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石油时代的搅局者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5-22
     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石油资源的持续减少和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特别是生物燃料备受一些国家的重视。

    生物燃料,简单说,就是指用玉米、甘蔗、高粱和其他农林作物为原料生产的乙醇燃料。目前,世界发展生物燃料速度最快的是美国(用玉米生产乙醇,与汽油制成混合燃料,乙醇15%,汽油85%)。据美国农业部前不久公布的年度种植报告预计,2007年美国将种植3630万公顷玉米,比2006年增加15%,是1994年以来玉米种植最多的一年。美国政府计划在未来10年削减20%的汽油消耗量,目前,全美已建成114家乙醇提炼厂,另有80家正在建设中。

    巴西以甘蔗为原料的乙醇燃料生产起步较早,1973年即实施相关发展战略。在巴西,只要能买到石油的地方,就可以买到乙醇燃料,而且其价格只是石油的一半。巴西的乙醇产量领先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欧盟、日本等也制定了乙醇发展战略目标,并加大发展力度。我国乙醇燃料生产主要以“陈化粮”为原料,生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乙醇燃料的总产量很低。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对粮食安全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我国成功培育了“能源甜高粱”用以生产乙醇燃料。除此之外,还从大量农作物的皮茎、秸秆、林产品的枝丫中提取乙醇。

    为什么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都加快了发展乙醇燃料生产的速度呢?笔者认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发达国家要保证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能源;二是新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强劲增长;三是政府出于保护农产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加就业的政策考虑;四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生物燃料清洁,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大低于石油。因此,生物燃料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开始崭露头角。

    然而,面对全球贫困人口,用粮食生产燃料,理所当然地受到来自人道主义者的质疑。据报道,设在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的珍妮特·拉森说:“我认为,人们担心的是,有钱的美国人在试图为汽车寻找燃料,却以牺牲穷国饥饿的人们为代价,这样加紧生产乙醇可能要犯下一个难以置信的对外政策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发出警告:生物燃料需求的增长可能会导致玉米和大豆价格的更多上涨,并在以后向石油价格靠近;作为玉米替代物的其他粮食作物的价格也在上涨,油、肉、乳制品的价格也随之提高。美国玉米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的40%和70%,因此,全球玉米价格对美国玉米出口量的波动非常敏感。玉米价格的上涨导致美国邻国墨西哥的主食玉米饼的价格狂涨,墨西哥政府不得不在今年1月份对玉米的价格实行了控制。

    关于生物燃料对环保的作用,环保主义者亦提出疑问:多种植农作物就需要更多的化肥,这对环境有好处吗?

    在迎接生物能源时代到来的时候,尽管争论还将继续下去,但是笔者认为,生物燃料的异军突起必将带来一场“能源革命”。并且,生物能源的发展已经给我国带来了看得见的机遇:其一,受国际市场价格拉动,我国玉米价格已经走出低谷,其他农产品价格也有望走高。其二,可以废物利用,净化环境,比如玉米芯皮、秸秆等都是生产乙醇燃料的好原料。玉米价格上扬和废物利用都有利于农民增收。其三,从长远看,有利于缓解我国石油短缺、石油价格上涨和碳减排的压力。

    事实上,我国在2006年正式施行《可再生能源法》,发改委《“十一五”十大重点工程实施意见》也明确了节约替代石油为十大节能工程之一。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透露,我国正在拟订生物能源替代石油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到2020年,我国生物燃料生产规模达到2000万吨,其中燃料乙醇1500万吨、生物柴油500万吨。如果进展顺利,到2020年,生物燃料的年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到3000万吨以上,这就能够在2020年以前把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控制在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