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石油”,还是要粮食?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4-23
    在全球变暖、油价上涨的今天,以乙醇为主的生物燃料陡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最近,布什到访南美,主要议题之一是与巴西谈这种“绿色石油”的技术转让,随后英国不甘人后地宣布投资数亿美元,与巴西合资建厂。日本对巴西的乙醇工业兴趣浓厚。巴西石油公司日前宣布,将与日本三井银行共同出资,在巴西建立40个乙醇工厂。

    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8个月来首次在报纸上发表署名文章。文章的矛头直接指向美国总统布什推出的乙醇燃料政策。文章指出,布什用农作物制造乙醇作为燃料的计划,将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储备枯竭。这种说法可能比较偏激,但不能说毫无根据。此外,开发成本过高、威胁粮食安全,以及是否有利于环保,都是发展“绿色燃料”需要面临的问题。

    因此,是否要发展这一新兴产业,如何发展,仍然费思量。

    “绿色燃料”风行全球

    

    1974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由于不满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对欧美国家实施禁运。这让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能源恐慌。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美国国会立法推动开发乙醇燃料,以替代传统的石油。

    1977年4月18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甚至在电视上发表演说,声称要打一场寻找替代能源的“战争”。此后,一系列相关的税收和补贴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尽管如此,由于美国对于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连年增长,乙醇在能源市场上仍处于边缘地位。

    然而,今非昔比。由于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再加之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补贴,用玉米提炼乙醇燃料的做法,真正成为一种流行的能源科技。

    根据美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的统计,到2006年末,全美有110家乙醇提炼厂开工。它们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另有73家还在建设之中。到2008年,这些项目完成之后,美国的乙醇年产量将达到114亿加仑。在最近的国情咨文中,布什宣布,2017年美国的乙醇年产量将增至350亿加仑。而这将是美国目前乙醇产量的5倍。

    由于对乙醇和其它生物燃料的需求大幅增加,一个耗资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庞大产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2005年,全球生产乙醇96.6亿加仑,其中巴西占45.2%(主要以甘蔗为原料),美国占44.5%(主要以玉米为原料)。而全球的柴油产量(绝大部分产自欧洲),则接近10亿加仑。

    然而这也意味着必须不断扩大玉米的产量。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在今后几年内,美国将有一半的玉米被用于提炼乙醇。2007年,美国的玉米库存将达到12年来的最低点。

    

    政府主导的利弊

    在美国和世界其它几大经济体,政府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人为地刺激了乙醇业的发展。尽管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使得乙醇行业发展的竞争力大大增强,美国政府仍给予玉米种植农和乙醇生产商高额补贴。2005年,美国玉米种植农获得的直接补贴高达89亿美元。此外,生产商每造出1加仑乙醇就将获得联邦政府51美分的减税,许多州政府还给生产商更多的补贴。

    欧盟委员会也大力采用立法手段推进生物柴油的生产。这种生物能源主要是用油菜籽和向日葵种子提炼。2005年,欧盟的生物柴油产量超过全球的80%,高达8.9亿加仑。欧盟国家的目标是,生物柴油在燃油中所占的比例,2010年达到5.7%,2020年则增至10%。

    巴西也是生物燃料生产大国,它所生产的乙醇几乎和美国一样多。所不同的是,它采用的原料是甘蔗。巴西大力发展生物燃料,也是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冲击的结果。在立法发展这个产业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巴西政府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税收和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巴西政府还给予技术支持、设立生产标准、提供市场服务。更为独特的是,这个南美大国还设计、生产出专门使用生物燃料的汽车,并建立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配套产业。

    然而由于世界石油的供不应求,以及生物燃料开发成本过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油价仍将居高不下。根据美国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消耗的能源将比2003年多出71%。显然,油价将保持增长的趋势,而乙醇的价格也将随之增高,这意味着生产商将为购买玉米付出更高的价格。

    不但如此,生物燃料的产业浪潮还将对农业的其它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例如在美国,生物燃料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导致玉米和油菜籽价格的猛涨,而且其它一些看似不相干的农作物也开始涨价。而这些农作物价格的上涨,又将波及到家禽和家畜等饲养行业。蛋、奶、鸡肉和猪肉等的价格将随之增高。当用作饲料的农作物价格涨到一定程度时,那些从事饲养业的人无法支付高价饲料的时候,他们就极有可能退出这个行业。

    除此之外,在这个行业的过分投机行为将导致所谓的“生物燃料狂躁症”:由于普遍看好这种替代能源,其价格必然一路走高。在证券市场上,大量资金将被投入到这个生产行业,从而造成一种虚假的牛市景象。这就埋下了产生危机的种子。

    一旦油价下跌,例如当跌至每桶30美元的时候,乙醇生产商就将无利可图,除非玉米的价格低于每蒲式耳2美元。这将产生连锁反应,接下来利益受损的就是种植玉米的农民了。而为了保护这部分人的利益,政府将不得不拿出更多纳税人的钱去补贴他们,或是出台更优惠的减税政策。如此看来,过多地投资乙醇行业就像是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博。

    

    乙醇背后的政治博弈

    问题的根源在于,主导开发生物燃料的力量不是市场,而是政府和极少数大公司。目前,美国用以生产乙醇的主要原料是玉米。但事实上,如果政府给予必要的研究投入,还可以有更多的原材料来源。在美国,之所以造成原材料单一的问题,是因为玉米种植农和美国最大的乙醇生产商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简称adm)雇佣游说集团在议会活动的结果。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adm公司就野心勃勃地将自己定位为“世界超市”。在1970年代,该公司开始涉足乙醇生产。adm公司很快从一个饲养行业里的小角色一跃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公司。1980年代,adm的乙醇产量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年产1.75亿加仑。而在2006年,adm发展成全美最大的乙醇生产商,它年产乙醇10.7亿加仑,比排在第二位的VeraSun Energy公司整整多出了4倍。

    但adm的野心不止于此。2006年初它宣布,到2008年,将其投资从目前的7亿美元提高到12亿美元。而到2009年,其乙醇年产量也将增加47%(达到5亿加仑)。

    是什么让adm取得如此神速的发展?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家公司在政界深厚的人脉资源。在其担任明尼苏达州议员时,该公司的副总裁Hubert Humphrey通过推动立法,为其争取到大量的特殊补贴。而参议员Bob Dole则不遗余力地为该公司出谋划策。早在10年前,就有批评家指出,adm有近一半的利润实际上都来自美国政府的补贴。

    Adm不过是乙醇生产行业中的一个典型而已。其实,美国国会和政府对整个行业的支持力度都是惊人的:每生产出1加仑乙醇,联邦政府就给生产减税51美分。而在此基础上,小规模生产商还将获得更优惠的政策,在其生产前1500万加仑的乙醇中,每加仑还可以减税10美分。众议员Ron Kind甚至提出议案,要求将乙醇生产商的贷款额度从目前的2亿美元提高到20亿美元。

    此外,对乙醇行业的特殊保护还给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造成损害。美国从国外进口石油免税,但进口乙醇却要征收每加仑54美分的关税。这是因为邻国巴西从甘蔗中提取乙醇的技术更有效,其价格自然就比美国产乙醇更低,为保护本国生产商的利益,美国强行对进口乙醇征收关税。

    但巴西可以采取灵活的策略打破这层贸易壁垒。因为巴西的乙醇运至加勒比海国家(如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是免税的,而从加勒比海国家运送乙醇到美国同样可以免税。因此,只要兜上一个圈子,巴西的乙醇照样可以免税进入美国。美国的乙醇生产商们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雇佣的说客集团正在国会山积极活动,试图堵上这个“漏洞”。美国政府倘若接受了说客们的意见,虽然乙醇生产商能够获得保护免受竞争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利益受损的还是美国的消费者。

    

    种“石油”将与民夺食

    生物燃料还会对世界的许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在粮食安全方面。

    如果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的话(这是极有可能的),那么情况就会大为不妙。受油市的影响,生物燃料的价格也必然上涨,从而带动粮食涨价。这样一来,那些原本粮食短缺、石油依靠进口的国家的消费者势必难以承受。而且这个影响面非常大: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世界上82个最穷国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既缺粮又少油。

    即使是那些能够依靠出口石油换取粮食的国家,也难逃粮价上涨的影响。

    以墨西哥为例,这个国家的1.07亿人口中的一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并且以玉米粉为主食。而墨西哥80%的玉米需从美国进口。2006年末,由于美国的玉米价格从每蒲式耳2.8美元涨至4.2美元,墨西哥玉米粉的价格也翻了一番。墨西哥举国皆惊,以至于新任总统卡尔德龙不得不出面干预玉米制品的价格。

    在那些世界上最穷的地区,例如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亚洲和拉美的某些地区,情况就更糟了。那里的人们以木薯为主食。但根据专家们的预测,这种农作物的价格到2010年将上涨33%,2020年则将上涨135%。除非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或是采用更多种类的原材料来提炼乙醇,否则粮价上涨的势头就不可能得到遏制。

    值得忧虑的是,如果以木薯为原料提炼乙醇,将对那些世界上最穷的人们的粮食安全造成毁灭性影响。在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他们也是非洲最贫穷的人),是以木薯为主食。这种农作物耐旱,并且能够适应各种土壤条件。在许多热带国家,如果农业歉收的话,木薯几乎是那里的人们唯一能找到的食物。

    此外,木薯富含淀粉,也是提炼乙醇的上等材料。随着这门技术日渐成熟,许多国家(如泰国、尼日利亚)都开始考虑利用木薯提炼乙醇。从正常逻辑来说,这将造福于那些木薯种植农。但是这些国家的历史表明,真正能够从中受益的只能是那些大农场主。一旦用木薯提炼乙醇形成产业化后,这些国家里的穷人将为填饱肚子而更加犯愁。

    在1996年的世界粮食峰会上,与会者们提出了令人振奋的目标,计划到2015年,将全世界严重遭受饥饿的人口从当时的8.23亿降至4亿。而在2000年,联合国确立的千年发展目标也同样雄心勃勃,力图到2015年将饥饿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16%降至8%。

    然而,事实上,生物燃料行业的兴起很有可能阻碍减少饥饿人口的计划。

    世界银行以及其它一些机构的专家指出,主要粮食的价格每上涨一个百分点,贫困人口摄入的卡路里就将减少0.5个百分点。当一种主要粮食涨价后,人们还可以用更便宜的粮食来替代,但是如果所有粮食都涨价的话,人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此外,研究数据还表明,主要粮食的价格每上涨一个百分点,饥饿人口就将增加1600万,到2025年,这个数字就将高达12亿。为了填饱肚子,世界上大部分穷人要耗去50%至80%的收入。而且因为他们大多是没有土地的人,一旦粮食价格上涨,他们就只能忍饥挨饿。不少人将濒临饿死的边缘,更多的人会因饥饿而患上各种疾病。

    

    “绿色燃料”并不环保?

    寻找发展生物能源的方法固然重要,但不能对生物燃料盲目迷信,事实上这种新型能源未见得真的环保。人们通常认为乙醇和生物柴油是环保型能源,是因为它们的原材料玉米等都是植物,而非像石油那样源自生物化石。

    但众所周知,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收割和晾晒,需要大量的化肥、农药和燃油。而这容易导致土壤被侵蚀,水资源遭污染。而且更严重的是,将导致氮气大量泄露——这正是墨西哥湾死亡地带的成因,在那里氧气稀薄,几乎没有生命能够存活。在美国,大豆和玉米两种农作物是采取轮作的方式种植的。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大豆可以向土壤中增加氮,而这正是玉米要吸收的。但是如果只种玉米的话,就必须人为地添加氮化肥,从而恶化氮气泄露问题。

    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看,用玉米提炼的乙醇的效率也不高。一直以来,相对于传统汽油,人们更青睐乙醇燃料。但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传统汽油的成本远低于乙醇。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假设传统汽油为0.8,而乙醇则可能达到1.25到1.35。

    乙醇最受人们追捧的一个原因是环保,无污染,因而乙醇等生物燃料被誉为“绿色燃料”。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用乙醇或乙醇混合燃料为机动车提供动力造成的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超过汽油燃料,与乙醇污染有关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由此导致的死亡率更高。

    斯坦福大学的这份研究报告称,如果美国所有的机动车都使用乙醇作为燃料的话,与这些车辆造成的空气污染有关的死亡率将上升4%左右。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雅各布森说,乙醇混合燃料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甚至高于汽油燃料,而汽油燃料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已经很大。

    由于洛杉矶的空气质量差,而且人口稠密。以雅各布森为首的专家选择这个城市为研究重点,进行了一系列空气质量电脑模拟实验。研究人员将两组使用不同燃料的机动车造成的污染进行了比较,其中一组使用汽油,另一组使用含85%的乙醇和15%的汽油混合燃料。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地区,使用含85%的乙醇的燃料使臭氧明显增加,而臭氧是烟雾中的主要成分。

    医学研究表明,臭氧增加容易引发哮喘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80万人死于与烟雾中的臭氧及其它化学物质有关的疾病。研究人员说,含85%乙醇的燃料造成的污染将使美国哮喘兵患者每年增加770人,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增加990人。在洛杉矶,到2020年普遍使用含85%的乙醇燃料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将增加650人,患哮喘病等疾病的患者将增加1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