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悬在乳品企业头顶的双刃剑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3-28
     以前若说“奶比水贱”,没人会相信,而现在恐怕不少人都会点头。在超市里,一小瓶依云矿泉水的价格是10多元,而一小瓶普通纯牛奶的价格还不到2元。尽管原料奶、包装材料、物流成本、营销成本等原材料一路看涨,可乳企却依然打着旷日持久的价格战。

    还是从商超乳品区来看,促销动静最大的应该算是乳品区了,特价招牌、促销吆喝声不绝于耳,“买二赠一”、“买八赠二”的实惠随处可见,250毫升纯牛奶从2元多一口气跌到一元多的也比比皆是。粗略统计一下,以降价或买赠的形式变相降价的牛奶达20多种,约占所售牛奶的四成,平均降幅达10%以上。

    不可否认的是,价格之战在营销之中属于初级营销,但又是冲击市场的最有效手段。然而处处“降”声一片是好事吗?反观整个食品行业,处处都在涨价,而仅有乳业在降价。既然大打价格战,口水之争自然是免不了的,中国乳业从还原奶到新鲜奶,从有抗到无抗,从禁鲜到反禁鲜,从概念到功能,从低端到高端,一路吵得火药味十足,硝烟弥漫。多事之秋的乳业不禁让人发问,现已不堪重负的乳企还能承受多久的价格战?

    再看看今年,乳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随着各路资本的竞入和扩资,乳业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时代,在原料奶、包装材料、物流成本、营销成本等不断上涨的双重挤压下,行业性毛利率直线下滑。与此同时,国际乳业巨头又借助资本的力量卷土重来,对中国广阔的乳品市场再度开火。令人欣喜的是,在此背景之下,国内几大乳业巨头们调转矛头,纷纷祭起“自主创新”大旗,以新品火拼各个细分市场。

    有资料显示,目前只有一成的企业在开展产品自主创新。而产品同质化恰恰是价格战的祸首之一。避免同质化最重要一点是做足自己的长项,而调整产品同质化,就是调整产品的短板,如虽然产品名称一致,却各有各的功能。我们期待着,乳企今年能少打价格战,有一个好的开始,更有一个好的结局。