经营。

    先立足国内,再走向世界,应是本地育种产品的目标市场。

    三 饲养一个品种还是多品种结构

    绝大部分国外的一体化企业采用两品种结构,即有选择地饲养两个祖代品种。一方面是安全性考虑,根据前述的国际环境的变化,疫病对种鸡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影响,使用来自两个国家育种公司的产品,对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安全保证;另一方面,是可以充分享受不同育种公司的遗传进展和技术支持。并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竞争机制,促使育种公司提供更好的品种和更全面的服务。

    菲律宾最大的肉鸡一体化生产企业,采用“4-4-2结构”安排种鸡生产。即主要使用两个品种,各占40%的祖代存栏量。另外20%的种鸡存栏,采用直接从国外采购父母代。一方面用于本企业的生产需要,另一方面是进行不间断的对比实验,及时了解各育种公司产品的遗传进展和技术水平,为确定祖代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这个方法还有一个优势是,祖代鸡的利用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多元化品种结构,为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安全保证。同时也为整个白羽肉鸡良种繁育体系提供了正常运转的安全保障。

    四 应用技术和企业研发能力

    世界公认,中国的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上,为世界贡献了30%的成果。吴常信先生曾说,中国家禽育种的理论研究水平可以排进世界前八位。我国的禽病和疫苗研究生产水平也居世界前列。但基于以上的白羽肉鸡生产规模,更现实,也更重要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是阻碍整体水平提高的短板。

    以我过去5年在鸡场工作所发现的问题看,存在相当多的细节问题,如生物安全措施的设计和执行、孵化场操作、鸡舍的通风、免疫和疫苗储存等。这些细节问题造成了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并从根源上左右企业的市场竞争不是依靠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是长时间、持续的进行价格竞争。这些问题几乎全部是通过些许努力就可以解决,而且其努力的结果是可以提高生产水平和利润水平。关键在意识,关键在是否承认不足,关键在执行。

    一个肉鸡育种公司的技术经理说,我们销售技术,种鸡是免费的。有些调侃,但说明了技术的重要性。

    技术的研发是一个公司生存、竞争、升级 的核心基础。前文所述,依托大集团的企业育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不仅在大集团财力的支持上,更大的支持实际是来自于大集团强大的研发能力。那些退出市场的育种公司,几乎全部是由于其羸弱的研发,造成产品科技含量降低,而失去竞争力。

    我们在大量引进品种的同时,应该注重引进技术。短期看,可以使种鸡生产有良好的表现。长远看,通过国外育种公司的技术服务,可以培养一批中国自己的技术人才。

    从现在开始,有目的地培养技术人才,形成团体,将是企业也是中国肉鸡业未来的栋梁。

    从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看,人才是良种繁育体系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五 统计与生产数据记录

    打开FAO的数据库,可以方便地查询一个国家,某个产品,一段时间的产量、消费状况、国际贸易,并可以生成图表。查看海波罗公司的HTP+系统,可以看到一群种鸡全期的每周生产数据,自动生产图表,方便进行趋势分析,修正管理方法。海波罗公司使用这个系统已经十年,记录了全球海波罗种鸡的生产数据。每年的育种目标和育种进展的设定,就是根据这些数据做出的,因此既是切合实际地满足了客户的需要,也保持了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描绘现状最好的办法是收集和处理数据,编制发展计划的最好方法同样是确定数据化现状,制定数据化指标,达到数据化目标。

    发展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必须采集全面的数据,用数据统计来说明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数据化的措施,达到数据化的发展目标。

    不争气的中国足球喊出的唯一一句有血性的话是“保卫成都”。借用一下来结尾,我们养鸡人也要“保卫良繁体系”。

    5000年后,如果金字塔顶端那块石头,还能镇压着下面230万块石头,那么金字塔还将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