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和人类“争食” 生物能源路在何方?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5-10
     卡斯特罗指出,目前全世界有6亿人在挨饿,如果在拉美和非洲推广美国倡导的生物能源计划,到2025年全世界挨饿的人将增加到12亿,“美国的做法抢夺了穷人的口粮,是一种犯罪”。查韦斯也说,大量使用乙醇燃料等于是饿死穷人而“喂饱汽车”。

    风险投资家眼中的“点金石”

    今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访问巴西,美巴双方签署了两国乙醇燃料合作备忘录,除了在两国间开展乙醇生产和应用技术合作外,还要在国际上推广替代燃料计划,美国出钱,巴西出技术。

    巴西和美国合占了全球乙醇生产量的75%,媒体因此称美国和巴西的联盟为“乙醇欧佩克”。生物能源的地位也因美巴协议得到直线提升,受到各界人士的追捧。美国资本纷纷抢进巴西,开建乙醇加工厂,巴西今年的甘蔗播种面积一下子增加了7%,从615万公顷发展到658万公顷。

    在美国,生物能源已成为风险投资家眼中的“点金石”,只要是能被用来提炼开发的植物,身价会迅速飙升。他们认为,生物能源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也有助于美国摆脱对中东能源的依赖,而且有关各方都能得利:科学家可以得到研究经费,风险资本家能赚钱,环保人士也欢迎,何乐而不为?

    “淘金”路越走越窄

    前不久,墨西哥一些民众上街游行抗议,因为短短几周内,玉米饼这种墨西哥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价格从平均每公斤7比索涨到了15比索,创下十几年来的最高价,很多人难以承受。

    追根溯源,墨西哥玉米饼价格变动与美国主张用玉米生产生物能源有密切关系。

    在东南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直是世界领先的棕榈油生产国,这种油普遍用于烹调和食品加工。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棕榈油被用来生产生物柴油,开始造成食用油价格上涨。

    对生物能源的追逐甚至使粮食出口国美国也感到压力。美国乙醇产量的提高是去年美国交易所玉米期货价格上涨75%的主要原因。而日本、墨西哥和埃及在内的主要玉米进口国担心美国玉米出口可能减少,影响他们的牲畜和家禽养殖业。

    在巴西,大量甘蔗被用来生产乙醇,导致巴西糖价不断升高,引起巴西民众的不满。此外,乙醇市场的持续扩大将推动种植者进入亚马孙地区种植甘蔗,让人担心当地雨林受到破坏。

    在国际政坛,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今年频频表态,反对美国的生物能源计划。查韦斯表示,委内瑞拉每天生产300万桶石油,只是世界石油日产量的一小部分,如果全世界每天生产300万桶乙醇,那么所有陆地面积用来种植甘蔗或玉米都不够。卡斯特罗也指出,当今世界首要的任务是让所有人吃饱饭。

    另辟蹊径才有出路

    农作物从人们的口中走到汽车“肚子里”,结果是生物能源与粮食争地,汽车和人类争食。这是不是一对无法妥协的矛盾呢?

    专家指出,未来生物能源的原料不会是农作物,而是富含纤维素的有机物,如木头、蒿草和农作物的残余物等。

    目前,已有不少知名国际企业另辟蹊径,加入到寻找开发生物能源新途径的竞争中来。加拿大一家公司2005年秋天已建成首家使用麦秆生产乙醇的商业化工厂。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已向这家公司投资4600万美元,用于建设一个规模更大的工厂。新工厂2008年投产后,可年产20万吨乙醇,成本比玉米乙醇低得多。

    木材废料也能利用。森林中的碎木头、锯木厂的下脚料都可制成木板或颗粒,用来燃烧。在法国,500多万家庭靠烧木头取暖,600多个利用木材碎料发电的系统向社区、公共设施以及上千个企业供电。德国一家公司在大众汽车公司的资助下正在开发一种使用木材和麦秆等生产高级柴油的技术,预计不久,使用该技术的商业化生产厂将投产。

    美国能源部的一项研究表明,仅在美国,使用新技术生产的生物燃料到2030年可替代现有的30%的汽油消费量,同时又不会影响粮食生产或改变土地用途,因此发展生物能源还有广阔的空间,关键是看如何转变人们的思路,同时重视对新技术和废原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